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办学模式的开放性和产教结合的必要性,只有在校企互动、工学结合中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才能按照社会标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因此,只有坚持产教结合,才能实现高职教育质量的稳步提升。
[关键词]高职教育 产教结合 办学模式 人才培养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为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快发展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共识。在我国实施的人才强国战略中,高等职业教育在为经济建设培养高素质实用型人才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高等职业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时期,还存在着许多不适应,特别是在如何提升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打造职业教育的鲜明特色,探索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思考。
一、认识高等职业教育特色,重在加快探索产教结合的办学模式
1.高等职业教育特色是由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及高职教育要面向市场、服务社会的基本定位决定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这就规定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既具有高等教育的一般属性,又具有职业教育的特殊属性,既是一个教育的层次,又是与普通教育互为补充的教育类型;既要发挥教育事业的育人成才的共性功能,又要办出其他各类教育不可替代的职业教育特色。以能力为本位的高等职业教育,理应在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差异中形成自己的优势,突破传统的学科体系,遵循劳动过程系统化的原则,把依托行业、贴紧企业,不断培育应用型人才的个性特色打造得更加鲜明。
2.高等职业教育特色是由其产生背景决定的。职业教育是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的产物。近几年,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但还远远不能适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要求,不能适应与我国产业结构的快速调整和经济快速增长对劳动者素质的高需求。我国高级技师、技师占技术工人总量的比例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说明认识高等职业教育特色,主动适应新形势,探索产教结合的办学模式,为经济建设提供人才支持,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应当取得这样的共识,即高等职业教育的生命:力在于贴紧经济办出特色,高等职业教育的价值在于能够在造就千百万产业大军中选准自己的定位,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在于主动适应形势,符合市场规律。
3.高等职业教育特色是由可持续发展战略决定的。目前,中国高等教育正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这种转变的根本原因是高等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已经占据了整个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没有高等职业教育的参与,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目标就很难实现,同时,我们应当看到,高等职业教育在经济提速发展的大好形势下,最紧迫的任务是在壮大规模的同时,注重自己的内涵,提升自己的办学水平。经过多年的努力,高职教育迎来了空前难得的发展机遇。几乎所有的高职院校都在研究如何抓住机遇,实现和优势产业的共同发展,形成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从特色上讲,很多院校自诞生之日起就和大集团、大工厂、大农牧场融合在一起,办出了产教结合的职业教育特色。从体制上看,一批民营、中外合作、多元投资主体的股份制院校异军突起,表现出咄咄逼人的生机和活力。因此,我们必须用科学的发展观来深刻地认识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与面临的新挑战。
二、把握高等职业教育特色,坚持走产教结合的办学之路
以能力为本位的高等职业教育,贯穿始终的核心内容是技能培养,脱离了这个核心,就不能称其为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教育明显的特色体现在地方性与行业性、技术技能性、市场导向性三个方面。高等职业教育是直接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它与市场特别是劳动力市场的联系最直接、最密切。这些特殊的属性,不仅决定了职业教育具有其他类型教育的不可替代性,而且决定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应当是产教结合。产教结合是在互利双赢的前提下,把产、教各自优势打造成一个资源共享的育人平台,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取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际工作有机结合,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应用性人才的教育模式。
1.产教结合是重塑现代新型育人模式的需要。高等职业教育的类型和目标决定了高职院校在育人方面必须建立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要同时满足两’广方面的基本要求,一是培养学生适应不断变化的岗位职业技能的需要;二是要突出培养学生作为不同职业人所特有的职业素质,包括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义务、职业纪律、职业良心、职业荣誉和职业作风。从我国目前高职院校的专业师资队伍、实验室设施、实训基地配置来看,要充分满足这两个要求具有很大的困难。尤其是一些职业素质教育,只有在学生身临其境的情况下才能有真实的感受。只有产教结合才能达到这一目的;只有通过创新教育模式改革,探索素质教育新模式,进一步完善产教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达到这一目的。因此,产教结合的育人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然选择。
2.产教结合是完善职业教育模式的需要。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是在市场经济逐步建立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教育经费的解决已从政府单一拨款向多元化、市场化方向发展。高职院校本身就与产业部门有着内在的、必然的、密切的联系,具有鲜明的产教合作特性。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一般占总学时的40%以上。其中,符合职业岗位要求的实训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殊环节。坚持产教结合办学,不仅可以解决实训基地不足、基本设施短缺的问题,而且还可以使学生较快地接受高新技术。因此,产教结合是培养一批掌握世界前沿技术的技能型人才的必由之路。
3.产教结合是提高学生创业和就业能力的需要。产业发展的前瞻性政策和人才需求的信息,在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课程安排、人才培养中起着导向作用。产教结合是保证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适销对路的前提条件,它可以让那些在参加合作培养过程中技能优秀、敬业精神强、职业素质好的学生实现“准就业”、“预创业”。
4.产教结合是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的重要途径。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是岗位技能教育。造就一批与职业教育相适应的师德高尚、素质优良、能力精干、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常抓不懈。从高等职业教育自身的需求看,解决职业教育育人质量不高、与市场脱节的问题,关键需要突破双师型教师队伍数量和素质不相适应的“瓶颈”的制约。因此,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水平,不仅要广泛吸收相关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专业技术骨干到学校担任专、兼职教师,参与教师业务指导和一定的教学工作,而且要通过广泛的社会实践,有针对性地提高专业教师的动手操作能力。让那些专业实践性较强的教师按照相应的规定获得专业技术资格,取得专业资格证书,重点培养一批高水平、高技能、双师型的专业带头人。通过校企结合的有效途径,创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促使高等职业教育跨上一个新的台阶。
三、围绕高等职业教育特色,构建产教结合的办学模式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为经济建设服务,为社会发展服务,为行业的发展服务,为就业服务。产教结合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特色主要表现为:满足社会发展,满足社会需要,培养出既能掌握一定理论知识,又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实用型人才。而这种鲜明的特色又应当具体体现在专业有特色、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上。
1.抓教学设施基础配套,按社会需求设立专业。在专业设置上,高等职业教育要围绕产教结合主动适应产业结构调整,把专业设置变成连接产业调整的纽带。按照“产业就是专业、专业就是职业、职业就是就业、就业就是立业”的办学理念,在新专业论证和开办中,做到“四个不办”:没有社会经济需求的专业不办;没有企业依托的专业不办;没有企业家和专家指导的专业不办;没有形成自身优势的专业不办。要在充分的市场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以产教结合的方式,共同创办特色专业,重点打造特色鲜明的实训基地,让学生在校内实训基地掌握基本技能,再到工厂实践中提高岗位操作能力,从而使职业教育贴近企业、贴近市场的能力不断提升,满足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2.突出专业技能,培养能手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在课程改革上的基本思路应该是:把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技能、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放在突出的地位,贯彻始终。坚持基础课以“够用”为度、专业课以“实用”为基、实训课以“会用”为准、就业上岗以“顶用”为本的课程改革原则。要彻底转变传统的知识质量观,改变专业设置滞后产业、课程设置与岗位脱节的状况,大力加强能力培养,形成融知识与能力于一体的全面质量观,树立“走进来是学生,走出去是能手”的能力观,提高学生的三个能力:基础能力是根本——强本固基;职业能力是关键——即插即用;发展能力是方向——既专又通。
依照国家职业分类标准和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考取的要求,实行“双证书”、“多证书”制教育。根据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要和学生考证的需要,调整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把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所必须学习的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之中,将证书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相融合,强化学生核心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在获得高职毕业学历证书的同时,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
3.坚持产教结合重在创新实践。高等职业教育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事业,没有现成的模式和经验,但具有广阔的创新空间。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坚持与企业结合、与就业结合,把产业、专业、就业相连接,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就业有优势、专业有能力、发展有潜力”,在结合中办出特色。要以市场作为衡量办学质量的依据,努力把产业优势转变为专业优势,把专业优势通过教学环节具体实施,变为教学优势,坚持定期淘汰一些就业率低的专业,增设一批市场急需的专业,从而确立一种双环效应。一是市场环:“产业——专业——职业——就业——立业”,即市场是出发点,也是归宿点,始于市场、终于市场。努力实现专业与市场接轨,课程与岗位接轨,职业资格标准与国际接轨,实训与新技术、新能力接轨。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国际视野、国际标准,并有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创造精神的技术能手、职业能人、专业能才。让学生掌握成熟的技术,学会熟练的操作,在市场竞争中成为立得住、用得上、拿的起、叫得响的实用型人才。二是创新环:“岗位标准——教学主导——课程创新——能力为本——适销对路”。根据岗位的新标准、新要求,围绕每个专业贯穿始终的核心能力培养,确立教学创新的主导内容和课程变革的主题,以能力创新为本,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
中国经济的发展,从产业结构上看,正由传统产业向高科技产业转变;从合作领域上看,正由国内的舞台向国际化的舞台转变;从企业的规模上看,正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从劳动力的需求看,正从劳动力的成本优势向劳动力的素质优势转变。中国当前最紧缺的人才是尖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坚持和中国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相结合,为中国经济发展服务,应当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立足点。一个学校要办出特色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正确的定位,发挥优势,精心打造。只要我们坚持职业教育的改革与资源整合,加快产教结合办学模式的探索与创新,坚持与时俱进、超越自我,坚持走产教结合的办学之路,高等职业教育就会再一次实现新的跨越,迎来一个崭新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