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讨
发布日期:2011-11-09 08:45

摘 要: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毕业生与企业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其主要原因是高职院校的教育与企业生产实际脱节,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中依托工学结合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方法。高职院校要积极主动地更新观念、创造条件、推进工学结合体制机制创新,搭建学生、企业、院校的桥梁,实现三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关键词:高职院校;工学结合;学生;企业;实验实训

 

工学结合在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从1991年10月17日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最早提出“产教结合、工学结合”,到2005年10月28日《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再次强调提出要改变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制度。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财政部启动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更是将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人点,提到日益重要的地位。在新的形势下,黄河水利职业技术院校作为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之一,如何做好工学结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笔者谨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一、更新观念,进一步明确工学结合的地位

近几年高职教育的规模扩展很快,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未能及时跟进,基本上还属于“本科压缩型”。高职院校大部分教师缺乏生产实践的锻炼,受传统普通高等教育的影响,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过分强调理论的系统性,教师习惯于“粉笔 +黑板”的授课方式,学生习惯于听理论、背理论、考理论。这种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人才培养模式不利于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必然严重影响高职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特色,进而影响到高职教育的生存和发展。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1998年开始招收高职学生,目前已经毕业高职学生一万多人。学院在多年对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跟踪调查中深深感到:如果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能了解、参与实践实训和企业的生产实践活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会很高,学生就业时竞争力就强,就业后角色转变顺畅,岗位适应性和工作稳定性都很好。而如果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没有一定时间的实践实训和参与企业生产实践,毕业后大部分学生就明显不适应企业的用人需求,这直接影响学生个人和企业的发展,造成企业“有岗无人上”和高职毕业生“有人无岗上”的突出矛盾。高职院校的教育与企业生产实际脱节,成为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毕业生与企业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的主要原因。依托工学结合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不仅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要,也是解决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有效方法。不断创新工学结合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必须下大力气进行探索和实践。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是一种学生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一种教育形式,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创新和深刻变革。它的最大特点是学生学习的开放性、实践性和职业性。实施工学结合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它意味着走出纯理论讲授的教室,以“职业人”的身份参与实际工作,在工作实践中学习成长。一边有企业师傅指导,一边有院校教师协助企业对学生的组织和管理,使学习生涯与将要进入的职业生涯尽早连接起来,实现学生角色向职业人角色的转变。实施工学结合对企业来说,它可以借助院校教育把自己的用人要求贯穿到学生教育培养的过程之中,从而能够接收到自己所需要的实用人才,为企业的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人力资源,同时也可以利用学院教授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提升企业员工的文化素质。实施工学结合对高职院校来说,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生产条件和职业氛围强化对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培养,把教育培养的课堂扩展到生产现场,实现生产育人的目的,同时把学生的就业工作关口前移,使就业与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充分体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可以说,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实现企业、学生、高职院校和社会的多赢,是新世纪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然选择。

二、创造条件,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必备的条件和有效的途径是强化校企合作。如何调动企业参与高职院校办学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积极性是决定成败效果的关键一环。要将工学结合落到实处,高职院校就要做好相关准备工作,为推行工学结合创造条件。

第一,广泛争取行业、企业的支持和参与,为学生提供足量的生产实践岗位。这是前提性的条件,因为离开了众多行业、企业的支持和参与,学生就没有真实的生产实践岗位,工学结合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这些岗位并不是现成的,要努力去争取。为此,高职院校要开门办学,上至院校领导,下至普通教师、学生,都要有强烈的开放意识、市场意识,把寻找合作企业作为自己的职责,作为展示自己能力的窗口,积极主动地与企业联系,做大量耐心细致的工作,为学院寻找合作企业,增加更多的生产实践的岗位。近几年,黄河水利职业技术院校动员全院师生员工,采取多种形式,利用行业、人缘、地域、新农村建设项目、职教集团等优势联系合作企业,使工学结合教育有了一定的推进,07届毕业生已有70%的学生参与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之中,接受生产实践锻炼。

第二,校内教育教学要做好学生到企业实践锻炼的准备。既然工学结合是企业、学生和高职院校的多赢之举,高职院校就不能只从自己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而要设身处地地为合作企业着想。要认真考虑:学生到企业后能为企业做些什么?在知识、技能、素质方面要做哪些准备?校内的教育教学要做相应的调整和安排,尤其是要让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踏实的工作态度、高昂的工作热情,树立劳动观念、组织纪律观念,以便尽快实现角色的转换。从人校教育到最后学生顶岗实习之前,院校要对每个学生进行系统的教育和培养,并做好学生顶岗实习的组织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让企业满意、学生收益,这种合作才能够长久。

第三,在工学结合过程中,院校要为企业做好各方面的服务,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促合作。因为工学结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满足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上,院校是主动方,要把企业看作是自己的客户,是服务的对象。做好服务首先要了解客户,院校要主动到合作企业了解生产、经营、管理和企业文化等各方面的情况与特点,主动了解企业在产品开发、技术创新、品牌建设、企业文化建设、人力资源建设等方面的需求。针对企业的特点和需求,一方面做好教育教学工作,使自己的学生能够适应并融人所服务的企业,为企业创造价值;另一方面尽己可能为企业多方面的需求提供服务做出贡献。院校要在为企业的服务中培育亲和力求得全面合作,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创造高职教育的品牌的同时提升企业品牌。

三、扎实工作,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高职院校要把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落到实处,除了更新观念、创造条件之外,为了使工学结合运作规范、有序、高效、持久,还需要通过扎实的工作,实现体制机制创新。

首先,要建立、健全工学结合的组织机构。学院成立有校企合作教育工作委员会,这个机构由院校领导和行业企业领导共同组成,是校企结合教育工作的领导、协调、指导各组织机构,负责沟通学校、企业之间的联系,促进校企紧密合作。各教学系部成立有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由系部主任和相关企业的技术专家、管理专家、人力资源专家组成,负责专业设置、专业培养目标、专业教学计划和专业建设规划的论证与审定,具体指导专业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此外,学院还成立专门的从事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对外联系与归口管理的职能部门——校企合作办公室,对外联络合作单位,沟通信息、签订协议、密切关系、办理相关事务;对内联系有关职能部门和教学系部,落实合作项目、牵头解决合作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使工学结合教育及对外社会服务与学校的招生、就业、教学、科研、培训、技能鉴定等工作环节有机融合;提高院校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反应能力和服务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毕业生高质量稳定就业。

其次,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工学结合的管理制度。包括校企合作教育工作委员会章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章程、对外合作合同协议管理办法、校外实训基地管理办法、学生定岗实习管理办法、教师下企业参加生产实践锻炼的规定、双师素质教师认定办法、从企业聘请兼职教师的管理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对校企合作的方方面面,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对校内各种保障措施都要制定科学、规范和可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要建立工学结合培养人才的质量标准和工作规范,建立有合作企业、学生、院校和社会参与的工学结合培养人才的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形成规范高效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工作机制。

其三,理顺工学结合的各方关系,提升工学结合的实际效果。目前,真正全面落实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进行人才培养难度较大。涉及院校、企业双方工作的方方面面,关系院校、企业、学生三方的切身利益,十分复杂。院校要解决寻找合作企业,达成合作意向,签定合作协议;组织教师、学生到企业,聘请企业有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到院校。企业要解决如何安排教师和学生的实践活动,如何参与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如何协调培养人才和生产经营之间的关系等等问题,都需要各方相互协调解决。显然,这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人才培养工作相比,要困难得多。因此,亟需理顺各方面的关系,建立有机统一的工学结合利益责任共同体,使有关各方的利益、愿望、要求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表达和交流,并通过沟通和协调上升为制度和措施,从而为工学结合的全面推进奠定基础。在这方面,黄河水利职业技术院校始终处于主动的状态,通过主动上门向企业提供学院、学生信息,了解企业需求,提出合作意向。。在实施过程中,主动配合企业做好组织管理工作,尽量不给企业增加其他麻烦。主动做好毕业生就业教育和推荐工作,为企业选拔优秀人才提供机会,同时力所能及为企业员工进行知识培训等。在工学结合中,学生可以选择顶岗实习的企业,接受学院和企业的双重管理和考核,院校和企业共同合作强化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提升其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潜力,使其能顺畅就业和高质量就业。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企业、院校及学生参与工学结合的积极性,全面推进工学结合。

(作者系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河南开封 47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