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教育体现“高教性”的研究与实践
发布日期:2011-08-19 09:32

[摘要]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一种重要类型,“职业性”与“高教性”是其基本属性。我国高职院校在实际办学过程中,“职业性”倾向明显,“高教性”体现不足。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要明确高职教育发展目标,科学设计高职课程体系和探索教学模式改革,从基地、师资和制度等三个要素上体现高职教育层次性等问题。

[关键词] 高职教育;高教性;课程体系

[作者简介] 丁金昌,温州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浙江温州325035)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一种重要类型,“职业性”与“高教性”是其基本属性。但是,我国高职院校在实际办学过程中,“职业性”倾向明显,过于强调岗位技能的培养和企业的需要,过度削减甚至取消必要的理论课程,忽视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导致高职学生的知识积累过于简单化,思维和逻辑训练严重不足,缺少创新精神,高职教育的“高教性”体现不足。“高教性”是高职教育的内容与本体,反映高职教育的本质内涵。

因此,必须正确处理“职业性”与“高教性”的关系,尤其是要深入思考和研究在高职教育中如何体现“高教性”的问题。本文从高等教育的规律和要求出发,结合高职院校办学实际,探讨高职教育体现“高教性”的问题。

一、明确高职教育发展目标

我国高职院校大多数是由中等学校升格而来,跨入高等教育行列仅十年多时间,更要通过科学地分析社会需求,正确估价自身的办学实力,主动适应外界环境来确定自身的发展定位,高职院校发展目标定位包括培养目标定位、服务面向定位、办学层次定位和办学规模定位。

(一)明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高职教育属于高等教育,“高教性”应是其培养目标定位的基准,高职教育应当按照高等教育的规律和要求来准确定位,高职学生不仅要掌握较高层次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能力,还要具备创新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高职教育要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的性质、特点,确定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

技术型职业教育与技能型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两种不同类型,技能型职业教育培养学生在某一特定岗位上的操作能力,一般不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操作原理及理论知识;技术型职业教育除具备特定岗位的操作能力外,还应当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具有发展潜能和创新能力。即技术型人才主要是运用理论技术和智力技能,技能型人才主要依靠熟练的操作技能来完成产品的制作。通常来说高职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在理论基础、实际操作能力、应用研究能力等方面都要\高于中等职业教育,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对某一职业群技术的了解和掌握程度更高,知识与技术的复合性更强。当前高职院校应该以培养高素质技术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与中等职业教育注重培养技能型人才或高素质劳动者有分工。例如高职会计专业培养能从事会计核算工作为主,并能进行适当财务管理和财务分析的技术型会计专门人才,而非仅能从事会计核算工作的技能型会计人才;数控技术专业应当培养维护技术人员而非熟练加工的操作人员。

由于我国不同区域的高职院校发展不平衡,办学水平差别很大,生源质量差别也很大,因此,不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可以不一样,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定位。就是同一所高职院校的不同专业,其智能、素质结构、科学文化基础的要求也是不相同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也可以不一样。所以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应该是多元化的,各高职院校可以根据社会需求、办学条件、生源情况等确定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可以是培养适应生产、管理、建设、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术型专门人才,也可以是以培养技术型专门人才为主同时培养部分技能型专门人才,但是与中职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目标要有明显差异,以体现出高职与中职办学层次上的区别。

(二)明确高职服务面向定位

高职院校一般由省、市政府或行业主办,主要面向区域经济和行业需要,“区域性”是我国高职教育的独特性,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比较明确,因此对高职院校而言,专业建设应根据一线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目标定位,按照岗位和岗位群设置专业,而非按学科设置专业。一方面,专业优化要充分考虑区域支柱产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及时了解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向,及时根据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设置和调整专业;另一方面,要加强专业内涵建设,科学地进行核心岗位定位,合理调整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以更好地服务于区域产业需求,学院在不断满足区域市场变化的同时,自身得到更快的发展。例如: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根据香港玩具、珠宝首饰加工产业转移至广州番禺区的情况,及时对接区域产业举办了玩具设计与制造、珠宝首饰工艺及鉴定等专业;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根据行业需求,为民航维修服务举办了飞机机电设备、电子设备维修、飞机结构修理等专业;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对接“中国电器之都”、“中国泵阀之乡”、“中国汽摩配之都”、“中国鞋都”等区域支柱产业,举办了电机与电器、阀门设计与制造、汽摩零部件制造、鞋类设计与工艺等专业。高职院校除了人才培养、培训要服务于区域产业和社会发展对一线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求外,技术开发、新产品开发等“立地式”研发作为科研的主要形式,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

(三)明确人才培养层次定位

人才培养层次的正确定位关系到专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是开展各项专业建设的基本依据。高职教育是指在一定的普通教育基础上,为适应某种职业需要而进行的专门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教育,使受教育者成为社会职业所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当前我国高职教育从高职院校自身实力和高等教育类型的布局出发,办学层次定位为职业教育的“较高层次”教育,即专科层次。但是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的,所以办学层次不再局限于专科的教育,也需要本科乃至研究生教育。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体系还不完善,应当允许部分办学实力强的国家示范高职院校积极探索四年制的高职教育。

(四)明确高职办学规模定位

高职院校要根据社会需求和学院实际情况,按照高校的办学规律,认真处理好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科学确定全日制在校生规模、成人学历教育规模,以及社会培训规模。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大众化教育向普及化教育过渡,高中生高考的入学率已经很高,招生规模不可能再扩大。而且,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原因,生源数量开始逐年下降,高职院校不再适合走数量扩张之路,而要稳定适当规模,坚持走内涵发展道路,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科学设计课程体系和探索教学模式改革高职院校的“高教性”体现在培养专门人才上,专门人才首先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是具有基本文化素养和良好社会适应性的人,是对本行业内的专业技术精通一门兼晓其他的人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需要通过特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来实现,首先体现在人才培养的岗位定位上,高职教育的“高”就高在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岗位以及综合程度,目前高职教育应当培养岗位群适应性强、适应于技术密集型岗位的人,而非简单技能操作工、流水线上的操作员。高职与中职

最明显的差异是文化程度,职业技能和职业能力所掌握的程度的区别,高职学生是技术型和智力技能型,而不是一般熟练的技能型,高职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即具有技术应用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具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基础。

高职的课程体系要摆脱学科型办学,要与普通高校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即学科—知识—课程有明显区别。高职课程体系也要改变以单纯技能为本位的质量观,体现“高教性”,树立能力与素质并重的质量观。高职课程体系的内容包括必修的通识课程、专业课程以及选修的拓展课程三部分。通识课程是为专业服务和提升学生职业素质、文化素质需要而设置的课程。专业课程要根据行业岗位群需要的技术逻辑体系来科学设计,并以职业能力为主线,按岗位—能力—课程来设计,力求将专业理论与工程实际和职业岗位需求紧密结合,专业课程包括行业基础课程或称专业入门导论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行业基础课程要突出对学生行业基本职业能力的培养,强调实用性,要求学生要“会”,例如机械制造类专业中的金工和普通车工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是为学生核心工作岗位开设的,体现高职学生岗位的不可替代性,所以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首先要对产业中岗位进行差异化分析,即此产业中哪些岗位适合本科生、哪些岗位适合高职生、哪些岗位适合中职生,确定适合高职学生的岗位即为核心岗位,往后根据核心岗位分析需要的核心能力,再开设相应的核心课程,核心课程要求学生做“强”、做“精”,成为高职学生不可替代的就业岗位所需的能力,否则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与中职毕业生,甚至与农民工相比没有明显的优势。专业拓展课程是为学生今后发展岗位打基础的,只要求学生要“懂”,知方法、知怎么学即可。所以高职学生专业课程的要求是对行业基础课程要“会”,对专业核心课程要“精”和对专业拓展课程要“懂”。如果高职学生忽视行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的理论知识,仅仅满足于一个岗位工种的操作,就会使学生只知道一般技能而不知道技术的理论依据,出现片面追求岗位技能训练而忽视理论教学的倾向。一些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仅告诉学生将来的就业岗位是什么,围绕将来的职业岗位应该如何规划大学生活。学生在这种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引导下,往往理解成什么对自己找工作有用就学什么,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为了就业,这样,学生就很难有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也很难适应未来新技术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体现不出“高教性”。选修的拓展课程是为学生人文修养和科技素质的提高服务的,如果高职教育过分强调以专业能力为本位,随之而来的是较为严重的职业化倾向,重技能轻素质,学生的特长、个性得不到发展,同样培养不出全面发展的专门人才。

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直接照搬普通高等学校的做法显然是不可取的,高职教育重实践,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动手能力和职业岗位群适应能力,所以高职教育要改变以课堂为中心、以理论教学为主、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走“工学结合”之路,树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高职教育注重技术应用性的培养,知识的传授应该以默会知识为主,默会知识是以领悟、个人经验、直觉、感悟和诀窍等形式存在的,难以用语言、图像和公式等形式表达清楚,经验性知识的传授主要依靠大量的实践活动的积累,所以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要倡导专业课程实现理论和实践的融合,手脑并举,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学生通过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来学习相关知识。积极推进与岗位定位相一致的生产性实训,推行真实项目的做、展、评、就业相结合,暑期社会实践与专业实习相结合。

三、体现高职教育的层次特征

高职教育体现“高教性”的三个要素是基地、师资和制度,高职院校要建立多层次的实践基地、具有“三能”的师资队伍和体现高职特色的大学制度,才能有效实施高职教育,实现高职教育不可替代性的人才培养。

(一)建立多层次的实践基地

我国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只能从事简单技能的重复训练,既没有统一的组织,又无跟踪指导,是缺乏有效指导的“放羊式”顶岗实习,把学生作为廉价的劳动力。当前我国高职教育普遍存在“以工代学”或“以学代工”的两种极端现象,难以实现高职教育培养不可替代性的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实践教学在高职教育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离开实践教学,很难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因此高职教育应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和形式,创新实践教学方法,创建实践教学考核办法,建立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实践教学体系。根据波兰尼的“缄默理论”,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取、技能技巧的形成具有层次性的特征,即职业技能和能力是一个由低到高,由单项到综合的提高发展过程,因此高职的实践教学必须是分层次的,分层次的实践教学需要相应的实践基地支撑,当前我国高职教育要积极探索与行业企业合作,在校内建立生产性的多层次实践基地。

高职实践教学第一个层次的基地是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但不是简单的技能训练,要通过边教、边学、边做,设计一种既不是教室又不是实训室,具有理论教学功能和实训教学功能的教学场所,实现手脑并举、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的结合。高职实践教学的第二个层次的基地是训练学生的核心技能和综合能力,但不是流水线上的顶岗实训,要求将理论知识学习、职业技能训练、实际工作经历三者结合起来,设备配置要求源于生产又高于生产,它既能生产又具有教学功能,体现先进性、教学性和生产性,同时要求真实的工作环境体验和融入企业文化,所以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要求校企合作。高职实践教学的第三个层次的基地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专业工作室和研发机构为平台,以企业真实项目为载体,以技术开发、产品开发、成果转化服务于企业,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在实现学生应用能力提高的同时,有力地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和科技成果的转化,提升高职院校为区域产业服务的能力。

(二)建设具有“三能”的师资队伍

要办好高职教育,实现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师资队伍是关键。高职院校的教师不仅要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即具备“双教能力”,既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学生实践。高职教师除具有“双教能力”外,还应该具有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的能力,即“立地式”研发的能力,只有这样,高职教师才能够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才能起着校企合作的桥梁作用,才有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专业应用能力。但当前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不尽人意,能上理论课、能指导实训、还能“立地式”研发的“三能”教师还很缺乏,由于大多数高职院校是中专升格的,这些学校的教师普遍缺乏基本的学术理想与追求。另外,高职教育的整体社会地位不高,仍处于中国高等教育的边缘,难以吸引优秀教师。目前专业教师来源渠道单一,大多数教师是从高校到高职,只有“一能”即理论教学能力,有企业背景的教师比例很低,当务之急是建立在职教师技能培训和下企业锻炼制度,加强高职教师实践能力的锻炼,同时加大行业企业技术能手的引进力度。

(三)建立体现高职特色的大学制度目前高职院校基本上实施的是一级管理,学院管得过多,统得过死,系部缺乏活力和积极性。但随着高职院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尤其是“十二五”期间要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必须发挥系级办学的积极性,充分调动专业负责人的能动作用。显然一级管理高度集中的校长管理负责制已经不适应,院系二级管理势在必行。院系二级管理必须坚持职、责、权、利相一致的原则。学院一级权力过于集中,容易使基层缺乏活力,学院全面下放权力,又会出现学院缺乏管理调控力度,系部各自为政,形成混乱局面。因此,必须把握好权力分配的关系,既不能统得过多、管得过死,也不能全面放羊、放手不管。必须明晰学校与职能部门以及系部的管理职责,坚持职能、责任、权力、利益相一致的原则,出台院系两级管理办法,有章可依。要坚持重心下移、分级管理的原则,院系二级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加强宏观调控,将管理重心下移至各个系部,进一步确立以系部管理为主体的管理模式,激活和调动系部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系部真正成为办学实体,提高办学效率。

学院的主要职责是把握办学方向、改革管理体制、制订发展规划、制定招生政策、考核评估与协调监督等。学院职能部门“以管理为主”转向“以服务为主”,主要是政策、信息服务,协调、保障服务,技术服务等。学院把组织日常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权力下放给系部,使他们拥有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自主权。高职院校推行院系二级管理,要在经济政策和分配制度上进行改革,在经济政策上,要实行经济包干制,学院将大部分经费划拨给各系部,刚性计划,建立财务“一级核算、二级管理”的制度。在分配制度上,必须贯彻“按劳取酬、优劳优酬、以岗定薪、岗变薪变”和“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原则,宏观定编、微观设岗、适当拉开分配差距。按照“责酬一致”的原则,全面推行院系两级分配制度改革,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和校内津贴分配经费总额切块、动态包干的分配办法,强化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破除过去津贴大锅饭的方式,实施对岗不对人的分配制度。

高职院校推行院系二级管理,必须加强教学监控与评价。运用工作规程和规章制度,对日常教学、科研、后勤等方面的工作状况和进程进行检查、反馈和协调,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保证学院各项工作按预定的计划进行起到应有的服务、调控职能,维护整个学院系统的正常运转。建立起一个包含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学生管理、后勤服务、人事管理、干部管理及财务管理等方面的考核指标体系,严格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对各职能部门和系部进行奖惩,这样才能使学院和系部的各项工作始终处于受控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