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产学合作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
发布日期:2011-12-21 09:48

摘 要:高职院校的培养计划实际上就是产学合作人才的培养计划,它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实施蓝图。高职院校应以产学合作人才培养目标与特色为依据,来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培养模式及课程内容,从而制定出符合社会需求与发展要求的人才培养计划。

关键词:高职院校;产学合作教育;人才培养计划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516(2005)04-0019-03

 

产学结合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也是高职院校增强自身办学活力、主动适应市场的需要,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高职院校的培养计划实际上就是产学合作人才的培养计划,它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设计和实施蓝图。因此,高职院校只有密切结合地方需求,走产学合作之路,才能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技术服务,从而为自身获得生存和发展空间。

一、高职院校产学合作人才的培养目标与特色

(一)高职院校产学合作人才的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蓝图,是选择达到目标的途径和采取措施的依据。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指在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规格方面的目标,即学生的德、智、体等方面的素质和所能从事工作的类型和层次的要求与设想。培养目标因学校和专业性质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也与培养模式相关。

高职院校产学合作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达到国家总体教育要求的标准;

——具有与同层次非合作教育学生同等的学术水平;

——具有高于同层次非合作教育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

——具有强于非合作教育学生的职业训练。

合作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高于同层次非合作教育的要求,即在同等的学术目标要求下,提高了学生培养的技术目标及其相关的职业训练要求,既保证了合作教育学生学历教育的基本培养规格,又使学生受到了较强的职业训练,实现学术和职业发展的完整结合;学生既可以较快地就业,又具有进入上一层次教育的资格和学历,也为其接受终身教育奠定了基础。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学生应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这一目标比较具体地规定了职业性人才的质量标准:①培养形成应用能力所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②具有较强的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③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艰苦创业、忠实肯干、与人合作的精神,安心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④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康的体魄。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应成为高职院校产学合作人才培养计划总体设计的根本依据和最终准则。

(二)高职院校产学合作人才的培养特色

1.产学合作教育使人才培养的过程处于学校和企业,即学校和社会两种环境中

环境对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产学合作教育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了更好的教育环境。实践证明,这种教育形式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健全人格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生产和科研的实践,学生把学到的理论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并弥补理论知识的不足;在解决生产与科研实践中与人打交道,培养了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在实践参与中真正得以“内化”和“升华”,转变为较为稳定的心理品质。

2.产学合作教育以“岗位”或“研究项目”为结合点,使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

传统高等教育的弊端在于只注重课堂教学,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而对学生的能力培养重视不够,学生的实践训练不足。因此,学生毕业走向社会后往往还需要一两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才能够担当起企业赋予的责任。产学合作教育改变过去的教育模式,以工作“岗位”或“研究项目”为结合点,要求学生顶岗劳动或参加具体项目设计的实践和训练,学生是以工作人员的身份进入角色,对生产实际负有责任。这一模式使学生在就学期间就有机会和时间进入生产和实际工作领域,从事与普通职业人一样的工作,从而缩小了学校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增强了学生进入社会的适应性和竞争力。这种模式不仅使学生有机会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而且使学生提前踏入社会,获得更大的教育空间。

二、高职院校产学合作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

(一)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

高职院校产学合作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应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为指导,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主动适应21世纪经济、社会、科技、文化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客观要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要以现代教育思想观念为指导,遵循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素质高、能力强的高级专门人才。要体现素质教育拓宽专业、增强学生适应性的教育思想。要巩固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等方面改革所取得的成果,积极推进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要有利于引导和推动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基本设施建设,有利于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制定产学合作人才培养计划的基本原则有: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则、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原则、因材施教的原则、整体优化的原则、互惠互利的原则。

(二)培养模式的选择

高职教育重在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这决定了产学合作教育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就必须探索适应高职教育、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产学合作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采取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际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技术应用性人才的教育模式。

总结我国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经验,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经验,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中我国已经形成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职业素质、岗位技术为核心,以理论知识应用和能力培养为重点,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体现具有高职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其基本特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第一,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的,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第二,以职业岗位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培养的学生应具有基础理论适度、技术应用能力较强、知识面较宽、素质较高等特点。第三,以能力培养为宗旨,以“应用”为特征,构建合理的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第四,加强实践教学,实践环节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第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水平和教学质量。第六,探索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师生与实际劳动者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高职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

(三)基本内容

培养计划的基本内容包括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

规格、基本要求与专业方向、修业年限、课程设置(课程性质、类型、学时或学分分配、教学方式、开课时间、实践环节安排等)、教学进程总体安排和必要说明(各类课程比例、必修课安排、学分制或学年制)等项目。高职院校产学合作人才的培养计划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学制与招生对象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学制日益多样化,专科层次的高职有高中后两年或三年,今后将逐步过渡到以两年为主。招生对象有普通高中毕业生、职业高中毕业生、职业中专毕业生等。

2.职业岗位与专业能力分析

主要内容有: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主要职业岗位与相关职业岗位,就业前景分析,各专业的能力模块等。

3.专业设置

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要以社会需求和市场为导向,以职业岗位技术规范为中心,既要考虑岗位针对性,又要兼顾超前性,并依据行业发展进行动态调整,体现学校特色。

4.课程设置

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应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高层次性、人才培养类型的技术性和知识能力的职业性。高职教育课程设置应以“有用、实用、够用”为原则,以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

5.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环节在高职院校产学合作人才培养计划中占有较大比例,应形成独立的体系,一般应占总学时数的40%以上,其中按职业岗位要求的实训是高职教育的特殊环节,有些与新技术、新工艺有关的、发展比较快的专业,其实训教学必须到产业部门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