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指导方案教学计划基本框架补充说明
发布日期:2020-01-03 10:38

 

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指导方案
教学计划基本框架补充说明
 
一、专业名称
参照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及每年增补的专业目录。
二、专业代码
参照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及每年增补的专业目录。
三、入学要求
中等职业学校(或普通高中学校)毕业生或同等学力者(可对本专业生源提出具体学力基础和兴趣特点要求)。
四、修业年限
一般为三年(实行学分制的,以修满规定学分为准,可实行弹性学制)。
五、职业面向
在充分调研基础上,明确与本专业最直接相关的职业领域、工作岗位等,包括初始岗位和发展岗位群。
 
 
 
序号
对应职业
(编码)
对应岗位群或
技术领域举例
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举例
专业方向
1
 
 
 
 
2
 
 
 
 
……
 
……
……
 
【提示】列举本专业面向的职业、对应岗位群或技术领域、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举例。有具体专业方向的,分别对应列举。所列举内容需参照国家最新相关文件,“对应职业(编码)”参照最新版国家职业大典(2015版及2019年最新增补职业),“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举例”参照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发布的2019年最新职业资格目录,以及教育部发布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后加标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后加标注“”。
六、培养目标
一般表述为: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面向××××等行业企业,培养从事××××等工作,具备××××素质,掌握××××知识,具备××××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提示】可参考《高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中“培养目标”与“就业面向”,必须明确坚持立德树人,必须与国家教育方针保持一致,必须明确专业面向的就业领域、目标岗位群和素质、知识、能力要求。参照国家关于行业、企业分类、职业的规定,规范表述,一般不超过200字。
七、培养规格
在充分调研基础上,从以下几个方面分别描述人才培养规格、毕业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核心技术技能。
1.素质要求
2.知识要求
3.能力要求(含对应职业和工作岗位、核心技术技能要求、未来发展方向、专业就业能力、行业拓展能力等)
【提示】参照国家、行业职业标准,根据调研报告分析形成的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列举毕业生在素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应该达到的要求。
1.“素质应明确本专业毕业生在思想政治、核心素养、职业素质方面的要求,并体现对应岗位群在相关行业企业文化、职业道德、态度与行为规范等方面的专业特点,如:安全生产、节能环保、遵守操作规程等,一般56条。
2.“知识应说明本专业毕业生需掌握的专业知识及要求,可有机融入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有关内容及要求,一般68条。
3. “能力应说明本专业毕业生需掌握的职业能力,若涉及多个专业方向,先总说共同的能力要求,再针对不同专业方向说明不同的能力要求。能力描述要体现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培养方式,采取动宾结构,基本格式为行为+结果行为+标准+结果,可以在动词前加上能(会)。一般68
八、职业证书
明确针对核心职业岗位的职业资格证书或针对职业核心能力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要求,包括职业资格和职业能力等方面的证书。
九、职业能力和职业资格标准(职业技能标准)分析
以表格形式,对就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职业资格标准进行分析和描述。
十、课程结构框架
通过用框图形式,明确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和其他课程结构体系。
高等职业院校课程类型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课程性质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选修课程分为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
1.公共基础课程
应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体育、军事课、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列为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并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类课程、党史国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创新创业教育、劳动教育、信息技术、语文、数学、外语、健康教育、美育课程、职业素养等列为必修课或限定选修课。同时,根据地方及学校特色和学生多样化需求,尽可能多地开设选修课程。
2.专业课程
专业课程包括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技能)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专业核心课针对职业岗位(群)共同面向的工作任务和具有的职业能力,是不同专业方向必备的共同专业核心知识和基本技能。专业方向课程是针对某类职业岗位所需要的专门性知识和技能。实习实训是专业课程实践性教学的重要内容,实训包括专项实训、综合实训等多种形式,实习包括认识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
十一、课程设置及要求
本专业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应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和“三全育人”改革等要求,把立德树人贯穿到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技术技能培养、社会实践教育等各个环节。
1.公共基础课程
2.专业课程
(1)专业核心课程
(2)专业方向课程
(3)专业选修课程
为适应……发展,使学生具备……素质、掌握……知识、具有……能力,可开设×××、×××、×××、×××、×××、×××等选修课程。
(4)综合实训
综合实训是本专业必修的综合性训练课程。通过综合实训,使学生了解......,掌握......,提高......能力,增强......素质,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5)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是专业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更好地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全面巩固和锻炼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实际岗位工作能力,为就业奠定坚实基础。本专业顶岗实习主要使学生了解......,掌握......,应用......,增强......素质,提高......能力。
顶岗实习安排,应认真落实教育部、财政部《高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并参照教育部《职业学校专业(类)顶岗实习标准》的有关要求,保证学生顶岗实习岗位与其所学专业面向的岗位群基本一致,内容符合标准要求。
十二、教学时间安排及课时建议
每学年为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 周(含复习考试),累计假期12周,周学时一般为26-28学时,顶岗实习按每周30小时(1小时折合1学时)安排,总学时数不低于2500学时,课程开设顺序和周学时安排,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实行学分制的学校,18学时为1学分,3年制总学分不得少于140学分。军训、社会实践、入学教育、毕业教育等活动按1周为1学分,共5学分。
公共基础课程学时一般占总学时的1/4,可以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在规定范围内适当调整,但必须保证学生修完公共基础课的必修内容和学时。
专业课程学时一般占总学时的3/4,各专业技能方向课的学时数应大体相当。顶岗实习累计时间原则上以半年为主,可根据实际需要集中或分阶段安排实习时间。
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都要加强实践性教学,实践性教学学时原则上要占总学时数一半以上。
课程设置中应设选修课,其学时数占总学时的比例应不少于10%。
1.教学时间安排建议表
内容
周数
学年
教学(含理实一体教学
及专门化集中实训)
复习
考试
机动
假期
全年
周数
36
2
2
12
52
36
2
2
12
52
38(其中,毕业顶岗实习20周)
1
1
5
45


2.授课计划安排建议表

序号
课程名称
学 分
按学年、学期教学进程安排
(周学时/教学周数)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1
2
3
4
5
6
总学时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18
18
18
18
18
20
公共基础课程
公共必修课程
1
 
 
 
 
 
 
 
 
 
 
 
2
 
 
 
 
 
 
 
 
 
 
 
3
 
 
 
 
 
 
 
 
 
 
 
4
 
 
 
 
 
 
 
 
 
 
 
5
 
 
 
 
 
 
 
 
 
 
 
……
 
 
 
 
 
 
 
 
 
 
小计(占总课时比例…)
 
 
 
 
 
 
 
 
 
 
公共选修课程
1
 
 
 
 
 
 
 
 
 
 
 
2
 
 
 
 
 
 
 
 
 
 
 
……
 
 
 
 
 
 
 
 
 
 
小计(占总课时比例…)
 
 
 
 
 
 
 
 
 
 
专业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
1
职业认识实习
 
 
 
 
 
 
 
 
 
 
2
 
 
 
 
 
 
 
 
 
 
 
……
 
 
 
 
 
 
 
 
 
 
小计(占总课时比例…)
 
 
 
 
 
 
 
 
 
 
专业方向课程
1
 
 
 
 
 
 
 
 
 
 
 
2
 
 
 
 
 
 
 
 
 
 
 
……
 
 
 
 
 
 
 
 
 
 
 
毕业顶岗实习
 
 
600
 
 
 
 
 
 
600
小计(占总课时比例…)
 
 
 
 
 
 
 
 
 
 
专业选修课程
1
 
 
 
 
 
 
 
 
 
 
 
2
 
 
 
 
 
 
 
 
 
 
 
……
 
 
 
 
 
 
 
 
 
 
小计(占总课时比例…)
 
 
 
 
 
 
 
 
 
 
其他
1
 
 
 
 
 
 
 
 
 
 
 
2
 
 
 
 
 
 
 
 
 
 
 
……
 
 
 
 
 
 
 
 
 
 
 
学校自定
 
 
 
 
 
 
 
 
 
 
小计(占总课时比例…)
 
 
 
 
 
 
 
 
 
 
周课时及学分合计
 
 
 
 
 
 
 
 
 
 
总学时
不低于2500
 
说明:1.毕业顶岗实习以外的专业技能课程学时包含课程内理实一体化的技能实训或专门化集中实训的时间。2.其他含军训、入学教育、社会实践、毕业教育等。3.本表适宜于实行学年制的专业。实行学分制的专业,表格可另行设计。
十三、教学实施建议
1.教学要求
公共基础课教学要符合教育部有关教育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的创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专业课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按照相应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强化理论实践一体化,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提倡项目教学、案例教学、任务教学、角色扮演、情境教学等方法,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形式,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教师引导教学有机结合,优化教学过程,提升学习效率。
【提示】参照上述一般性要求,结合本专业实际予以具体化。一般300~400字。
2.教学资源
主要包括能够满足学生专业学习、教师专业教学研究和教学实施需要的教材、图书及数字化资源等。
(1)教材选用要求
按照国家规定选用优质教材,禁止不合格教材进入课堂。学校应建立由专业教师、行企业业专家和教研人员等参与的教材选用机制,完善教材选用制度,按照规范程序,严格选用国家和地方规划教材。同时,学校可适当开发针对性强的校本教学资源。
(2)图书资料配备要求
本专业相关图书文献配备,应能满足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科研等工作需要,方便师生查询、借阅,且定期更新。主要包括:XXX、XXX、XXX(如行业政策法规、行业标准、职业标准、工程师手册)等技术类和案例类图书,以及XXX、XXX、XXX等专业学术期刊。
(3)数字资源配备要求
结合专业需要,开发和配备一批优质音视频素材、教学课件、数字化教学案例库、虚拟仿真软件、网络课程等专业教学资源库,有效开展多种形式的信息化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提示】从教材选用要求、图书资料配备要求、数字资源配备要求三方面展开描述,一般300~600字。
3.学习评价
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和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学习评价体现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的多元化,注意吸收家长、行业和企业参与。注重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相结合,职业技能鉴定与学业考核相结合,教师评价、学生互评与自我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结合。
学习评价采用学习过程评价、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实际操作评价、期末综合考核评价等多种方式。根据不同课程性质和教学要求,可以通过笔试、口试、实操、项目作业等方法,考核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工作规范等方面的学习水平。
学习评价不仅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更要关注在实践中运用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重视节能环保、绿色发展、规范操作、安全生产等职业素质的形成。
【提示】参照上述一般性要求,结合本专业实际予以具体化。一般500~600字。
4.质量管理
完善教学管理机制,加强日常教学组织运行与管理,建立健全巡课、听课、评教、评学等制度,建立与行业企业联动的实践教学环节督导制度,严明教学纪律,强化教学组织功能。定期开展公开课、示范课等教研活动。
完善专业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健全专业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机制,及时开展专业调研、人才培养方案更新和教学资源建设工作,加强课堂教学、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方面质量标准建设,提升教学质量。
完善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和毕业生质量跟踪反馈机制及社会评价机制,对生源情况、在校生学业水平、毕业生就业情况等进行分析,定期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达成情况。
【提示】从以上三个角度进行说明,并结合本专业实际予以具体化。一般300~400字。
十四、毕业要求
1.学业考核要求
……
【提示】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及职业能力要求,结合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情况调研结果,明确对学生学业成绩、实践经历、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考核要求、考核方式和考核标准,以及学生毕业时应完成的规定学时学分。一般300字以内。
2.证书考取要求
……
【提示】根据有关政策规定,对接职业岗位需求和学生职业发展需要,明确可考取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简要说明证书有关内容有机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途径、方法和内容等方面建议。一般300字以内。
十五、继续专业学习深造建议
为体现终身学习理念,明确本专业毕业生继续学习的渠道和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专业面向。
本科:×××××××××
【提示】列举毕业生可继续学习的本科主要专业名称,参照本科专业目录(2012版及年度更新专业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