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不是培训廉价劳动力
发布日期:2011-12-08 09:38

在日本考察期间,东京一所职业学校送给教育部副部长鲁昕一本该校的宣传册,宣传册第一页介绍学生及其校服特色,第二页为一至三年级学生每学期的学习内容,第三页则告诉学生毕业之后干什么,想就业有100多家企业可对接,想升学100多所大学可选择,名单一目了然。而国内职业学校的宣传册上,往往第一页是党委书记、校长,第二页是鸟瞰图,看完以后什么都记不住。

近日,在中国青年报社主办、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的两院院士职校行暨中国沈阳第四届校企合作发展座谈会上,教育部副部长鲁昕从一本小小的宣传册说起,感叹一本小册子就暴露了中外职校在育人理念上的差距,中职高职“断层”式教育与完善职教体系之间的差距,把学生定位为廉价劳动力与培养高技能人才之间的差距。

鲁昕的话引起了参会的两院院士的共鸣。中国工程院院士、土木、水利和建筑工程学部副主任王梦恕回忆说,在我国为引进第一台地铁盾构掘进机进行谈判时,他曾询问德国海瑞克公司的老专家毕业于哪所大学,对方说是职业技术学校。后来他发现,海瑞克公司派到中国来安装、调试盾构机的专家与技术人员清一色全是从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的。

“崇尚技能,尊重劳动成果是一个民族的基本道德。”王梦恕院士认为,但现在高技能人才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地位与关怀,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高技能人才荒的现象。

硕士、博士俯拾皆是,高级技师难求。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著名工程、水文与环境地质学家卢耀如透露,前些年南方某省举办了一场专业技师比赛,本希望以此建立与营造重视高技能人才的机制、氛围,结果报名的人数比设定的奖项还要少。

卢耀如院士经常参与国家大型水电站、高铁等重大工程项目的研究与论证工作。他说,我国在发展火箭、卫星及空间站等“上天”技术方面已经跻身国际前列,但在“入地”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甚远。国产的钻头顶多能钻到地下3000米,若要钻到地下7000米非进口钻头莫属。

从表面上看,是国产钻头的工艺技术与材料不行,而背后的真正“短腿”,却在人。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我国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有20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居全球首位,不过仍然处在产业链的低端,虽有好的设计却制造不出好的产品,根本原因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类型、层次与结构不适应经济发展方式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需求。

“职业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教育,不是简单培训廉价劳动力的教育。我国的职业教育还很不发达。”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赵连城表示,从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来看,职业教育的前景非常广阔。

院士们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不同阶段。上个世纪50年代创办的中专学校与高等专科学校,培养了一大批高技能人才与党政人才;到了六七十年代,因为历史原因,大部分中专、大专停办以后没有得到很好的恢复;1977年恢复高考以后,普通高等教育越来越发达,硕士、博士越来越多,考大学似乎成为青年成长成才的唯一出路。

在现行中考、高考指挥棒下,分数高的学生进入了重点高中或重点大学,分数低的孩子去读中职或高职,这客观上形成了一个不良的社会氛围,即进入职业院校的学生好像低人一等。

院士们建议,职业学校与大学分开进行招生考试,以选拔适合不同教育类型的人才,同时建设现代职教体系,适当延长学习时间,打通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类型的“立交桥”,提高技能人才的经济社会地位等。

鲁昕在回应两院院士们关心的问题时透露,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来尤其是近两年来,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教育部正在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工信部等制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专项规划,以及高等职业教育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行动计划(2011-2015年),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体现终身教学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