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以“课程思政”提升育人能力的实践路径
发布日期:2022-06-02 09:20

     一、强化主体责任,构建“课程思政”育人长效机制
     课程育人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课程思政”不是一门独立的课程,而是要将思政元素融入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发挥教书育人协同效应。“课程思政”的实施主体不仅仅是每一位老师,还应包括学校的各个单位、各个部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负责“课程思政”教学研究机构的设置,科研处负责“课程思政”科研能力的提升,教师发展中心、教务处负责优化“课程思政”育人体系、教师队伍建设、教材与资源库建设、考核评价制度,人事处负责强化师德师风建设、落实“课程思政”奖惩机制。学校必须上下贯通、全员协同、打破壁垒,把“课程思政”建设作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手段,切实强化育人、育才主体责任,科学引领、系统推进“课程思政”规范化、常态化建设。
      二、优化师资队伍,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水平
       “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在教师,建设一支高素质,有较强政治素养和德育能力的师资队伍至关重要。一门课程是否有思政之魂,关键在于任课教师是否有思政水平和育人能力。
      第一,要培育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和责任担当。对于任课教师而言,思政教育原本属于自己专业范畴以外的另一种专业,很多老师对思政的认识还停留在大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层面,认为这本应属于思政课教师的任务,从而导致思政教育在课程教学中不受重视。因此,必须加强培育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从学校层面而言,就是要及时传达、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思政教育和立德树人的相关文件精神,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课程思政”评价制度,使每一位教师都深度参与,产生“课程思政”意识。从教师层面而言,就是要主动肩负起“课程思政”的育人使命和责任担当。思政教育不仅仅是思政课教师的事情,而是每一位教师在育人过程中都必须要承担的责任。所谓传道授业解惑,不只是要给学生传递专业知识架构,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思政、专业二者相辅相成、同向同行,每一位教师必须正确认识这一基本关系,才能真正树立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课程思政”意识和责任担当,从而自觉融入到“课程思政”建设大军之中。
      第二,要不断提升专业课教师的思政素养。思政元素是十分丰富的,任课教师只有自己具有崇高的理想信念、正确的价值观念、先进的育人理念,才能灵活自如地运用这些内容润物无声影响学生。为了提升高校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国家开设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班”,打造了“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教学研究示范中心,为教师探索创新“课程思政”建设思路和方法。作为学校,也要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开设讲座、面对面交流、在线咨询等多种方式,搭建思政课教师与课程教师沟通的桥梁,帮助课程教师有效掌握思政教育的核心、本质内容。
      第三,要不断提高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能力。掌握思政教育理论对于任课教师而言不是难事,难的是如何能让学生自然接受,并认为思政元素就是课程的一部分。首先,教师要做有心人,要走近学生、了解学生、关爱学生,深入了解和思考学生的需求,提高思想认识,提升育德能力,挖掘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思政素材,并思考这些素材是否能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是否能够触及学生的内心深处,如此才能有效激励学生学习内驱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拓展与深化[。其次,教师要做合作者,依靠课程教学团队,集体备课、共同挖掘思政元素,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在团队研究、积累、学习、沟通过程中,提炼“课程思政”维度,挖掘—融入—再挖掘—再融入,通过吸收反馈、循环改进,从而完善“课程思政”建设,优化课程教学内容。
      三、加大投入力度,开发“课程思政”教学资源
      “课程思政”的内容如果直接讲述,同学们可能会不以为然,起不到让学生共鸣的作用。利用短视频模式,穿插案例、名人名言等资源,既简短又发人深思,学生虽然只观看视频几分钟,但是短视频中传达出来的思想,以及引人思考的问题,却足以让学生花一定的时间去消化,这样更能润物细无声地将思想道德渗透进我们的课堂教学。因此,深挖思政教育资源素材,充分发挥每门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功能,融入“思政教育点”开发教案、课件、“课程思政”教材、“课程思政”资源,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立体化课程资源,对于建立学科育人共同体,推进高职院校的课程建设非常有益。
      第一,开发和利用校本资源,使教育教学资源库本土化。“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应遵循一切基于学校理念,体现学校的办学宗旨、学生的特别需要、本校的优势资源。可以是改编、整合已有资源,也可以是加工、创造新资源,校本资源的建设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逐步完善的过程。比如为了实现价值引导和德育内涵深层次融合,会计教研室在百家讲坛《“平”语近人》栏目的基础上,将会计职业道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融合拓展,期望我们的学生能够在纷繁的社会中有着一颗“大德”的心。开发的微课资源以校园中常见的一些不文明、不道德小视频以及当年度上市公司财报造假小视频为切入点,引入厦门大学会计三杰之一常勋教授明大德案例、杨震“暮夜却金”和学生日常私德关联小事、陶行知先生公私分明的小故事、习近平总书记的名言名句,视频虽然只有十分钟,虽然没有大道理的直白,却更容易引发学生的共鸣。
     第二,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展思政教学资源。互联网提供给教师和学生海量的教学资源,只要恰当使用,就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为了保证课程的丰富多彩,引人入胜,需要搜集大量的素材,这些素材可以是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提升创新能力、培养职业特质,也可以是思想引领教育、家国情怀培育。借助现代化的技术手段,结合课程和专业特色,通过提炼打造,运用文本、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搭建“课程思政”教学平台,让思政教学变得灵活方便、开放前瞻、职业所需、完整全面。所有共享给学生的资源需要经过教学团队开会研讨,坚持问询学生的建议,不断修改增删素材,持续添加平台的功能,增加课程的实用性。
     第三,充分挖掘各种社会资源,打造课程思政育人基地。高职教育具有很强的职业性、实践性,利用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在专业实验实践课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社会实践类课程中充分挖掘各种社会资源,将其融入“课程思政”内容之中,培养德技并修、知行合一,具有良好职业精神的高素质毕业生。工匠精神、职业素养、专业能力、团结合作、行为习惯、求真务实、细心严谨等思政元素都需要在实践教学中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融为一体,从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四、强化课程建设管理,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课程思政”的建设需要构建科学完整的思政教育体系,主要涵盖公共基础课、专业教育课程、实践类课程。
      第一,突出全面性,构建公共基础“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公共基础课是面向全校学生共同开设的必修课程,主要是为了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法律法规意识、科学思维和人文素养、国家安全和责任担当等。打造一批具有特色的综合素质类、体育美育类公共基础课程,在潜移默化中厚植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坚定社会主义崇高理想信念、锤炼坚强意志、塑造健全人格。以立德树人为基本要求,将思政元素分解、整合,全面融入公共基础课的教学目标、大纲、内容、设计与实施过程,遵循学生成长发展规律,形成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稳中求变的公共基础“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第二,强化多样性,打造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专业课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载体,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专业课程占比将近70%,将思政元素恰当融入专业知识,方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最佳育人效果。要结合学科专业的特色和优势、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深度挖掘提炼本专业课程所要达到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认知程度,遵循科学合理的课程建设原则,逐步拓展专业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从专业标准、行业政策、国际国内形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等视角,提升课程内涵、引领专业发展。
      第三,聚焦职业性,完善实践类“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对于“课程思政”而言,理论知识是其中一个方面,实践性则是另外一个方面,高职教育尤其要高度重视课程思政的实践性。在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的比重都达到了50%以上,实践类课程思政要引导学生学思结合、知行合一,让学生把鸿鹄之志落实到脚踏实地的具体行动之中。专业实践实训课程主要是组织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和体验,“课程思政”的目的在于实践性、活动性、主动性、参与性、情感性、体验性,在此过程中侧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行为锻炼。实践实训类课程是高职院校思政元素承载量最大、项目最多、频度最密的实施载体。制度敬畏与自觉遵守,诚信、敬业、保密的职业素养形成,客观、严谨、细致的科学观训练,团队协作、人文关怀、时间就是生命、发现与质疑、探索、创新思维的培养都可以在体验中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