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不仅关系到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而且还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等重要会议上多次强调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如何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正式出台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对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阐明了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中的重点问题。但尽管如此,还有部分一线教师对课程思政工作存在认识不清、理解不透、把握不准、落实不好的情况。因此,做好课程思政的当务之急还是要提高教师思想认识,引导教师们树立正确的课程思政观。
课程思政不是额外工作任务,而是立德树人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既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有人认为,思政教育是思政课程教师的事,与专业课程教师无关,进而认为课程思政是外加给教师的工作任务,这种认识是绝对错误的。其实,早在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第16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政政治教育的意见》就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因此,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每门课程都蕴含着思政教育的重要元素,每位任课教师都必须承担起立德树人的使命职责,必须让课程思政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思政不是增加的教学内容,更不是给教师外加的工作任务,而是立德树人内在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全体人民教师应有的责任担当。
课程思政不应应付了事,而应努力实现自我提升。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教师“既是学问之师,又是品行之师”。专业教育的关键在教师,思政教育的关键也在教师。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直接关系课程思政的质量与效果。但有些教师把课程思政当成了“例行公事”,甚至当成了“敷衍了事”,没有体现应有的思政教育素养、能力、水平。实际上,具备一定的思政教育意识和能力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必备条件。积极主动做好课程思政是彰显教师职业精神的一种行为自觉,是一种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基本素养,是教师师德师风的外化,是教学过程中应该自然而然显现出来的工作意识。从此种意义上讲,课程思政教育是教师实现自我学习和自我熏陶的一个过程,是对师德师风的一次强化,是对教师职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的自我提升。但实际上,课程思政对于部分教师来说仍然是新事物,相关素养和能力还很欠缺。因此,要真正做好课程思政工作,广大教师应该牢牢把握“教育者先受教育”这个关键点,不断锤炼立德树人基本功,把自己塑造成为“四有好老师”,做好“四个引路人”。 课程思政不是要空洞说教,而是要言传身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合格的老师首先应该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老师是学生道德修养的镜子。”高校教师应该在“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的同时,自觉“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把教师的政治态度、政治认同融入专业课程教育教学中,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通过知识和技能传授,使学生在渴望求知的兴奋、愉悦和暗示下接受熏陶,启发学生自觉认同,产生共鸣与升华,自觉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实到自己的言传身教中,而不是向学生宣传空洞乏味的口号。有些人以为课程思政就是政治教化,那是严重片面的。因此,教师必须努力通过自己的思想修养、人格修为、高尚言行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让自己成为学生敬仰的对象和学习的榜样,让学生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中受到良好熏陶。
课程思政不是要暴风骤雨,而是要春风化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要工程。课程思政不是一阵子的事,而是一辈子的事,这不只事关教师的职业价值,更加事关青年学子一辈子的理想信念、品德修炼和贡献作为。无论对于国家、学校,还是教师个人,做好课程思政工作都是一件久久为功的事。因此,对于课程思政工作,我们绝对不能搞暴风骤雨式的突击运动,必须把课程思政融入整个教书育人工作体系、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和各课程教学体系,确保课程思政产生整体效果和长远效果。这对每一位任课教师而言,就意味着要结合课程的性质特点和学生思维特点,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把课程思政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过程,并且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以此达到春风化雨和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