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融通课程思政的“最后一公里”
发布日期:2022-07-01 08:18

当前,课程思政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二是一些教师想做而苦于找不到实施的有效路径。奋力融通课程思政的“最后一公里”,应该成为课程思政研究的着力点。

一、准确把握课程思政的内涵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确立起来的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是当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渠道、新抓手。准确把握课程思政的科学内涵,找准高校教师的自身定位,是融通课程思政的“最后一公里”的基本前提。

大学教师必须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经师”和“人师”的统一,是作为教师职业的最高境界。经师,是指学有专长,能授人以一技之长的合格教师;人师,即人生导师,能够给学生指引人生的正确方向,且自身德行高尚,足为楷模。

课程思政的载体是各类专业课程。“各类专业课程”是指除思想政治理论课之外的所有课程。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领域看,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显性教育”课程,其他专业课程就属于“隐性课程”。

要努力拓展专业课程的教育功能。课程思政的载体是各类专业课程,这一内涵根本指向就是课程思政的教学场域是专业课,教育教学主体是专业课教师,要求专业课教师在教育教学进程中,在实现本专业课程的教育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本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形成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相互补充的育人体系。

要充分挖掘专业课程的价值引领功能。大学教育的每门课程都有自己独有的价值引领作用,课程思政就是要深入挖掘和拓展其中的价值引领作用,帮助学生树立与时代相适应的价值理念。比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识课传递的是我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培育的是受教育者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由此我们可以进一步引领学生增强热爱祖国和时代担当的价值取向,坚定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价值选择。又比如,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学科,作为一种文化被誉为“思想的体操”,作为工具则被称之为现代理性文化的核心。从价值引领的视角,这是培养学生既严谨细致又勇于突破的思维习惯、既信守规则又善于选优的工作态度的好载体。课程思政要从专业教学内容中着力挖掘可以起到价值引领作用的元素,开展“融盐于汤”式的教育教学。

课程思政的奥妙在于“润物细无声”。课程思政要融入思政于专业课程之中,要坚决防止“贴标签”“两张皮”。课程思政不是在专业课当中加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板块,也不是在教学进程中“搭配”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而是要从专业课的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中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要素,切实做到导而无形、润物无声。在各高校积极探索课程思政的实践中,广大教师创造了许多成功范例,使课程思政显现了良好效果。

课程思政要贯穿专业课教育教学全过程。课程思政的实现,要准确设定本门专业课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目标,合理地分解成知识目标、能力素质目标和情感目标,有机地融入专业课的教育教学全过程。

二、善于挖掘专业课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全面实施课程思政,是新时代对高校课程教学提出的新境界、新要求。新境界是指所有教师都要十分清晰肩负的“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职责,主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承担起培育时代新人的重任;新要求是指所有教师需要掌握课程思政的路径和方法,善于挖掘专业课中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巧妙地把思想引领融进专业课教学当中。善于深入挖掘专业课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开展课程思政的前提。

每门专业课程都有自身独特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人物,这是理想信念教育的好素材。人类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并逐渐发展演化成分门别类的学科体系。不论是人文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每门学科都是前人艰辛探索的结果,都有我们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生动素材。

课程思政不能局限于简单地传递学科领域代表人物奋斗史,而是必须从更高的标准上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转化与提升,巧妙地引导学生自觉地把个人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相结合,使自己的个人理想、职业理想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业。

开展课程思政,专业课教师要身怀家国情怀,才能充分挖掘本门专业课中丰富的教育素材,把这些素材有机地融进学科教学和学科实践的环节中去,把学科发展史里著名科学家深沉的家国情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学科知识的学习和训练中体验、感悟先辈对事业的执着、对人民的情怀、对民族的眷恋、对国家的担当。

每门专业课程都担负着促进社会领域发展进步的使命,需要培育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和专业精神。知识可以造福人类,任何知识的运用都以运用者的社会责任定位为前提。

课程思政要在专业课的课堂教学和课程实践中,要引导学生牢固树立专业精神和社会责任,立志把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奉献给社会、奉献给人民;要引导学生主动把自己的职业理想与国家的需求、人民的期待结合起来,与推动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严格遵循职业操守,用扎实的学识服务社会、造福人民。任何一门学科的形成发展都在证实和重复马克思主义哲学所揭示的普遍规律,都可以成为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教育的生动载体。

结合各门专业课的教学内容和研究方法,深入挖掘其中蕴藏的丰富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给学生以科学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的启迪,也是课程思政的重要形式。人文社会科学类的专业课,可以结合专业课的知识架构,充分解读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社会基本矛盾,演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理;可以结合学科专业的发展深化,为“人民史观”作出真切说明,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作出生动诠释;可以从专业知识模块中,展现全面、发展、联系、变化的观察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自然科学的所有学科的知识体系、演进过程、研究方法,都与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高度契合,是进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教育的良好载体。专业课教师只要做“有心人”,舍得下深功夫,就一定能够构建出既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合力,又能提升专业课学习效果的新型大学课堂教学模式。

三、多方协同共建高质量的课程思政体系

课程思政作为与时代相适应、与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相一致的教育理念,必然带来课程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方式、评价标准、管理模式的系列变革,需要学校上下共同努力,才能高质量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的育人格局。

教师要进一步强化育人意识,找准育人角度,提升育人能力。广大教师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所有教师都要从职业职责中认清自己的使命,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找到履行使命的新路径。

高校教师要努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自己。课程思政呼唤教师们重拾在学历提升过程中接受过系统教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要下功夫学懂弄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科学理论引导学生;要时刻关注蓬勃发展的伟大事业,积极参与火热的社会生活,“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主动承担起立德树人的时代重任。同时,要善于利用课堂之外的教育场域巩固教育成果,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大学生活中的思想引领、能力培养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专业课教师只有多参与学生活动,多接触学生、了解学生,走进学生的心坎,才能在课程思政中找准方向,找准切入点,才能使课程思政入耳、入脑、入心。

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术引领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任务,是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和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体现。当前,各高校普遍把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重点学院、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重点课程来建设,发挥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学术引领作用,也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当然职责。

创新制度机制供给,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足够保障。课程思政既是一种教育理念创新,也是育人机制创新,需要高校整体设计,全盘考虑,一体推进。要高度重视专业课教师在职培训,把其作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的基础性条件。课程思政的载体是门类众多的专业课程,需要发挥每个专任教师能动性、创造性。为了突破专业课教师不知道融进什么、如何融进、如何考核融入的效果等困惑,必须开展全校专业课教师的全员培训,不仅要提高专业课教师的思想认识,更重要的是要与他们一起探讨开展课程思政的基本方法、路径,要不断总结经验,以点带面,稳步推进。课程思政新理念,涉及整个人才培养体系的变革,首先需要变革的是教材体系、教学大纲的充实提升,这是基础性要求。高校要根据课程思政的要求,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在制度机制上支持课程思政。按照课程思政的要求,专业课的教学目的必须有相应调整,增添价值引领的内容;教学过程要有课程思政内容的教学要求;教学考核也要相应反映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把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育教学全过程。

(节选自《中国高等教育》2022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