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融汇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内在逻辑和实践路径——基于高等职业教育的视角
发布日期:2024-09-09 09:31

一、科教融汇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内在逻辑
       科教融汇通过科技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助推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教育是生产力,尤其是劳动能力再生产的必要过程与手段。因此教育实质上就是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经济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区别于传统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是科技创新,是实现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突破的生产力,在理论上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生产力理论,本质上是社会生产力的一次重大跃升。生产力的数字化、智能化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特征,而科教融汇不仅是科技创新的新要求,也是高等职业教育未来发展的新理念与新途径。科教融汇以产业转型发展需求为导向,在人才培养目标和内容双重维度上与新质生产力的科技创新具有理论逻辑、社会逻辑和技术逻辑的一致性。
(一)理论逻辑
       高等职业教育通过科教融汇推动产业转型发展,从而提升新质生产力的科技创新。科教融汇的思想最早源自十九世纪初德国柏林洪堡大学的“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提法,其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它源起于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阶段,系统集成于马克思主义生成理论阶段,传承创新于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学说阶段。从第一阶段科教并重相互适应转向第二阶段科教结合共生发展,再到第三阶段科教融汇,这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史的必然选择。高等院校在办学模式、育人方式和教学科研三者高度整合的基础上,与科学技术产业发展构建起共同关系,科教融汇正是引领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终极目标。曾天山、陆宇正通过分析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中科教融汇主题获奖成果,结合获奖成果的文本主题总结此类获奖成果的创新点与优势,发现我国当前科教融汇发展统整力、协调力尚有巨大的提升空间。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提出代表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和实践中对中国先进生产力的理论探索。这一历史演变过程也伴随着职业教育发展中科教融汇的形态重塑。从农业经济时代“学徒制”的职业教育形态到工业革命时期“学校—企业”共生的混合形态,再到数字化时代“现代产业学院”新的组织形态,科教融汇具体形态的演变过程也是科学技术发展赋能新质生产力理论逻辑的体现。
       马克思在批判吸收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时,强调了劳动、土地和资本三大要素,并指出科学技术是推动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关键力量。邓小平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将科技融入生产力的唯物史中,可以看作是我国科教融汇的第一阶段。这一阶段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教育与科技相互适应的浅层次探索阶段,体现为科技发展对人的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教育体制改革正是为了适应科技变革对人才重构的科学素养要求。电子计算机的出现标志着这一阶段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科技人员和劳动者提出了新的教育需求,因此如何优化教育制度以适应科技的颠覆性发展成为当时教育与科技发展的重点。
       第二阶段是二十一世纪初高等教育承载科技创新的中等层次的共生发展阶段,尤其是“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启动以来,高等院校作为协同创新的主导者,扮演着协同创新的主体地位。高等院校、科学技术、协同创新成为这一阶段的研究重点,但相对于拥有明确市场导向的企业而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在市场、科技信息、人才上尚未形成有效的对接体制。
       习总书记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阐明了科技创新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核心地位,以科技与教育有机结合的深度融合可以看作是我国科教融汇的第三阶段。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正式提出“科教融汇”这一概念后,教育、科技、人才三者的一体化发展逐渐成为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新目标,科教融汇是推动职业教育现代化、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内生力量。科教融汇作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一个创新性表述,为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指明了新的理论逻辑起点,在“汇聚”的基础上实现更深层次的“融合”。
(二)社会逻辑
       美国学者所罗门(Solomon)提出的赋能理论(Empower Theory)又称赋权理论,是指借助传播交流、管理决策等多种方式激发被赋能对象的自我效能感。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科教融汇”后,“科教融汇赋能”这一创造性的提法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作为高等职业院校的重要职能之一,社会服务的实现从社会逻辑的角度来看,科教融汇赋能新质生产力的价值目标实现有赖于从目标到内容的全面贯通。新质生成力的“质”体现为关键性颠覆技术突破所带来的驱动能力的提升,具体表现为数字化智能化的时代特征。科教融汇适应社会发展的重点是适应产业发展,这也是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路径。知识、科学与技术的三者统一构成了科技创新,其强调以知识创新作为科技创新的基础。而知识生成模式的现代化转型必然通过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的转变带来科技创新模式的变革。
在科教融汇视域下,科教创新的活动参与主体不再局限于三螺旋理论框架下传统意义上的政府、行业企业和高等职业院校,美国学者埃利亚斯·G·卡拉雅尼斯提出的“高校—产业—政府—公民—自然环境”五重螺旋创新生态系统强调高校与经济融合发展的基础上更加重视与社会文化、自然生态的协同发展。其最终目的是适应社会文化、自然生态的发展需求,这也是《职业教育法》中“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具体体现。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新质生产力通过高科技驱动创新和实施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全球经济增长也是由科学技术的进步带动新产业发展,进而形成新的生产力。作为新质生产力的技术前提,数字化智能化的革命渗透和优化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这生产力的三大要素组合,带来了生产力的第二次跃迁,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因此,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可以视为科教融汇赋能新质生产力的社会逻辑起点。
(三)技术逻辑
       技术技能是人类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基辛(D.B.Keesing)提出人类技能也是生产要素资本中的组成部分。新质生产力是科技创新驱动下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表现为颠覆性创新驱动的技术特征,需要劳动者掌握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多种新业态的技术技能。从技术逻辑的历史来看,作为经济增长的核心,索洛模型最重要的经济结论表明技术进步对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颠覆性技术创新水平代表了新质生产力的能力。纵观人类发展史,生产力的持续发展是推运社会进步的关键因素。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电气时代到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信息时代以及当前经历的数字化时代,每个时代的进步都与社会生产力所具有的时代特征紧密相连。以Chatgpt、Sora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引领着科学技术的加速推进,颠覆性创新驱动着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的深刻变革。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目标。新质生产力的实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兴起与壮大密切相关,而技术创新下的新质生产力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人工智能、数字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新质生产力奠定了技术发展逻辑基础。作为类型教育之一,职业教育的目标就是为国家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创新人才。科教融汇作为高等职业教育“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中的重要手段,通过加速科技进步与创新提升生产力。因此,技术逻辑为科教融汇提供方向性指导的同时,作为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中的实质性构建,科教融汇更应在具体目标层面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作为类型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科教融汇的目标是培养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应通过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研发转化双线并进,赋能新质生产力的技术发展。
二、科教融汇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路径
       高等职业教育科教融汇的稳步发展需要科学地把握理论逻辑、社会逻辑和技术逻辑,根据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各个动力要素的作用方式和影响程度,探寻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有效路径。通过努力解决高等职业教育科教融汇面临的实践困难,完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为全面推动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创新人才。
(一)统筹谋划顶层设计,形塑科教文化生态
       高等职业教育科教融汇涉及教学、科研、管理等具体工作,这就要求基于新质生产力的创新运用,结合高职院校的发展现状与现实需求,探索“科教融汇+新质生产力”新模式,有效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创新发展。一是立法部门和地方政府健全科教融汇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从法律层面保障和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科教融汇,为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地方教育部门需要明确新质生产力在科教融汇中的评估运用,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重点评估社会服务、技术创新等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行动边界。二是高职院校应以健全科教融汇全流程为保障,完善资源配置机制。高职院校应明确科教融汇的目标,探索建立科教融汇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制度、质量评估制度等,充分凝聚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和第三方组织的主体力量,制定有效的行动策略提升科教融汇的发展水平。三是深入推进科教融汇理念变革,形塑教学与科研融汇共生的文化气息。在推动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过程中,高等职业教育是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助推利器,应积极探索科教融汇教学新模式,并围绕专业教学资源建设、课程秩序稳定运行、仿真实训基地建设等关键环节,形成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良性生态互动。
(二)多元主体积极参与,完善政策支持体系
       科教融汇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仅有高职院校单方面主导还远远不够,必须通过政府、行业、企业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多元共赢,形成理念和行动的统一认识。一是在机制保障和制度设计层面,政府、行业、企业、高职院校共同营造推动科教融合的良好氛围。政府应细化推进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相关政策,充分考虑多元主体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鼓励企业加强科学技术研发投入,加强企业与高职院校之间的合作,提升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二是在合作关系和参与主体方面,地方政府要做好引领产业发展和服务多元主体的角色。科教融汇涉及多元主体,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是一项长期、系统性工程。政府应发挥好统筹作用,制定规划战略等政策体系推进高等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之间的联系,鼓励两者间开展技术技能型创新人才联合培养项目,打造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应用型劳动者。三是加强多元主体之间的人员流动,完善高职院校与行业协会、创新型企业之间的人才交流机制。一方面通过合作申报课题项目、技术研发等多种方式吸引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专家等为高职院校提供技术指导,共建教学实践基地。另一方面高职院校教师通过深入企业进行生产实践,学习数字化企业的生产和技术流程,运用技术和知识实践,加速专业知识与技术技能的融合发展,顺应新质生产力的变革。
(三)增强人才培养供需耦合,提供高素质劳动者队伍
       新质生产力的崛起对人力资源禀赋和劳动力结构带来了显著的需求变迁,这为技术技能型人才能力培养带来新的挑战。高职院校为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科教融汇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对高职院校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是提升高职院校的科教融合育人能力,增强人才培养供需耦合关系。高职院校应根据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根据产业转型发展和市场需求,通过科教融汇积极推动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区域产业发展的契合度。二是提升教师科研水平,强化教师科研服务能力。师资水平作为高职院校发展的关键力量,各高职院校近年来不断引进博士研究生、全国技术能手等高层次、高技能人才。高职院校应进一步丰富科研的激励形式,通过加大科研的激励力度培养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高职院校应优化教师科研、教学为导向的教师评价制度,让教师有主观能动性地开展教学科研活动,促进教学科研的有机融合发展。三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注入科教创新精神。高职院校应从内涵、特征上明确“科教融汇”的目标定位,通过整合政府部门、行业企业、高职院校的力量资源,聚焦区域产业发展,进一步完善创新科技成果的转化机制,侧重科研成果的推广和转化,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质量和效率。在学生人才培养质量方面,高职院校应注入科技创新精神,为新质生产力提供高素质劳动者队伍。
(四)完善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创新数字技术运用场景
       完善科研创新平台建设是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科教融汇的重要措施,能够为高职院校提升教师科研能力、同步推进科研与教育、引领教师科研成果转化并实施有组织的科研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是地方政府引导行业企业加大资金、技术、场地投入,与高职院校共建具有真实场景的各类技术创新平台,将企业的科学技术、产品等资源要素与高职院校的资源优势相融合,在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中加大技术创新研发应用平台的建设力度,强化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深化科教融汇,打造基于专业群的现场工程师学院,推进数字赋能新质生产力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根基。二是立足高等职业教育需求,搭建虚实结合、开放共享的数字资源平台。高职院校应引入元宇宙、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有效整合优质的教学资源、科研成果,打造数字化育人空间,有效提升学生科教融汇创新实践能力。三是深化“产城教”融合发展,创新数字技术运用场景。类型定位作为中国特色现代化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应基于数字化产业岗位需求开发适应现代产业发展的核心课程标准、专业教学标准,形成教育链、产业链与人才链的有机统一衔接。以建设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为载体,高职院校可以服务和引领以新质生产力为核心的区域产业发展,通过科教融汇的深度融合培养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创新人才。(选自《职教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