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体建设的实践取向
发布日期:2023-09-22 08:58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了“探索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和打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三项战略任务。由此可以确认,当下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产教融合体培育与建设呈现出以下三个层面的实践取向。
       一、宏观层面:优化空间布局
       目前,我国产教融合体培育与建设展现出现代产业学院、产教融合型企业、县域经济产教聚合体、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等五类组织样态。其中,现代产业学院以学校为主,在教育体系内嵌入了产业要素。产教融合型企业以企业为主,在产业体系内嵌入了教育要素。产教聚合体、联合体、共同体则以企业、学校为“双主体”,或吸收其他社会组织参与形成“多主体”,聚集了产业、教育、科研、社会服务等多类要素。如果将现代产业学院、产教融合型企业、县域经济产教聚合体、市域产教联合体等四类组织样态视为“点”,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视为“线”,可确认我国将逐步形成“点线结合、点线带面”的产教融合体建设空间布局。
       基于产教融合体的功能和作用可以确定,培育与建设产教融合体并非仅职业教育发展实力雄厚和经济发达省份可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更为需要。优化产教融合体空间布局,需要依据区域学校及企业发展需求综合确定,不可“扎堆”培育和建设。各地应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依据产业链分工,持续推进职业院校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建立“国家—省—市”三级联动的产教融合企业培育与建设机制,完善认证体系,满足企业诉求;立足各地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构建由高等学校、职业院校、企业、政府及社会服务组织多元主体参与的县域经济产教聚合体、市域产教联合体,带动区域职业教育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立足产业链条发展情况,积极打造省域乃至跨省域的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增强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二、中观层面:打造第三空间
       理论研究表明,产教融合体影响要素众多,涉及多维度、多方面。培育和建设产教融合体需要政府及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若将产业体系、教育体系视为两个“单一空间”,或将产教融合体视为一个“空间”,则需要打造为产教融合体培育和建设服务的“第三空间”,以此推动各级各类产教融合体的培育进程,保障建设质量。
       第一,强化政策供给。正视企业和职业学校发展诉求,通过完善相关政策,消除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敢为”和“不愿为”的顾虑。进一步完善市场监管制度、调解仲裁制度、利益分配制度等,规范产教融合行为,打击恶意竞争,调节利益纠纷。完善知识产权转移、科技研发资助法律规制建设,落实产教融合体的“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组合式激励政策,提高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产教融合体的科创产品顺利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二,加强政务服务。建立人才供需预测制度和信息筛选制度,实施跟踪服务,引导企业自主选择合作对象。建立政府、企业、职业学校、高等学校以及科研机构、金融机构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破解产教融合面临的实际困难和具体问题,实现协同治理。引导产教融合体建立理事会制度,保障产教融合体建设成果由各参与主体分享,促进产教融合“多头热”和“真融合”。成立行业产教融合指导委员会,做到“一行一会”,不断拓展校企合作范围和产教融合深度。
       第三,搭建合作平台。校企合作是产教融合的基础,要充分利用现代数字虚拟技术、数字孪生技术等,搭建现代校企合作平台,实现多渠道信息聚合,最大程度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学校教师、学生与企业管理人员、一线职工等均可利用平台发布合作意向,通过信息枢纽进行互动与沟通,推进校企合作的双向选择,帮助学校和企业准确寻求到合适的合作对象和产教融合项目。同时,通过培育和建设产教融合体推动教育数字化和技能型社会建设进程。
       三、微观层面:持续深化改革
       理论研究表明,产教融合体的培育和建设具有复杂性、多元性、多样性等特征,不同产教融合体既具共性,也有差异性。同时,由于政府、学校、企业等产教融合参与主体的级层、类别、权能不同,其建设效果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各地应持续深化改革,不断化解新矛盾,持续提升各级各类微观主体参与产教融合体培育和建设的活力与能力。
       企业是产教融合的重要参与主体,其组织架构、效益水平、发展规划、用人需求等决定着产教融合体的培育方向和建设水平。企业的重要职责是“盈利缴税”,通过投入获得回报“天经地义”。政府相关部门应组织行业协会、职业学校、科研机构等,加强企业服务工作,提高企业及其内部人员参与产教融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企业基于发展需求,全面参与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开发、专业调整、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等工作。动员高等学校、职业学校教师将论文写在企业内,将科研成果应用在产业中,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发展能力和技术进步水平,使企业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尝到甜头、获得效益。
       职业学校兼具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三项职能,同时扮演着教学机构、科研机构、服务机构等多种角色,理应为企业发展做好服务工作。要加强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或将企业资源引入校内,或将学校资源输入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加强中高本课程、专业、教学衔接,努力拓展学生知识面,提升操作技能水平,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力人才支撑。加快普职融通、科教融汇进程,通过培养现场工程师等途径打造职业精英。建设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培育新兴专业、改造传统专业、淘汰落后专业,持续优化专业结构,提升专业建设质量,增强对企业合作的吸引力,为培育和建设产教融合体奠定坚实基础。         (节选自《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