大学生:疫情防控常态化之下,“佛系”心态要不得
发布日期:2020-09-22 14:32

       随着疫情防控调到“常态化”模式,在社会生活秩序逐渐得以全面恢复的同时,高校的教学生活秩序也在逐渐得以恢复。
       受惠于这种现实状况,大学生对于自己的学习模式和样态也多了选择。有的同学可以选择返回学校学习,也有的同学在征得学校同意后,仍然坚持在家进行“云端”学习,有的为了实现自己的学术梦想积极备考,有的为了提升专业素养砥砺深耕不辍等等。
       当然了,我们不否认,也愿意相信,绝大多数同学不管最终选择了什么样的学习模式,只要自己有恒心,只要自己够自律,主动对接老师教学研讨活动,主动与同级同班同学保持良性互动,其学习状态是可以给予正向预期的,学习成效也应该是能够确保的。
       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部分大学生面对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情形,调低了自己的预期值,在很多事上过于强调外在环境的不利影响,减淡了求变求新的动力,少了青年大学生应有的一份英气、锐气,或多或少萌生了一份“佛系”的心态。
       这并非无端的揣测和腹诽。在具体工作中发现,在线课堂翘课的学生有之,课后作业糊弄事的学生有之,请销假制度执行不好的学生有之,体温填报不及时、不实的学生有之,毕业论文“压线”上交但质量有待提升的学生有之,不一而足。
       什么是“佛系”?怎么理解。说白了,“佛系”就是随遇而安。不执著于结果,看淡一切,凡事无所谓,遇事持一种超然的处事态度。这种心态,崇尚安于现状,心态素位。


       疫情常态化之下,部分大学生之所以会出现这种“佛系”的心态,原因概有以下三个:
        一、缺一个“跳脚就能够得着”的目标。目标和动力的缺乏,尤其是现实目标和动力的缺乏,这是部分同学中间存在的一个老问题。即便是没有遇到疫情,部分同学也是少于、怯于或者说不愿意对自己的学涯和生涯进行好好的规划,满足于“眼前的熟稔”,缺乏一种对“诗与远方”的憧憬和向往。
       二、自我管理的“短板”有待于补上。因为疫情期间,学校在教育管理工作上或多或少存在着短板和盲区,线上和线下工作的“桥连”不畅,工作中稍显有点“鞭长莫及”,部分同学就无形中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和约束,加之原先对自律能力缺乏锻炼,此时,自我管理就凸显成了部分同学的软肋,在很多事情上,甚至是很重要的事情上,表现出了一种不合时宜的不认真、无所谓。
      三、掉进“安乐窝”不能自拔。疫情期间大学生不得不长时间居家学习、生活,很多父母很珍惜这一与子女难得的相聚时机,在生活上对孩子进行了无微不至的照料,一切的一切都安排的妥妥的,部分学生的日常起居“巴适”的很,啥事也不愁,有的甚至是啥活也不干,晚上不睡,早上不起,长此以往,有的学生在学习目标上的聚焦能力就降下来了,开始“散光”,前进的动力或多或少变得弱势。

       既然,“佛系”心态要不得,那么,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该如何去做呢?有四点建议。
        一、聚焦主业,摒弃干扰,化危机为机遇。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现实,不仅对新时代大学生的适应能力提出了挑战,而且对他们的耐心和毅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代大学生要学会聚焦学习这一主业,摒弃与主题无关的干扰,不妨把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当作是一次潜心修炼,努力提升自己的机遇,化“危”为“机”。努力学习,是大学生自然而然的主业,若是主业没搞好,不管对哪一方面都交待不过去。
       二、主动调整,积极应对,化被动为主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虽然防控举措做了调整,但是毕竟和疫情前的生活状态相比还是有区别的。新时代大学生不应该埋怨、牢骚满腹,正确的态度是学会主动调整,积极应对,在努力适应和改变自己的过程中,借势借力,整合有效资源为我所用,化被动为主动,为自己顺利完成学业打牢基础,为自己顺利开启职涯铺平道路。
       三、做好当下,规划未来,以学涯促生涯。高校是大学生踏入社会的演习场,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新时代大学生要做好当下,做好大学期间和未来人生的规划,用学涯的良好表现去助推职涯、生涯的高起点。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新时代的大学生,规划自己的时候,既要看脚下的路,更要看清未来的方向。
       四、整理思路,提升水平,积小胜谋大胜。疫情常态化无形中也为大学生整理自己的思路,静心思考自己的未来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大学生真的应该学会冷静的好好的思考一下自己的未来,要珍惜每一点点的进步,学会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好大学生活的每一个阶段,不因事小而不为,不因事难而推诿,切忌眼高手低,贪大图全,要稳扎稳打,积小胜而致人生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