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内涵发展的四大策略
发布日期:2019-12-06 12:29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相对于外延式发展而言的。与外延式发展一样,它也强调教育规模的发展、教育结构的合理调整、教育质量与效益的快速提高。但在实现方式上却有所不同。它不是以兴建新校为其主要特征,而是在现有高校数量不出现大幅度增加的前提下,通过挖掘现有高校的潜力,实施制度创新和结构调整,实现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的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与效益。高等教育发展包括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四大要素。如果说,外延式发展更多关注的是规模的扩展和布局结构的调整,那么内涵式发展更多强调的是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按照教育部的部署,“十一五”期间我国教育的三大任务是普及、发展和提高,即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在高等教育领域,除了高等职业教育需要有计划地增设一些新校外,大部分的普通高校都应该走内涵式发展之路。现在的问题是,怎样才能有效地加快高等学校内涵发展?目前已有很多学者在高等学校的发展定位、产学研合作、高校人事制度改革、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等方面进行了很好的研究,本文拟结合多年研究的体会,从补充的角度,对高等学校内涵发展的策略进行讨论。
    一、工作重心转移策略
    所谓工作重心转移,就是将目前高等教育发展和高等学校工作的重点转移到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上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取得了重大突破。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以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是高等教育的办学体制、投资体制、宏观管理体制、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高等学校的招生与毕业生就业问题体制改革。 1992年以来,采取共建、联合、合并、协作、划转等多种形式对高等教育体制动了大手术,取得了明显的成效。1998年开始,我国高等教育连续多年扩招,形成了以扩大规模和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为主要特征的工作重点,使得我国高等教育快速进入了大众化发展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总量已稳居世界飞F,j。应当说,当时高等教育工作重点的确定,是符合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和我国的具体实际的,实践证明当时的决策是正确的。但是,由于多年的规模扩张,质量问题已日益凸显,教学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因此应当把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的工作重点及时转移到提高教育质量上来。
    当前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存在“三动三不动”现象。一是“外动内不动”,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来看,一直是体制改革先行,体改重于教改,关注的是调整教育与外部的关系,政府与大学、教育部与其它部委、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高校管理中的关系。重点是高等教育的举办体制、投资体制、宏观管理体制、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高等学校的招生与毕业生就业问题体制的改革;改革停留在体制层面,在教学方面经常是外动内不动。二是“上动下不动”。虽然教育部和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领导对高等教育质量引起了高度重视,但是很多高等学校的教师对此仍不以为然,大都把科研当作硬任务,教学当作软任务,重硬轻软,把课程内容的改造,教学方法的改革放在较为次要甚至不要的位置。三是“心动行不动”。经常是教育思想大讨论来时轰轰烈烈,过后冷冷清清。虽然有不少学校、不少部门、不少教师也曾在教学改革上做过大量工作,取得了这样那样的成绩,获得了这样那样的奖励,有的学校教育质量确实有很大提高。但从总体而言,“心动行不动”这种学术界的浮躁,在高校并非个别现象。“三动三不动”中的“外动内不动”,反映的是教学改革很难成为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中心任务和中心工作;“上动下不动”反映的是教学改革的主体没有到位;“心动行不动”反映的是当前学术领域存在着严重的浮躁现象。
    要扭转当前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中存在的“三动三不动”现象,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对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引起高度重视,把高等教育发展和高等学校工作的重心转移到提高质量上来。
    教育部周济部长最近指出:“要处理好规模发展和提高质量的关系,把工作重点坚定不移地放到提高质量上来。能不能把工作重点放到提高质量上来,实现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是衡量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标志。”“当前,国家根据新时期形势发展的需要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培养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其中,高等教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要克服一种错误观点,就是把创新仅仅看作是少数高水平大学的任务,事实上,创新是对每一所高校的内在要求,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方面。当然,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基础的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要求也不尽相同,但重视和提高教育质量是对所有高等学校的共同要求。”[1]这些讲话,反映了高等教育工作重点的转移是中央教育主管部门的意志,是为完成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对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所提出的新要求。
    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提高质量上来,不能仅停留在口头上,更重要的是要落实到行动中。一是要把质量工程列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领导的“一把手工程”,有人说,“老大难,老大难,老大重视就不难”,在提高教育质量上,只要“老大”真正重视了,才能真正解决“领导精力投入不足、教师精力投入不足和学生精力投入不足”的问题;二是要加大对教学的投入,这里包括对教学设施、设备经费的投入,教师队伍建设经费的投入,教学改革专项经费的投入,学生实践性教学和课外科技活动经费的投入等,为深化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心的教学改革提供人力、物力和财力保障;三是要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把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再一次形成高潮。
    二、国际合作策略
    高等学校的内涵发展,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加快学科建设。怎样才能有效地加快学科建设的发展?笔者认为,加强国际合作可以发挥非常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作用可归纳为:一是造就学术大师,构建强大学术梯队;二是抬高学术起点,提高科研水平;三是营造创新氛围,培养国际型人才。当前世界各国、各高校都顺应世界经济、科技一体化和国际化的潮流,加强了国际意识和全球意识,纷纷走出校门、国门,采取“引进来和派出去”的方针,广泛同国外的高校、研究机构以及公司企业建立学术交流和合作关系,或成立联合研究开发中心或科研基地,站在世界学科发展的前沿,开展合作研究,通过人才交流、互换等合作培养人才。
    我国京、沪等地的一些高校在学科建设的国际合作上就有非常成功的经验。例如上海交大制冷与低温工程学科,几年前还是一个非常一般的学科,研究所不到20人,每年科研经费仅60万元,发表在核心期刊的论文每年仅20篇。1998年以来,通过与全球最著名的制冷业的大公司如约克、福特、松下、富士通等著名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合作申请和开展项目,科研实力不断增强,研究所一跃而成为上海乃至全国高校知名的、被国外制冷业所认同的优秀制冷空调教学、研究中心。现在研究所一批教授已成为国内制冷空调行业有影响力的知名专家,还拥有一批站在学科前沿、学术思想活跃的青年学科带头人;发表在核心期刊的论文每年已达到140多篇,发表在国际杂志上的论文一年就超过40篇;近五年,承担科研项目79项,科研经费达到1600余万。国际合作、国家的有力资助,良好的教学和科研环境使该学科在新世纪有了强大的发展势头和更广的发展空间,同时也为该专业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提供了一流的工作环境和良好的学术氛围。显而易见,学科发展已经进入了良性循环。
    笔者曾经提出学术发展的“超长板效应”,它是相对于管理学中的“短板原理”而言的。所谓“短板原理”,是指一个由长短不齐的木板圈成的木桶,其容量是由最短的那块木板决定的,其他的木板再长也没有用。而对于高等教育的学术发展而言,我们认为,其规律可能正好相反。通过国家或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可以实现一种“超长板效应”,即在合作共同体中每个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不仅会由“最长的那块木板”决定,甚至会通过合作中的互动,最终实现跨越式发展,上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所以在学科建设中,只有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开展国际合作科研,才能及时进入科学技术的前沿,了解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动态与趋势。也只有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才能在一个高起点上提高学术梯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水平。这是建设一流学科、办出特色,提高高校科研水平、教学质量和竞争能力的捷径。
    三、科教联合策略
    建国以来,我国的科研院所与高校是两个独立的系统,科研工作主要是各类科研院所承担,教学工作主要由高校承担,科研与教学的相对分离削弱了高校的科研水平。与高校相比,科研机构在国家科研经费的分配上占了绝对优势,高等学校科研经费不足,缺乏先进的科研设施和承担高水平科研项目的机会,严重影响了高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提高。与科研院所相比,高等学校学科设置相对齐全——有利于开展跨学科的以及需要多学科联合攻关的综合性研究,科研后备力量雄厚——高年级大学生、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博士后富有创造活力。
    实施教科联合,科研院所在设备、经费、课题上的优势和高等学校在学术环境、学科结构、后备力量上的长处一旦有机结合起来,将使高校的科研工作如虎添翼,显著提升高校的科研水平。而对科研院所而言,它同样可以借助高等学校多学科的优势,使自身的科研更容易取得突破性进展,解决重大的科技问题。这是一个双赢的合作。根据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和国内外的成功经验,笔者认为,高等学校应当走与科研机构联合办学之路,这是学校内涵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
    很多国家的科研机构与高校都有着紧密的合作关系。例如,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和工程院不是实体性研究机构,高等学校、工业公司和联邦实验室(国家级科研机构)这三股科学研究的主要力量,都以高等学校为中心采用各种方式密切地开展合作。美国 700多个由政府提供经费的联邦实验室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合同方式委托高等学校或私人企业来管理和使用的,以吸收高等学校和工业公司中的优秀科研人员参与、指导研究工作。如著名的阿贡国家实验室、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空军林肯实验室和费米实验室等,都设在大学内。科研机构与高等学校的有机结合,对于保证美国经济的强大竞争力、科技的高速发展和大批高质量科技人才的成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将科学研究引入教学过程,通过高精尖的科研攻关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已成为世界高水平大学提高学术水平和教育质量的秘诀。例如卡文迪许研究室与剑桥大学,同步辐射实验室与斯坦福大学,航天研究中心和麻省理工学院,具有“自然和园艺资源活博物馆”之称的植物园与康乃尔大学等等,其科研机构的名气往往与大学的声誉并驾齐驱。这些大学承担了很多高水平的、富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获得了向世界科技高峰冲击的机会,特别重要的是,它使这些大学的学者和学生获得了进人世界科技前沿的机会,得到了高水平的创新活动的训练。规模很小的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却拥有40多个“国家级”的实验室,很多都是类似于中国科学院这样的科研机构建立的。据巴黎高师校长于杰教授介绍,很多法国的科研机构都想把实验室设在大学里,大学所拥有的优秀人才,是这些科研机构蜂拥而至的真正原因。在这些实验室里,国家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和大学教师、学生们的良好合作,既促进了科研活动的开展,也使大学的交叉学科得到了发展。
    四、特色取胜策略
    办学特色是指一所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形成的教育特色。它具有独特性、稳定性、持久性和发展性四大特点。实践证明,高等学校的发展一定要走特色化发展之路。只有形成了学校发展的特色,才能在同行竞争中凸现自身的价值,保持永不衰竭的生机和活力。
    高等学校的办学特色不是自封的,也不是领导钦定的,它是由历史和现实的、主观和客观的、外显和内在的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并经过长期实践而逐步形成的。办学特色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它既包括学科专业的特色,人才培养的特色,科研发展的特色,对外服务的特色,国际交流的特色,学校管理的特色,也包括校园文化的特色、校园环境的特色和校园建筑的特色。当然,其中很多是不可控因素,例如校园所处的地区环境、学校拥有的历史文化积淀等,但大部分因素是可以控制的。高校的内涵发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通过对可控因素的控制,经过长期的不懈努力,逐步实现学校的特色。
    笔者认为,形成办学特色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个性化。而关键就是要形成与众不同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思路。从国际领域看,一提到导师制,人们就想到牛津大学,一提到产学研合作,人们就想到斯坦福大学,一提到学分制,人们就想到哈佛大学,这些就是他们的特色。要形成独特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思路,需要对本校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深刻的分析,要进行历史的反思、现实的分析和未来的预测,也要进行横向的比较,在此基础上形成本校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思路、发展重点和实施方案。例如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建校259年,一直奉行的是“求精不求大”的办学理想,至今其规模仍然控制在本科 5000人,研究生2000人,校园面积500亩,没有自己的医学院,商学院及法学院规模也相对较小,但其办学水平基本上能与哈佛、耶鲁等大校齐名,形成了袖珍型世界一流大学的独特风景。
    学校在很多方面可以反映出自己的特色,但很多特色都是与其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相关。因此,学校的内涵发展一定要紧紧抓住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这个龙头。在这方面,我国著名教育家潘懋元先生曾经有过精辟的论述:“特色必须是自己内在生发出来的,外在的不能代替你定特色。特色是怎样搞出来的呢?第一,看历史;第二,看客观环境;第三,看主观条件。特色不是主观设想出来的,如果没有历史、没有客观环境、没有主观条件,只是领导说要这个特色,那个特色,你的特色搞不起来。”他举例谈到了湖南的吉首大学、四川的国际标榜学院、宁波大学城中的多所职业技术学院等,都是在专业设置上形成了自己的优势。[2]因此,高等学校走内涵发展之路,应当坚持以特色立校,以特色强校,以特色取胜,在如何确定特色、发展特色、强化特色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