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着眼于技术技能人才的全面发展、职业发展、可持续发展,整体规划、系统布局、着眼落实,必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行动指南。
着眼于全面发展,坚持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德技并修是职业教育的育人特点。《行动计划》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党对职业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确保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
遵循职业学校学生认知规律,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一是强化党组织在职业学校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全面落实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二是落实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遴选树立“三全育人”典型标杆学校,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三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开足开齐开好思政必修课程,建设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体现职业教育特点的思政课程,统筹推进活动育人、实践育人和文化育人。
强化人才成长规律研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是从制度上强化劳动教育。将劳动教育纳入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划定了职业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等专题教育的最低学时,从制度层面系统谋划劳动教育,确保劳动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二是加强艺术教育。要求加强艺术类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建设,强化美育实践体验,丰富职业学校学生的精神世界,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三是改革人才评价办法。把职业道德、职业素养、技术技能水平、就业质量和创业能力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四是环境育人。充分发挥以赛促学的引领作用,办好职业教育活动周和世界青年技能日宣传活动,深入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劳模进校园”“优秀职校生校园分享”等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着眼于职业发展,做实“三教改革”
《行动计划》从机制源头,着力解决职业教育“自身质量不高”的问题,遵循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本规律,以增强教师双师素质为先导,以提高教材科学先进性为基础,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为重点,切实提升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
破解教师“实践能力不足”难题。一是把好教师“准入关”。通过建设职业技术师范类院校、开办职业技术师范专业、分专业领域培养职业教育师资,系统性地构建“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多渠道培养教师实践能力。二是强化教师“培养关”。通过完善国培、省培、院校自培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体系,实施新一周期“全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和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开展企业实践全员轮训。三是用好教师“考核关”。明确“双师型”教师基本要求,改革职业学校专业教师晋升和评价机制,坚持成果导向,破除“五唯”倾向,将企业生产项目实践经历、业绩成果等纳入评价标准。四是激发教师“驱动力”。通过设置现代产业导师特聘岗位,改革完善职业学校绩效工资政策、专业教师可按国家规定在校企合作企业兼职取酬,职业学校通过校企合作、技术服务、社会培训取得的收入可作为绩效工资来源等一系列举措,激励教师主动到企业去、到一线去。
破解教材“更新及时性不够”难题。一是完善教材及时更新的建设体系。实行教材分层规划制度,引导地方建设国家规划教材领域以外的区域特色教材,在国家和省级规划教材不能满足的情况下,支持职业学校编写反映自身专业特色的校本教材。二是完善教材及时更新的调整机制。通过建立健全三年大修订、每年小修订的教材动态更新调整机制,健全教材的分类审核、抽查和退出制度,甚至对国家、省两级抽查教材的比例做出了限制,从制度上倒逼教材的及时更新。三是完善教材及时更新的建设方法。对接主流生产技术,及时吸收行业发展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校企合作开发专业课教材。根据职业学校学生特点创新教材形态,推行科学严谨、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形式多样的活页式、工作手册式、融媒体教材。
破解教法“改革难以让学生受益”难题。一是坚持以促进学习者发展为中心,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习群体提供个性化、多样化、高质量的在线学习平台和职业教育服务。二是遵循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加强课堂教学日常管理,规范教学秩序,适应生源多样化特点,将课程教学改革推向纵深。三是健全以学定教、以学评教、以学助教的教学评价机制,完善专业和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四是鼓励教师团队对接职业标准和工作过程,及时更新教案、拓展课程资源,探索分工协作的模块化教学组织方式。五是建立健全国家、省、校三级教学能力比赛机制,突出学情分析、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教学改革主题。
着眼于可持续发展,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进一步完善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终身学习能力和素质。《行动计划》面向未来,从“学历”和“技术技能”两个方面,将接受职业教育的职业学校学生和社会人员,上升到成就事业的高度,为技术技能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让受教育者自豪、自信,并感到光荣和责任。
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完善打通学业提升“断头路”。一是扩大专科高职招生自主权。一方面,取消招收中职毕业生的比例限制,适度扩大专升本招生计划,提供更多继续深造的机会;另一方面,鼓励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高素质农民报考高职学校。二是稳步推进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把发展本科职业教育作为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一环,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试办职业教育本科专业,培养高素质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三是畅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嵌入国家创新系统,适度扩大专业学位硕士、博士培养规模。四是健全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完善高职分类考试内容和形式,推进“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引导不同阶段教育合理分流、协调发展,为学生接受高职教育提供多种入学方式。
以建设全民终身学习体系畅通职业发展的“立交桥”。一是加快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建设。通过健全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和转换制度,加快构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全民终身学习体系。二是推动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并重。深入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提高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认可度,服务学生成长和高质量就业。支持职业学校面向在校学生和全体社会成员开展更多职业培训。引导企业大学建设,服务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三是强化职业学校的继续教育功能。鼓励职业学校积极参与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多种形式积极开展面向在职员工、现役军人、残疾人等各类社会群体的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