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1.完善双师队伍培训培养标准
建设高水平学校的重要基础是高水平专业群,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主要依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通过实施“师德师风提升行动计划”,实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严格执行一票否决,完善《教师评价实施办法》和《教师赴企业锻炼实施办法》等系列制度,建立政府、行业、企业认可的“双师型”教师标准,打造“双师双能”混编教师团队,落实新教师“三个一”工程:配备一名导师,参与一项管理,跟班助教一年。实行教师分类定向培养,出台《教师五年一周期全员轮训实施方案》,开展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专项培训,强化青年教师外出进修、企业锻炼、出国研修“三种经历”,出台教师“写好一门课程教案、做好一门教学课件、用好一门在线课程”的课堂教学“新三项基本功”实施方案,并组织全体教师考核,逐步建立了分类考核—待岗—培训—上岗机制,强化评价结果与职称评审、岗位聘任、绩效考核精准挂钩,提升了教师资源建设与教学运用能力,推动了双师型教师整体水平提高。
2.实施专业群建设带头人及专业带头人引育行动
学校实施了专业群建设带头人及专业带头人引育行动,制订《专业群建设带头人及专业带头人遴选培养与聘用管理办法》,推行骨干教师企业院校挂职研修、国外院校访学进修、产学研践习三大发展项目,构建由企业专家、能工巧匠、教师共同组成的“混编教师团队”,实施分工协作模块化课程教学团队,打造高水平、结构化教师专业教学创新团队和高层次、应用型教师科技创新团队;打破岗位聘任的职称限制,推动岗位聘任“能上能下”,推行“低职高聘”和“高职低聘”的竞争机制。研究出台《岗位设置实施方案》,制订《岗位聘任考核实施办法》,修订《绩效考核实施方案》,明确专技岗教师三年聘期目标、年度目标和工作任务,增加教学业绩比重;突出目标管理和目标考核,加大奖励力度,试行10%奖励性绩效下放至各部门和二级学院,实现了多劳多得、优绩优酬,促进了教师潜心教书育人。
3.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引进力度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秉持“人才强校、科研促校、特色兴校”的发展理念,按照“用好现有人才、引进急需人才、培育未来人才”的工作思路,制定了人才强校规划,构建灵活多样的聘任方式,出台领军人才、产业教授、技能大师等聘用管理办法,探索实施项目薪酬制或年薪制等新的管理体制和模式。健全校企人员互聘激励机制,依托校企合作,实施“教产岗位互通”“专兼教师互聘”的“双师”教师培养模式,强化了高层次人才引培力度,实现了校企人员“双向流动、兼职兼薪”,解决了双方人员流动的后顾之忧。鼓励教师和校外兼职人员将专业领域最前沿的新技术、新规范带到学校,参与专业(群)建设、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指导学生就业创业等,建立了适应高水平专业(群)发展需求的兼职教师资源库,实现了教学与岗位需求、人才与产业的“无缝衔接”。
二、开发岗位需求的教材资源是赋能人才培养的载体
1.紧扣产业布局设置专业(群)是教材改革的前提基础
高职院校要主动适应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精准匹配区域产业链发展和转型升级的要求,有计划、有目标、有步骤地开展行业和专业发展调研,形成立足当前、符合长远可持续发展的人才需求调研分析报告,构建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紧扣农牧一、二、三产业链优化资源配置,按照“专业基础相通、技术平台相近”为主,“职业岗位相关、行业业务相连、教育资源共享”为辅的原则重构现代农牧业专业群,实现人才培养质量与产业发展协调互动。在此基础上,依托职教集团组建专业群事业部和政校行企共同参与的专业群协作委员会,对标国家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借鉴国际先进的职业标准和资格认定标准,不断修订完善专业教学标准,进一步明确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面构建特色鲜明的育人体系,充分吸收产业新技术、新模式、新工艺、新规范;健全专业(群)发展和保障机制,政校行企协同,共同开发职业能力标准、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等系列标准,形成为农牧产业高端培养人才的“金标准”。
2.重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是教材改革的逻辑起点
高职院校课程设置要打破学科体系,紧密对接行业企业生产需求,重新构建课程体系,根据课程体系开发教学资源。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紧扣就业岗位工作过程,政校行企骨干人员共同研讨教材改革和重构课程体系,不断优化思政教育、文化传承、双创教育、专业教育的“四融合”的“平台+方向+拓展”课程体系(图1)。在此基础上,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案,岗证课融合、教学做一体。将相关课程考试考核与职业技能考核引入行业技术标准,将1+X证书制度等内容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加强文化课与专业课间的相互融通,校企协同修订全校所有课程标准。制订劳动养成教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实施方案,将劳动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互促进,针对不同年级、类型学生的特点、知识水平以及心理需求,分层次、有计划地开展劳动教育,重点举办“农字头”和“牧字牌”等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赛事,将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技能融入赛项,培养劳动观念,锤炼劳动品质。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体育比赛,培养学生“更快、更高、更强”的拼搏精神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3.开发符合时代需求的特色资源是教材改革的本质要义
一是以满足企业岗位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企业人员与一线教师的专长,在深入调研与分析岗位需求、全面掌握实操技术技能的基础上,将新技术、新模式、新规范有机地、系统地融入教学,将行业企业技术标准、流程规范、典型案例等引入课程教学内容,校企合作开发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增强教材的模块化、情景化、形象化、动态化。二是以学校智慧校园建设为契机,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加强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建成数字化学习中心,实现学校数字教育教学资源能在移动终端的交互和共建共享,激励教师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发数字教学资源,开发适合高职学生应用的学材,推进“一书、一课、一平台”课程资源建设。
三、构建教育教学新生态的核心在于树立学生主体的教法改革
在推行基于工作过程的教法改革过程中,要广泛采用项目化、情景式教学,创建技术先进的智慧校园网络和全时域、全空域智慧学习环境,打造更具有新颖性、现代性的教学体系,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效能,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1.转变思想观念
“教为学而生、学有赖于教。”教师要根据课程特点和培养要求,遵循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把思政工作融入教学体系和管理体系,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各环节,形成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同向同行,培养学生正确的理想信念和坚定的为农情怀,精心设计每一堂课,既要注重“教得好”,更要注重“学得好”,大力实施“教产结合、教创结合、教研结合、教赛结合”四结合改革,开展项目化、模块化、理实一体化教学,实施小班教学、小组讨论、信息化、研究性教学;加强分层分类教学,强化课堂教学管理,加强理论与实践融合,完善考核与评价办法,促进学分制改革,从知识课堂向能力课堂、灌输课堂向对话课堂、封闭课堂向开放课堂转变,切实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2.创新教学方法
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新要求,需要以信息化教室和实训室为平台,以共享型数字化教学资源为支撑,打造智慧教学,通过实施翻转课堂,开展混合式、合作式、角色扮演式教学,提升教学效果。同时,加快推进在线优质课程开放共享,推动教师实施及时交互、自主泛在的混合式教学常态化,创建高效课堂。
3.加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以“实用性、创造性”为原则,坚持“教产结合、教创结合、教研结合、教赛结合”,充分调动教师、学生的积极性,推进“课堂革命”,实现教法改革。以“实用性”为原则,按照“准员工”的标准,将课堂搬到工厂、车间等生产服务一线,在工作过程中把基础知识与实践技能结合起来,在解决工作难题中把基础知识与创新能力结合起来,实现真正的“做中学、训中学、研中学、创中学”,激发学习者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4.健全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教务部门及各教学单位结合校内教学质量监控与多元评价结果,基于人才培养状态数据,每年开展一次专业及课程建设诊改,每学期开展两次教学运行诊改,教师进行日常教学反思及学期综合自诊,在实践中形成了学校特色的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机制(图2)。组织学校、学院(部)两级教学督导,开展日常听课、评课,期中教学质量检查诊断,组织同行、领导干部听评课等对教学过程进行专项检查;通过学生信息员反馈教学信息,监控课堂质量,组织学生、同行评教,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参与教学管理、教学实施和教学研究等主体作用。与第三方机构合作,开展应届毕业生培养质量、学生成长等评价,将评价结果作为各职能处室及二级学院工作诊改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