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高职院校科研水平提高的原因及对策
发布日期:2019-12-25 08:41

开展科研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功能之一,然而,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对高职教育的科研功能缺乏应有的认识,制约了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从而使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出现缺位和“短腿”的现象。笔者在分析了高职院校科研的内涵、特征及制约其水平提高的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高职院校科研的内涵和特征
    1.高职院校科研的内涵。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包括专业领域的科学技术应用研究、社会科学管理技术与服务技能研究、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规律研究、专业建设研究、课程体系研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研究、教育教学管理研究等内容。
    2.高职院校科研的特征。第一,地方性。高等职业教育是与地方经济结合最密切的一种教育类型,地方经济的发展制约着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地方财政扶持是高等职业教育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有利因素。高职教育科研必须从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科学技术问题,并为地方政府部门的决策当好参谋、顾问,提供咨询服务。
    第二,应用性。高职教育科研的主要内容包括理论研究、基础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普通高等院校在基础研究上占有绝对优势,高等职业院校搞基础研究或纯理论研究,与本科院校的实力不在同一层次—上。高职院校科研应以应用科技为主,在科研中要与教学相结合、与实际相结合,着重学科专业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研究,注重新技术开发、技术革新改造和技术推广应用。
    第三,灵活性。高等职业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市场为导向来突显其灵活性。如根据社会需要,按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求灵活设置专业。高职院校科研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感兴趣的往往是“短,平、快”的科技项目,因而高职院校可以充分发挥自身“船小好掉头”的优势,在“短、平、快”上多做文章。目前,高职院校科研的总体水平还低于普通高校,应扬长避短、因地制宜,主要面向一些小项目、杂项目的研究,在普通高校,科研院所不愿搞、不愿做的项目上做文章。
    第四,主动性。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发展的历史不长,其科技能力还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同。为了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服务,高职院校科研要面向区域经济的主战场,主动调整科研的主攻方向和重点,围绕区域经济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及技术问题开展科学研究。此外,为了消除被动局面,高职院校还应主动宣传自己、推销自己,努力开拓科技渠道,寻求科技项目,在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的推广与应用方面,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走向生产一线。
    第五,开放性。高等职业教育的开放性,要求高职教师必须走向社会,走进田间,进入车间,深入课堂,在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中开展科研活动。此外,高等职业院校还应广泛地开展短期科技培训,为企事业举办各种技术培训,承担企事业生产技术改造与新产品开发,以满足企业转化高新技术产品和技术革新的需要。
    二、制约高职院校科研水平提高的原因
    1.教师的抵触情绪。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大多是由“三改一补”转制而来的,在这些院校中,多数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很少从事科研工作。高职院校的教育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一技之长和必需的专业技能,教师不必搞科研,只要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抓好教学就能成为一名合格的高职院校教师,从而缺乏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参与科研工作意味着将付出更多时间和精力,势必对高职教师原有的生活方式造成冲击,他们长期生活和工作在相对稳定的教学环境中,已经习惯了“按部就班”的教学方式,一旦改变,难免产生不安全感和抵触情绪。
    2.科研基础薄弱。科研工作的开展需要一定的基础条件,有的科研项目还需要投入较多的经费和设备。高职院校原有的科研基础就比较薄弱,在发展过程中,许多高职院校领导把重心放在教学上,重视基础设施的购置,忽视科研场地、器材设施的配备,用于科研经费的投入较少。即使高职教师申请到科研项目或有好的科研项目,也因为科研条件和经费的制约不得不放弃。此外,科研信息不灵,参加学术交流会议的机会少,科研成果发表困难,应用科技开发和推广渠道不畅等等,都成为制约高职教师开展科研工作的“瓶颈”。
    3.科研管理落后。多数高职院校成立时间较短,科研管理工作起步较晚,与其他高等院校相比,在科研管理机构、科研管理制度、科研管理水平上均存在较大的差距。还有不少学校没有设立科研管理机构,日常科研管理工作多由其他部门兼管,形同虚设,难以调动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地方认同度不够。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关起门搞科研,科研立项、科研成果与地方经济脱节,科研活动急功近利者居多。部分高职院校受科研水平和科研条件的限制,科研成果比较单一,大都是学术水平一般的教学论文,真正具有高职特色、面向生产实际、有实用价值的科研项目较少,能转让、被采用的技术成果更是微乎其微。自然难以得到地方的认同和扶持。
    三、对策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高职院校开展科研,一是有利于增强高职院校的综合实力。科技工作是高职院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科研对高职院校的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和支撑作用。高职院校用科技为地方经济服务,可以获得地方和企事业单位更多的经费支持,增强自身的办学实力。二是有利于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产学研结合是培养高等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把教学科研与人才培养结合起来,把科技前沿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应用到教学中去,同时通过学生参与科研活动来培养其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对提高学生的科学人文素质大有裨益。三是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素质。科研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基本途径,教师通过科研活动可以了解社会需求,掌握学科和专业前沿动态,准确把握自己所教课程在整个学科专业中的地位及本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联系,掌握课程内部的逻辑联系,从而把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及时有效地反映到教学中去。四是有利于更好地为地方区域经济服务。高职院校与地方经济的联系最为紧密,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也是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有效方式。高职院校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智力优势,以市场为导向,立足地方和行业,主动提供科技咨询、技术推广、技术攻关等服务。
    2,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一是由科研管理部门的负责人通过会议或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做专题讲座,就当前科研的内容、方向、课题申报等有关事项予以讲解和指导,使他们了解和掌握国内外最新的科研动态。二是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或科研能力强的专业技术人才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来,以他们为中心带动其他教师开展科研工作,促进学校科研水平的迅速提高。三是大力培养现有的科研队伍,鼓励中青年教师“走出去”,到生产一线去实践锻炼,支持他们开展各项科研活动,逐步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构建科研平台。一是提供科技信息平台。建立科研网络,积极为教师提供各种新产品、新技术方面的科技信息,提供参加各种学术会议的机会。二是提供物质平台。为保证科研活动的顺利开展,要提供必要的科研场所和一定数量的科研设施与设备,并设立专项科研经费,积极从各种渠道筹措科研经费,优先满足科研人员的需要。三是提供科研成果应用和推广平台。针对我国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比较低的现状,应加大科研成果推广的力度,特别是加大科技成果的转化率。积极为促进科研成果的推广和转让牵线搭桥,为更好地开展技术服务和技术咨询服务等提供各种便利。
4.建立激励机制。建立和完善科研激励机制,充分运用科研的政策导向作用来激励科研人员,创设良好的科研氛围,充分调动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在时间上为教师参与科研工作提供学术假期;在科技成果推广上体现技术要素参与分配的原则,对教师实行效益提成,技术人股;在津贴、职称和聘任方面向参与科研工作的教师顷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