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各高校都在主动探索新时期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并积累了诸多宝贵的经验。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若干需要我们高度关注的现实问题。其中一个最大的问题是,相当一部分高校所开展的劳动教育并未充分体现大学教育的学段特征,尤其是在劳动教育的内容与形式方面,与中小学区分不明显,简单重复较多。这一方面会损害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的有效落实,另一方面则会影响大学生对劳动教育严肃性、合理性的正面认识。从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和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来看,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内容主要包括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三大领域。大学在开展这三方面的劳动教育的时候,如何与中小学相互区别,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是当前深化大学劳动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本研究尝试从大学教育的基本特点出发,探讨大学劳动教育的学段特征及其实践路径,以期对当前大学劳动教育的健康发展有所启示。
一、大学劳动教育要着力体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
与中小学不同,大学毫无疑问是整个学校教育系统的终端,因此,它与职业世界关系密切。一方面,大学是学生走向真实职场前的最后一个学习阶段,因此,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大学实际上都承担着不同程度和性质的职业教育的任务;另一方面,大学的专业划分虽然有其自身的学科逻辑,但是,各个专业也与职业市场密切相关。或者说,职业市场所提供的大学生就业岗位,大多也是以其所学专业为基本的职业准入门槛。可以说,大学生是就业市场的生力军,他们在大学阶段所接受的教育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而中小学作为基础教育,主要是为学生将来的多样化发展奠定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基础。因此,中小学与现实职业世界的关系不像大学那么紧密,他们也不直接承担为各行各业输送劳动者的教育任务。相比于中小学,大学的劳动教育就必然具有十分突出的职业属性。这实际上要求大学劳动教育要高度重视劳动形态的发展及其对大学生劳动素养的要求。
1. 当代劳动形态的结构变迁对大学生劳动素养的新要求。就我国的实际情况而言,2020年,我国三大产业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7.7%,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7.8%,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4.5%、。《2020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就业人员中,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23.6%,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占28.7%,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47.7%、。从这一系列数据可以明显看出,第三产业不管是在GDP的增加值比例,还是其从业人员的占比,都是三大产业中最高的。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比高于第一、第二产业,反映的一个基本事实是我国生产力水平的空前提高。在生产力低下的时代,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到第一产业的生产,才能保证人们温饱的实现。在这种情况下,其他两大产业的发展必然会受到很大的限制。而现在我们之所以能以较少的人力投入就可以实现基本的物质需求的满足,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包括种植业、畜牧业在内的整个第一产业生产的机械化、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现代农牧业的发展越来越不依赖于简单的人力投入,而是依靠现代科技的充分应用。这才确保有足够的人力能够向第二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转移。因此,当代劳动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就是其科技含量的空前提升,这反过来对人的基本劳动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过去对于劳动者最大的一个素质要求就是要有强壮的身体,其身体本身既是劳动的重要动力来源,同时也是直接作用于生产资料的重要劳动工具。在这种情况下,劳动的准入门槛相对是比较低的。一个人但凡四肢健全且具有劳动的意愿,就完全可以承担起传统简单生产劳动的重任。但是,在劳动科技化程度不断提高的今天,很多劳动已经变得越来越自动化甚至智能化。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简单的手工劳动正日益被各种机器所取代。如果现代社会中的个体不具备基本的信息操作能力和科技素养,就很难在社会中获得劳动岗位。
实际上,个体缺乏必要的科技素养不仅会影响其将来在劳动世界中的竞争力,而且也会深刻影响和制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的进程。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经济的腾飞主要是建立在制造业发展的基础之上。2010年以后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2018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份额达到28%,已是美国和日本两国制造业增加值总和。在世界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当中,中国有220多种工业产品的产量居全球第一。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一制造大国”。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现有的制造业大国地位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大量廉价劳动力来支撑的。也就是说,在整个世界劳动分工当中,我们更多的是承担着来料加工式的末端生产,但在高端技术的研发方面,相比于发达国家,仍有不少的差距。这就使得我国的高端产业特别容易因遭到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而陷入被动。《科技日报》在2018年4月19日至7月3日期间,先后报道了我国受到国外“卡脖子”的35项核心技术。这些技术主要包括:高端光刻机以及相关技术、芯片制造以及相关设计工程软件、个人电脑和手机操作系统,以及相关工程软件、航空发动机、触觉传感器、真空蒸镀机,等等。因此,要实现中国从一个制造业大国向一个制造业强国转变,关键就在于提高核心技术自主研发能力。
2. 大学劳动教育应提升其现代科技含量。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就指出:“许多产品,往往不要几年的时间就有新一代的产品来代替。劳动者只有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丰富的生产经验,先进的劳动技能,才能在现代化的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我们的社会里,广大劳动者有高度的政治觉悟,他们自觉地刻苦钻研,提高科学文化水平,从而必将在生产中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历次产业革命都有一些共同特点:一是有新的科学理论作基础,二是有相应的新生产工具出现。”可以预见的是,越来越多的科学技术原理将会在现代生产中广泛应用,生产的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程度将会不断增强,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现实作用越来越显著。作为直接为各行各业输送劳动者的大学劳动教育,不能回避新时代劳动科技含量不断提升的现实。这就要求大学劳动教育的内容选择,一定要充分体现先进生产力的时代要求。
实际上,中共中央、国务院2020年颁布的《意见》明确要求劳动教育要体现时代特征,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针对劳动新形态,注重新兴技术支撑和社会服务新变化。深化产教融合,改进劳动教育方式。强化诚实合法劳动意识,培养科学精神,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因此,新时代的大学劳动教育内容不能囿于简单劳动,而是要大力增加体现新时代劳动发展需求的劳动样态。
当然,强调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必须体现先进生产力的要求,并不等于我们就不能对大学生进行传统劳动形态的教育。只不过是在对大学生进行有关传统劳动形态的教育时,必须有新的视角,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具体劳动方式和方法的简单教授上。这一新的视角就是要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来定位传统简单劳动的历史价值和意义,并由此引导学生去思考传统劳动走向现代劳动的关键因素。如在对大学生进行传统的农业耕种教育时,不能囿于告诉学生如何使用锄头、如何松土等具体劳动技能,更要引导学生去探索这样一种现在看似落后的劳动方式曾经所代表的先进生产力。实际上,农牧业的出现是一个极大的历史进步,它使人类过去仅仅通过采集、狩猎的方式获得基本生活资料的被动状态发生了革命性的进步,人通过主动的劳作,逐渐摆脱了自然的奴役,使人在自然面前获得了存在的主体性。而这一进步的取得,一方面离不开劳动工具的不断进步,而劳动工具不断进步本身就是科技力量作用的结果;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劳动者勇于创新、敢于斗争的劳动精神的推动。因此,即使是以传统劳动形态作为当下劳动教育的载体,我们同样也必须坚持从生产力发展进步的立场去设计相关的教育活动,这样才能够切实体现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新使命。从生产力发展的历史角度去开展相应的传统劳动的教育,更有利于大学生深刻把握当下和未来劳动的趋势及其对人的素质要求。
二、大学劳动教育要着力揭示完整劳动世界的复杂性
大学生相比于中小学生而言,他们在生活的阅历以及思维的深度和广度等方面,均有着很大的不同。一方面,由于大学生面临着现实就业问题,因而他们比中小学生更关注真实的劳动世界及其发展趋势;另一方面,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实习等方式,也比中小学生接触到更为真实与复杂的劳动世界,其关于劳动世界的阅历显然比中小学生更丰富。因此,大学生对于劳动以及整个劳动世界的思考毫无疑问会更加深刻。遗憾的是,现在很多高校的劳动教育内容,并未充分体现足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还是停留在中小学的简单动动手,流流汗的层面上。如果说,这样一种认识在中小学阶段还具有其合理性的话,那么,在大学阶段,这样的劳动教育是满足不了大学生关于劳动世界的深度认知需求的。
1. 劳动世界的全链条性强化了新时代劳动世界的复杂性。劳动有着非常鲜明的社会特性。过去的劳动教育强调更多的是人通过劳动实现自然物的对象化,但是却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人在对象化的劳动实践中所形成的各种复杂社会关系和利益关系。实际上,劳动一端连着生产,另一端则连着消费。生产和消费是通过交换和分配联系起来的,所以完整的劳动世界应该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个环节。对这一完整劳动链条的全面把握,是学生了解整个劳动世界复杂性和现实性的关键所在。
长期以来,我们的劳动教育更多的是从生产的维度去选择内容,并据此开展相应的教育。这样一种基于生产环节的劳动教育内容固然有助于学生了解物品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却不利于学生对劳动世界完整性的认识和把握。从劳动教育的角度看,学生不仅要知道一个物品如何生产出来,同时,他也应该明白物品生产出来之后将会流向何处,以及伴随着物品的流动会涉及哪些劳动环节、劳动事件以及劳动创造,等等。这主要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观不仅体现在对劳动生产环节的理解之上,同样也全面渗透于其关于分配、交换、消费等不同环节的论述当中。实际上,分配、交换、消费等环节中充满了各种复杂的劳动关系,从这些环节出发,更有利于学生把握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关于劳动创造价值、按劳分配等基本观点的深刻内涵和现实意义。
2. 大学劳动教育在内容上要突出其思想含量。从这样一种完整的劳动认识出发,我们就很容易发现大学劳动教育在内容方面不同于中小学的重要特征。如同样是日常生活劳动,中小学阶段更多的是聚焦在对学生有关基本生活自理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上。但对于大学而言,日常生活劳动教育就不仅仅意味着个人自理意识和能力层面的培养,更意味着将日常生活劳动作为整个劳动世界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去思考其价值和意义。实际上,在当前这样一个分工日益细化的时代,日常生活劳动已经超越了个体私人生活领域,而变成了社会的一个产业类型。即,我们对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劳动教育,重在引导学生去思考这一劳动当中可能存在的各种劳动伦理张力,如个体家务劳动与家政业的发展,家政服务者与雇佣者的关系,等等。因此,相比于中小学,大学劳动教育的思想含量毫无疑问更高。对此,朱熹曾有过明确论述。他认为小学和大学的区别就在于:“小学者,学其事;大学者,学其小学所学之事所以。”“小学是事亲事长且直理会那事,大学是就上面委曲详究那理,其所以事亲是如何,所以事长是如何。”也就是说,中小学生更多的是学习各种劳动如何做,大学生就重在要深刻把握劳动如此这般做背后的道理。
对于当代劳动教育而言,要增加劳动教育的思想含量,重点在于帮助大学生理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的社会属性的不同,进而能够在比较中获得对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理性认同。社会主义制度所存在的劳资问题与资本主义制度所存在的劳资问题就其表现形式而言,具有较大的相似性。但是,二者实质上是性质截然不同的问题。在资本主义社会,劳资问题的产生是源于私有制,本质上是一种阶级对抗关系。但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作为国家主人的地位是受宪法保护的。当前所存在的诸多劳资关系的不和谐问题,主要是由于我国现阶段实施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在实践的过程中还存在不完善、不健全的地方。因此,二者的关系不是一种阶级对抗的关系,而是一种劳资双方在追求各自利益诉求方面存在不一致的关系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主要是通过不断变革和完善相关的制度来实现的。
当代劳动教育如果不能就以上问题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大学生就容易被事物的现象所迷惑,进而动摇其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识。因此,当代劳动教育需要突破过去主要聚焦于从生产的角度来看待其与社会发展关系的局限,自觉将劳动教育与社会关系、制度认同结合起来,这就需要大学劳动教育在内容上要融合劳动哲学、劳动伦理学、劳动社会学、劳动法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强调大学劳动教育内容的思想含量,并不是否定劳动实践之于大学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只不过是,大学的劳动教育实践除了具有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所要求的身体力行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实践维度就是它的思想实践,即它的实践性还可以表现在大学对劳动现场、劳动世界的实践性问题进行自觉的理性的思考和分析,并据此提出实践改进的路径。对大学劳动教育来讲,它的实践更多的是要用思想去改变、去引领、去完善我们当下所处的这个劳动世界,使得这个劳动世界对于个人来讲更幸福、对于社会来讲更加正义。这一点是中小学劳动教育几乎没有涉及的。
三、大学劳动教育内容要与专业学习有机融合
劳动教育毫无疑问是要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但是,大学和中小学在劳动能力的培养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不同。大学由于与整个就业市场直接挂钩,因而,其对于大学生劳动能力的培养,必须具有专门化的职业导向特征。实际上,大学的专业划分天然地与专业化的劳动能力培养联系在一起。对于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其所要具体掌握的专业劳动能力是不一样的。因而,面向大学生的劳动教育在劳动能力的培养方面,除了要注重一般性的职业共通能力的培养之外,更要注重其具体专业劳动能力的培养。
实际上,任何职业的劳动能力都包含专业性劳动能力和共通性劳动能力两大部分。前者指向的是具体的劳动形态所需要的专门化的职业能力,如裁缝所需要的量体裁衣这种能力就是专门化的职业能力。而后者则指向的是所有劳动形态都应包括的能力,是从事所有职业都必需的共通性能力,如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合作能力、交流能力、信息素养、自我发展素养等,都属于“职业共通能力”。从劳动能力的共通性和专业性出发,不难发现,中小学在劳动能力的培养方面,更多的是要夯实学生职业共通能力的培养,而大学则是需要在中小学职业共通能力培养的基础上着力提升大学生的职业专业能力。对此,有学者就明确指出,大学“劳动不能浅表化”,“如果不分学科专业,让所有的学生到工厂去干活、到田间去插秧,固然参与了劳动,也有些微教育意义,但这种所学非所用的劳动难免陷入浅表化、娱乐化窠臼,仅能培养较为基础的劳动认知、劳动体验,无法淬炼更高层次的劳动品格和劳动意志”。这就需要大学劳动教育在内容设计上主动与专业学习有效对接,充分融合。
1. 在劳动教育的框架下重新定位大学生的专业学习。长期以来,我们往往更多的是把大学生的专业学习看成各种客观知识、原理和技能的掌握过程,而很少意识到这样一种专业学习所具有的非常重要的劳动教育功能。在劳动教育的框架下定位大学生的专业学习,一方面是要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强化有关职业目标和职业使命感的培养,引导学生把对客观世界知识的探索与自我的职业发展前景和国家的职业发展需求结合起来,增强学生专业学习的内在动机;另一方面则是要把专业学习放至更为宏观也更为现实的劳动背景中,引导学生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劳动岗位及其对应的能力要求,增强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感。
2. 不断深化大学生专业实践的劳动真实性。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其培养过程中,都会有不同形式的专业实践或者专业实习的环节。目前的专业实践或专业实习,更多解决的是学生如何将课堂、书本所习得的知识和原理实际应用于现实的操作能力培养的问题。在这样一种专业实习和实践的教育设计中,大学生依然是被当作教育对象来看待。因此,他们在实践和实习中的劳动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一种真实的劳动,而是带有较大模拟性质的准劳动。虽然这样一种准劳动对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是有益的,但是,由于其本质上是对真实劳动的模拟,因而与现实劳动所需要的全方位劳动能力还有一定差距。实际上,大学生与中小学生的不同就在于,他们基本上都属于成年人,是完全有可能胜任和承担具体真实的劳动任务的。也只有在更为真实的劳动当中,他们的专业能力才能得以全方位的锻炼与检验。对于大学而言,“真实劳动、探索性、创造性劳动是高校劳动教育的核心特征,模拟劳动不应是大学劳动教育主流。”因此,大学生的专业实践,应该与更为真实的劳动相结合,更加突出其劳动的真实性。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大学劳动教育与中小学劳动教育存在着诸多的不同。这些不同使得大学劳动教育在内容选择和呈现等方面具有鲜明的学段特点。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大学劳动教育与中小学劳动教育就是彼此割裂,互不相关的。实际上,要更加有效地推进大学劳动教育,除了要看到大学劳动教育自身的特点之外,也要看到它与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内在联系,需要对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进行一体化的整体设计。(班建武,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从生产社会到消费社会:新时期劳动教育理论体系建构研究”(BEA180111)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