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职业院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尚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对于这一专业领域还存在许多模糊的认识。因此,厘清专业内涵对于职业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将大有裨益。从专业设置来看,职业院校应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目录下细化专业方向,以此来强化专业性;从专业教学来看,教学内容上应该强调理论与实践的融汇贯通,教学方式上要强化学校实践教学过程,增加社会实践学习的机会,加强产、学一体化;从育人功能来看,应将职业精神培养深化于学校教育教学的过程中。
关键词:职业院校;环境艺术设计;内涵
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国大多数院校都开设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院校类型涵盖理工类、综合类、师范类、艺术类,甚至是农医类、财经类等,培养层次涉及专科、本科和研究生。在全国开设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职业院校已经近百所。在步入21世纪的今天,中国俨然已经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大国。然而,伴随着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对这一专业领域本身内涵的认识不清,导致其发展的相对混乱和落后,无论是学校中的专业教育,还是社会中的行业建设,都存在着涵盖范围庞杂、专业化程度较低等问题。因此,澄清这一专业内涵对于该领域未来的建设和发展将大有裨益。
一、我国环境艺术设计的兴起及其在职业院校中的发展
“环境艺术设计”在我国的发展仅有短短20年时间,但作为一个年轻而又蓬勃发展的新兴行业领域,被誉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从世界范围看,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是人类“环境意识”觉醒期。对于中国的设计师而言,80年代至90年代是“环境设计”概念崛起的年代[1]。在我国,这一专业名称经历了从最初的“室内装饰”到“建筑装饰”,再到“室内设计”的过渡。“室内设计”是在1984年更名的。而1988年,在原有“室内设计”的基础上又拓宽为“环境艺术”,即由室内向室外过渡,使之达到室内环境与室外环境一体的要求,体现“整体设计”的思想,达到一种理想的生活环境。在1998年全国普通高校专业目录调整中,“环境艺术”则成为艺术设计专业下的一个专业方向。到90年代末期,便有“环境艺术设计”的称谓。
随着环境艺术设计的兴起与发展,环境艺术设计教育随之不断扩大,潜在的市场效益和大量的人才需求促使职业院校也开始陆续开设此专业。因此,职业院校开设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本身对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实用价值在于:其一,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和职业院校培养人才的类型和目标相符合。其二,市场需求量较大,是针对市场所作的合理化调整。但是,在职业院校中如何突出培养特色,突出实践和职业特性,如何适应市场需要,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深入思考这一专业领域在职业院校中的定位和发展非常必要。
二、职业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内涵解析
(一)环境艺术设计内涵辨析
1.“艺术设计”下的“环境艺术设计”
“环境艺术”起初是一个纯艺术概念,以其来命名设计上的专业,容易产生误解,更容易混淆其包含的内容。“环境艺术设计”实质上所要阐释的是对人所生活的环境进行的艺术设计。所以,在概念上是“环境”与“艺术设计”的拆解,即“以自然生态环境为出发点,运用科学与艺术的手法协调自然、人工、社会三类环境之间的关系,使其达到一种最佳的运行状态,是艺术形式美学系统与科学的理论系统的结合”。因此,这一概念绝非是“环境艺术”与“设计”的组合。“艺术设计”在我国有其“特殊性”,讲究文字的使用,将“意”置于其中。“艺术设计”在设计前面冠以艺术,艺术就成为了设计的定语,相对于设计而言,强化以艺术为“手段”。“艺术”相对于“设计”,设计趋于“理性”,艺术趋于“感性”,协调“感性”与“理性”、“功能”与“形式”之间的关系,使其达到一种理想的设计目的。这样的界定具有一种理想性,蕴涵了设计所要呈现的一种更高的精神境界。但是,再在前面冠以“环境”二字,则成为词与词之间的罗列,便容易产生更多的误解。因此,在国内使用“环境设计”这一称谓的学者较多。
2.“环境设计”与“环境科学”
“环境(Environment),其中心事物是人类,是以人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生存、繁衍所必须的相应环境或物质条件的综合,它们可以分为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所谓自然环境就是直接影响到人类的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质、能量和自然想象的总体。人工环境是指由人类活动而形成的环境要素,它包括人工形成的物质、能量和精神产品,以及在人类活动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或称上层建筑。”“环境科学”的“环境”和“环境设计”中的“环境”是有差异的,也最容易使人误解。可以说,“环境设计”依附于环境科学的发展。“环境设计”中的“环境”具有区域性的特点,强调生活中可操作的物质范围,而“环境科学”中的“环境”是一种很大、很广的界定。所以,“环境设计”在国内虽然使用者较多,但是也具有一定的模糊性。
3.“环境设计”与“室内外设计”
实质上,“环境设计”是建立在“室内设计”的基础之上,是“室内设计”内涵上的拓展,也是实际操作范围上的延伸;如果强调的是以人的行动为主体的话,也许“室内外设计”这一称谓更为合适。“外”强调其区域性也寓意其发展的广度,即“室内以外”的大空间范围。在设计上,室内沟通的是“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关系,室外沟通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那么,“室内外”沟通的就是“内与外”的关系,则更加体现出了“室内”与“室外”系统的、整体的设计思想。其实,无论是“环境艺术设计”还是“室内外设计”,其终极目的是一致的,即沟通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之达到一种理想的生活境界。
郑曙阳认为:“从广义上讲,环境艺术设计如同一把大伞,涵盖了当代几乎所有的艺术与设计,是一个艺术设计的综合系统。从狭义上讲,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内容主要指以建筑和室内为代表的空间设计。其中以建筑、雕塑、绿化诸要素进行的空间组合设计,称之为外部环境艺术设计;以室内、家具、陈设诸要素进行的空间组合设计,称之为内部环境艺术设计。前者可称为景观设计,后者可称为室内设计。”即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内容应为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尼跃红认为“如果将环境设计定为一个专业方向,那么他的内容至少应该包括三个方面: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居住区规划”。杜异也将环境艺术设计的应用范围归纳为:“室内空间和室外空间两大类型。室内空间包括家居设计、酒店室内设计、餐饮空间设计、商业空间设计、运动空间设计、办公空间设计、服务空间设计、展示空间设计、娱乐空间设计等。室外空间设计包括城市环境设计、广场设计、街道设计、园林设计、景观设计、建筑立面、景观照明等。”“至此作为一个学科或专业方向的‘环境艺术设计’,其概念应这样阐述:是许多学科的交汇,包括建筑学、城市设计学、景观建筑学、室内设计学、人类工程学、行为科学、环境心理学、设计美学、经济学等,是交叉性、边缘性的学科,是关于自然、人工环境与人的生活整合的系统学科,集成性和跨学科是其本质特征。因此,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创造人类生活环境的综合的艺术和科学。”
(二)职业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内涵解读
职业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任务,强调与市场的结合,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突出特点之一就是实践性。这与职业院校培养人才的目标是一致的。但是,强调应用性、实践性并不等于是单纯的技术或者操作,如何在实践技能基础上培养复合型的、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职业型人才,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因此,准确理解和把握职业院校中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内涵和定位显得至关重要。
1.专业设置
郑曙阳认为:“由于现代城市的庞大尺度以及城市功能、建筑功能的日趋复杂,这些专业设计师往往自顾不暇,远不能深入到具体的艺术设计。建筑内外、建筑与建筑、建筑与道路、建筑与绿化、建筑与装饰之间的空间过渡部分几乎处于空白。只有以城市规划为主导设计概念的景观设计,才能从环境艺术设__计的角度出发,对这些被遗漏的边缘空间进行设计,担当起环境美化的重任。”所以,作为“环境艺术设计”下的子系统“景观设计”,俨然已经成为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一个重要领域。环境艺术设计涵盖的空间和领域广泛而庞杂,除了传统的室内空间设计外,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则包含了更多室外空间的内容,成为诸多学科的交叉领域。目前,大多数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都以环境艺术设计命名,在具体课程上也几乎包括了所有可以涉及的方面,而每一个方面却仅只有一两门课程或者以完全倾向于某一两个方面的课程内容代替整个环境艺术设计。这种定位难以实现专业的精深发展,又做不到知识的全面扩充。因此,单就环境艺术设计而论,设置哪些专业方向值得思考。职业院校应该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目录下细化专业方向,如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园林设计等,以此来强化专业性。
2.专业教学
未来社会对人才要求的不断提升,表现在职业素质上,是需要具备一定理论素养的高级职业者。而传统教学的基础课程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课程内容应该强调理论与实践的融汇贯通。目前我国大部分院校尽管开设了大量的实践技能性课程,但是课程内容还停留在较低层次上的知识传授和操作训练上。根据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学实际,理论课程的讲授应该加强实际设计案例的内容,把理论融于实际设计之中;同时,实践设计课程中应该注重讲解设计的“专业”理论,强化理论指导设计的过程,在过程中强化思考,使之达到设计与理念的融合,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另外,根据市场动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增强课程创新意识,与社会发展和市场紧密结合,将学生推向社会。
教学方式上,建立教学与实践的互动关系是培养高水平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的重要方面。但是由于院校资源、教学体系以及课程设置等一系列问题,目前学校教学方式主要还是普遍重视书本理论和概念性的虚拟设计,参与工程项目的实践操作机会少,学生对设计的理解常常是一种理想状态的为设计而设计,对市场的需求现状知之甚少,缺乏具体工作的操作能力,这与设计行业对专业设计人才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使学生毕业后很难在短期内进入职业角色。因此,不仅要强化学校实践教学过程,还要增加社会实践学习的机会,加强产、学一体化。一方面,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设计公司的工作;另一方面,学校、教师要创造机会带领学生走入社会,了解市场,参与实际设计工作,同时给予指导,帮助学生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学生提前获得实践经验,增强职业能力。
3.育人功能
职业教育是教育的一种类型,是“教”与“育”两大功能的结合。黄炎培主张把“培养健全之人格”作为职业教育的目标之一。由于我国环境艺术设计行业领域起步较晚,发展很快,行业建设还很不规范,人们多从功利角度来认识和从事这一行业,忽视了作为职业人的职业精神、道德水准、职业能力等方面的发展,以至于直接影响了行业的社会声誉和地位,进而误导学生忽视学校的学习训练,急功近利。因此,必须深入理解和把握“育人”内涵,将职业精神培养深化于学校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不仅培养优秀的“职业人”,而且更要培养合格的“社会人”,将高素质、高能力的优秀环境艺术设计人才输送给社会。
总之,要加强我国职业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建设,就必须深化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理论建设,明确和深化对专业内涵的理解,把握和调整专业定位,这是促进专业领域发展的前提和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