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建设视域下高职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模式研究与实践
发布日期:2021-06-11 08:55

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以下简称双高计划)等职教新政的密集落地,职业教育正迎来高质量发展的黄金时代。当下,紧密结合职业教育特点,深度挖掘阐释融合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工匠精神、职业精神和劳动精神等,创新优秀传统文化育人模式的构建与实施,探索形成可借鉴、可复制的“双高”建设学校地域特色优秀传统文化育人新方案,对于实现高职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凝练特色校园品牌文化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职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现状分析

  (一)在理念层面,高职学校普遍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育人的价值,但理解尚偏于形式化、表面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阐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价值。这些重要论述在全社会产生广泛影响并达成高度共识。当下各高职学校普遍将优秀传统文化视为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现代内部治理体系、凝练学校特色品牌文化的重要精神来源和思想富矿。但对如何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作用,理解却流于形式化、表面化。比如,大多采用举办优秀传统文化讲座、论坛等,零散式的、碎片化的内容很难对学生产生持续性、系统性的教育影响;大多选择开设优秀传统文化选修课程等,可选课程少、选修人数少、影响范围小,很难真正作用于学生人文素养与专业素养养成。

  (二)在实践层面,高职学校普遍致力于运用优秀传统文化培养人,但如何操作尚未找到有力抓手

  在优秀传统文化是宝贵育人资源的理念引领下,各高职学校普遍致力于发掘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并试图结合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特征,运用到人才培养的各环节。但这样一种实践却因为缺少有力抓手而未能实现初衷。比如,课程体系构建缺失导致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停留于经验层面、常识层面,未能形成符合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规律与人才培养规律的课程资源、课程标准等;与专业文化“两张皮”现象导致无法将优秀传统文化中知行合一、精益求精、止于至善等观念转化为学生现代职业品格,无法将学生职业自信建构在优秀传统文化自信的深厚土壤上,从而获得职业发展最持久绵长的内生动力。

(三)在队伍层面,少数高职学校组建了专门的传统文化研究机构,但整体研究力量仍然非常薄弱

基于对优秀传统文化育人价值的一种理性期待,更基于对地域文化母体的朴素认同情怀,部分高职学校致力于在传统文化时间轴与地域文化空间轴上寻找自身独特坐标,组建了专门的传统文化研究机构,但数量较少,力量薄弱。多数高职学校的优秀传统文化研究由高职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兼任或由通识课教师自发自为。同时,多数高职学校的传统文化研究没有形成符合自身定位的研究特色,在古籍整理、冷门“绝学”等基础研究方面无法与本科重点院校、科研院所相比肩,又尚未找到适应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优秀传统文化普及路径。

(四)在载体层面,高职学校普遍意识到优秀传统文化育人需要多样化传播,但呈现形式较为陈旧

基于对媒体融合时代信息传播规律与学生受众群体接受规律的基本判断,各高职学校普遍意识到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应“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但呈现形式仍然以思政课程、校本教材、普及读本等传统样式为主。比如,未能充分发挥专业课载体作用,特别是未能发掘出与专业特色、行业精神、岗位需求相辅相成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并将其融入到专业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与专业课程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尚未做到同向同行、协同育人。再比如,未能系统设计利用技艺传承创新平台、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实践活动载体,文化馆、艺术馆等展馆体验载体,传统文化节日、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等民族记忆载体,网络直播、短视频等新媒介载体等,尚未打造出优秀传统文化育人的立体化平台。

(五)在应用层面,高职学校普遍进行了优秀传统文化育人的探索,但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仍较少

早在2012年,教育部就成立了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并下设文化传承与创新专门委员会,指导职业院校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工作。与此同时,各高职学校也普遍在理论与实践层面探索以文化人路径,个别学校的相关经验做法还曾获得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成果奖。但客观而言,在全国层面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可推广可复制的典型经验做法仍然较为稀缺。比如,各高职学校特别是地方高职学校往往自限于地域传统文化研究藩篱,缺少驾驭纷繁文化谱系的宏大视野和实现应用转化的行动力量。再比如,优秀传统文化育人从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到理论的螺旋上升轨迹不明晰,尚未完全实现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原创性贡献不强。

二、高职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模式构建需把握的关键问题

(一)如何聚焦“双创”主线做特

  党中央国务院将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基本原则之一,主张不断赋予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双高计划的首要原则便是扎根中国大地德技并修育人,在“加强党的建设” 改革发展任务中,更明确提出引导广大师生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上述指导性意见为高职学校优秀传统文化育人模式构建提供了基本遵循,即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研究阐述、教育普及、技艺传承都应聚焦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条主线。要自觉寻找适应这条主线内在要求的、符合职业教育规律的、体现学校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育人的“特殊形式”,以彰显高职学校在优秀传统文化育人上的引领支撑作用。

  (二)如何构建课程体系做深

双高计划在“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改革发展任务中就人才培养提出6条纲领性意见,特别强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和传承工匠精神,引导学生养成严谨专注、敬业专业、精益求精和追求卓越的品质”。这一人才培养目标要与“打造高水平专业群”“提升信息化水平”等其他改革发展任务来交互实现,尤其是要落脚到专业群课程教学资源建设、教材与教法改革、个性化学习方式变革上。因此,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如果不想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末,如果不想漂浮在半空作为“专业育人”的零星点缀而存在,就必须下沉到课程这一人才培养的核心单元和核心要素,就必须构建起符合优秀传统文化育人规律的课程体系,实实在在地打造一批“金课”,让优秀传统文化真正作用于学生社会素养、职业素养、人文素养、审美素养和劳动素养的提升。

(三)如何打造师资队伍做实

双高计划极其重视教师职业发展规划,“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改革发展任务明确提出“建设教师发展中心,提升教师教学和科研能力,促进教师职业发展”。的确,要想实现“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双高”学校建设目标,关键在“人”。如何在全体教师职业发展规划中纳入传统文化素养提升单元和如何构建一支数量充足、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传统文化教师队伍是亟待解决的两大问题。因此,高职学校必须构建面向全员的传统文化培训长效机制,使全体教师都具备在专业教学、实践教学、创新创业各环节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能力。同时对具备文化学与历史学、语言学、民俗学等相关专业背景的教师重点培养,有条件的高职学校还应组建专门传统文化研究机构,以便更好地发挥研究阐发、普及教育、实践养成、保护传承和传播交流等作用。

(四)如何搭建实践平台做高

  文化传承创新是现代大学的五大功能之一。双高计划更是将“促进民族传统工艺、民间技艺传承创新”视为提升高职学校服务发展水平的重要举措之一,并将这种传承与创新设计成依托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等培育一批具有绝技绝艺技术技能大师的明确路线。这也意味着双高计划对优秀传统文化育人提出更高要求,优秀传统文化育人除作用于学生职业素养、人文素养等精神层面外,也要落脚到为国传技、为民族弘艺的实践层面。因此,高职学校必须树立起搭台唱戏的平台意识,必须综合考量技艺传承创新平台、技能大师工作室等技能传授平台,文化馆、艺术馆等展馆体验平台,学生群团、学生社团等学生组织平台的不同功能区间,汇聚起优秀传统文化育人的多重力量,使优秀传统文化育人真正从“高原”走向“高峰”。

  (五)如何善用媒体融合做活

双高计划在“提升国际化水平”改革发展任务中指出“培养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促进中外人文交流。”这传递出了双高计划对高职学校在坚定文化自信基础上进行文化输出的必然要求。事实上,在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当下,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必然面临着传播载体、传播方式、传播样态变革等诸多方面的挑战。唤醒“文化自觉”、培育“文化自信”不能再局限于教材、课堂、讲座等传统形式,而必须顺应传播社交化、个性化的新趋势,利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知乎、豆瓣等知识社区,与学生建立更广泛、更深入、更有黏性的传授关系。因此,如何利用媒体融合重塑传统文化育人阵地,特别是如何使互联网成为优秀传统文化育人的最大增量是摆在各高职学校面前的共同问题。

三、“双高”建设视域下高职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模式构建实践

淄博是齐国故都所在地、齐文化的发祥地。淄博职业学院以“双高”建设为契机,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高职特点,深度挖掘阐释融合齐文化中的职业精神、工匠精神,不断从“齐国故都”“当代国窑”的齐文化深厚底蕴中汲取营养,积极开展优秀传统文化“一主线双支撑三平台”育人模式构建与实施,探索形成“双高”建设学校地域特色优秀传统文化育人新方案。

(一)以课程建设为主线,构建知行合一的齐文化“1+N”课程体系

开设“解读+体验”齐文化通识课程。开设《齐文化概要》公共必修课,纳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充分利用新生入学等重要时间节点,采取讲座等形式,实现齐文化“四维”(礼义廉耻)等专题教育常态化、全覆盖。创新“要义解读”和“文化体验”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理论教学以齐文化核心要义解读为主线,重点讲授其中的职业精神、工匠精神,向学生传输其中所蕴含的匠心精神;实践教学依托学校自建的“齐文化体验馆”,通过蹴鞠体验、情景剧表演等形式加深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切身理解。

开发“文化+专业”齐文化选修课程。深入挖掘齐文化中蕴含的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与学校各专业发展深度融合,开发《齐地工商文化》《齐文化与旅游》《齐文化与大学生创业等10余门系列公共选修课,打造齐文化“课程超市”,助推学校双高计划重点专业群文化建设,涵育学生人格,培育工匠精神。

(二)以教师队伍和教学资源建设为支撑,打造学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师资库和齐文化教学资源库

建设“专兼结合、跨界融通”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师资库加大对校内具备传统文化教育专长教师的培训力度,通过推荐自荐、专家遴选、学校审核,组建跨系院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师资队伍,逐步建立起科研与教学并重的全校性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师资梯队。面向政府、高校、企业聘请一批知名专家、企业负责人等担任客座教授,通过举办专题讲座、指导项目申报、参与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写,带动学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师资队伍水平的全面提升。

打造“线上+线下”齐文化教学资源库。以课程为中心加强各类教学资源建设,与国家百佳出版社合作开发齐文化通识教材《齐文化通俗读本》,进一步突出教材的通俗性、普及性,将工匠精神蕴含其中,强化职业教育特色。结合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制作齐文化系列网络课程,开发齐文化网络教材、课件、文章、微视频、动画等,实现远程教育虚拟空间和现场教学实体空间的融合发展,全方位、多渠道提高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积极性、主动性。

(三)以价值引领、创新发展、服务社会为抓手,搭建齐文化“文化育人”“科学研究”“实践活动”平台

铸造齐文化“文化育人”平台。深度融合齐文化核心理念,凝练富有职教特色的“匠心文化”校园品牌。在学校层面,倡导“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秉承齐地国工精神,追求德技双优,打造“匠心淄职”。注重引导学生追求精思善为、精工细作,教师崇尚精心施教、精致育人,管理服务注重精细管理、精心服务。在专业层面,将齐文化中的手工业重“精”、商业重“信”、齐派医德重“仁”的文化价值观,融入学院工程类、文管类、医学类各专业中,使工科专业践行精益求精、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商科专业突出诚信为本、以法为基的经营品质,医护专业凸显悬壶济世、大医精诚的高尚操守,实现工者崇精、商者重信、医者仁心的价值追求。通过具有浓郁地域传统文化色彩的“匠心淄职”校园文化品格的铸造和凝练,使学生从内心接受并认可齐文化的精髓要义,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文化育人。

夯实齐文化“科学研究”平台。树立平台思维理念,坚持学术性与通俗性相结合,充分发挥学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师资库的资源集聚作用,借力山东省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建设和淄博市文化赋能、文旅融合发展攻坚行动,积极申报高层次科研项目,发表高水平论文,出版系列科普读物,不断强化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化研究,推动齐文化传承创新发展。近五年,学校承担山东省社科基金、省级教学改革研究、省社科普及等10余项科研项目,出版齐文化研究专著5部,发表高水平论文30余篇,齐文化研究能力进一步增强。出版系列学术研究论文集《稷下论丛》三辑,获得了省内外专家的一致好评;推出老少皆宜的通俗读物《稷下茶座》,宣传普及齐文化知识。举办稷下学术沙龙10期,每一期突出一个专业,将齐文化与学校专业文化建设紧密结合;举办稷下论坛3期,每一期突出一个主题,集全市传统文化研究专家之力出谋划策,为淄博文化建设贡献思想与智慧。在学校官微中创新性设立“齐文化与学院精神系列谈”“学院文化之工匠精神”等栏目,发表《学院精神的历史文化渊源与现实价值》《“轮扁斫轮”与工匠精神》等相关文章10余篇,累计阅读量7万余次。与此同时,广泛利用学习强国平台、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媒介创新齐文化传播方式,加强对齐文化特色高职校园文化理念的内容阐释和案例凝练,凝聚更多关注力量,实现研究和传播“双轮驱动”,让齐文化逐渐成为校园文化的主流、清流和潮流,进一步扩大学院特色文化品牌的社会影响力。

搭建齐文化“实践活动”平台。以学生社团为载体,以齐文化精髓要义为研修内容,专门培育致力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大学生社团——稷下学社,由来自各系院的1000余名传统文化“发烧友”组成,在校园里举办齐文化普及月、“稷下故事汇”“我们的节日”等系列活动50多场次,利用假期开展稷下文化推广,成为传播传统文化的新生力量。率先建设全国首个“齐文化体验馆”,将齐文化与工匠精神、职业教育紧密结合,融合3D投射等现代科技,动静结合,以更加鲜活形象的方式,让具有浓郁齐文化色彩的“匠心淄职”校园品格浸润青年人的心田,并逐步将其打造成为面向公众和在校学生宣传普及地域特色传统文化的重要活动场所。实施“齐文化六进工程”,组织教师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企业、进乡村、进社区,进一步扩大了齐文化的受众面和宣传普及范围;推出了情景剧表演、快板书说唱、“三句半”讲解等齐文化的新艺术表演形式,通过体验式齐文化兴趣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学生学以致用,达到了课后持续育人以及在校园内外传播齐文化的效果。

(作者:淄博职业学院张森、邓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