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历史演变、现实困境及实践进路
发布日期:2023-09-12 14:51

       一、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其根本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劳动是社会与生命存在的方式,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是人的本性,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观点。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对劳动教育理论和实践体系进行全方位的观念革新和系统构建,这就要求我们要重新确定劳动教育的价值定位,从而将劳动教育作为新时代高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主要载体,置于实现共同富裕与追求美好生活的时代背景。马克思明确指出,“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在教育中结合生产劳动,关乎人的全面发展,既是马克思主义教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代党制订教育方针的关键理论指导。2020年《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

  党的十八大以来,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尤其在党的十九大之后,基于新的历史方位的重要论断,学术界关于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研究已经逐渐铺展。刘向兵从人本关怀、现实路径、发展动力等方面解析了劳动教育的新内涵;李珂等从历史发展的维度呈现了党和国家始终重视劳动教育的坚定立场,但也同时指出劳动教育随时代不断变革,缺乏稳定长效机制;曲霞等认为应将“关于劳动”的教育和“通过劳动”的教育有机统一,打通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路径;岳海洋和冯刚等则分别从理论内涵和时代价值两方面对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诚然,相关研究成果已经在高校劳动教育的内涵和路径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从理论到实践转化的进路还没有完全打通,尤其在具体实施层面,长期以来,高校劳动教育被“窄化”“弱化”“淡化”“异化”的现象依然存在,新时代高校迫切需要“劳动复归”,这既是历史规律,也是现实需要。中国高校劳动教育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经历了从萌芽到发展再到成熟的历史阶段,也在各个阶段形成了诸多瓶颈与困境,从历史、现实和未来等三个维度进行剖析可以发现,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必须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独特的价值、内涵与功能,并在党的二十大新的历史条件下,赋予新的生命力。

 

  二、我国高校劳动教育的历史演变

 

  马克思曾经明确指出,劳动“是人类生活的永恒的自然条件”。厘清劳动教育的历史规律,是实现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纵向维度对我国不同时期的高校劳动教育发展史进行剖析,可以观察教育初心的不变和时代使命的变化交相融合,梳理出高校劳动教育历史演变的脉络,用发展的眼光正确认识不同历史条件下高校劳动教育的时代价值、科学内涵和发展规律,从中发掘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实践进路。

  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伊始就重视高校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毛泽东在《湖南自修大学组织大纲》中提出:“为破除文弱之习惯,图脑力与体力之平均发展,并求知识与劳力两阶级之接近,应注意劳动。本大学为达劳动之目的,应有相当之设备,如艺园、印刷、铁工等。”土地革命时期,已经开始在根据地展开劳动教育的实践,中央苏区包括高校在内的各级各类学校都将劳动教育放在重要的地位。尤其到了延安时期,党的劳动教育方针政策已基本成熟和完备,劳动教育、思想教育、专业教育融为一体,采用大学生产委员会、灵活的教育计划、多元的劳动形态和大学劳动校歌传唱等方式,为新中国高校劳动教育的开展作出了历史性的奠基。

  (一)高校劳动教育以基本生产技术教育为主(20世纪50年代—20世纪70年代)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向社会主义过渡,我国高校劳动教育甫一开始就具有紧迫的时代性,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将高等教育与生产劳动视作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全国高校均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积极投身于高校劳动教育建设,“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成为这一时期最为重要的教育方针之一。1950年,周恩来强调:“全国高等学校都要重视实践,都要提高理论水平。”1957年,《高等学校暂行规程》颁布,正式将劳动教育纳入新中国高校发展的规划。新中国成立后,高校课程改革已逐步试点必修劳动课程,1958年首次在全国高校设置生产劳动必修课,教学、生产、科研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新中国提供了忠诚实干的人才。

  从发展过程来看,不少成绩优秀的大学生兼顾学业并从事工农业生产,但在政策落实过程中,人们普遍的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还未形成,劳动教育依旧在探索。从教育载体来看,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初现体系化迹象,尤其是对基础教育劳动的课时和形式都作出了规定。从教育环境角度看,此阶段是国家对劳动教育进行的探索,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后甚至也曾经经历过一段劳动教育的曲折探索阶段。

  (二)高校劳动教育为新时期现代化建设服务(20世纪70年代—2012年)

  1978年改革开放揭开了时代新篇章,劳动教育也亟需与时俱进,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1978年《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邓小平强调,“现代经济和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率的迅速提高,要求我们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内容上、方法上不断有新的发展”。这次会议全面重申了高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的原则,并就学时分配进行了初步的划分。1981年,全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也第一次将高校劳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融合,这也是我党一直贯彻的高校育人宗旨。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颁布,劳动者素质已逐渐成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要素,高校劳动教育也在时代的号召下将工作重心转移,将培养目标更精准地落实到劳动形式和劳动技能上,推动劳动教育逐渐走向规范化。从发展过程来看,积极探索教育与生产劳动在新时期新的融合发展模式成为改革开放发展的重要命题。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伟大历史论断也逐渐在高等教育得到落实,1999年《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提升到同等地位,高等教育的社会实践不再是以往集体性的“上山下乡”,而是更强调劳动的个体性、主体性、综合性。

  从教育载体来看,受劳动教育方法论的迁移,尽管在21世纪前十年的高等教育课程改革中,劳动教育相关课程不再单设,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切合时代需求的综合实践课程,但劳动教育的本质并未发生动摇,劳动在综合实践中所占的比例并未明显减少,而且从教育环境角度看,劳动教育实现了由单一学科到综合实践的转向,这一阶段劳动教育的发展处于重大转型阶段,也充满了挑战。

  (三)高校劳动教育加速发展,趋向价值观的引领(2012年至今)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中心的新时代教育体系逐步完善的大背景下,将“劳”纳入教育的大方针始终不动摇。习近平总书记尤其重视劳动教育,在《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中,也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他始终坚持“与工农结合”的初心和使命。“不爱劳动、不会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是新时代大学生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以身作则,将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作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劳动教育理论新的历史飞跃,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劳动教育实践的总结与升华。从教育载体来看,劳动教育从综合素质评价、综合实践基地建设以及职业启蒙教育等各个方面融入了高校日常生活学习。从教育环境角度看,高校劳动教育充分体现了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将高等教育与价值观的培育合二为一,将劳动教育的思维逻辑融合到所有学科的体系建设中,拓展劳动教育的包容度和覆盖面。

  新中国成立后,高校劳动教育的历史演变大致历经了三个阶段,劳动教育的新旧形态不断更迭,丰富并扩展了其内涵与外延,在不同阶段,呈现出其主要阶段特征,表现出前后阶段间的历史继承性与发展创新性,同时伴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每一次历史性的飞跃,高校劳动教育也愈发与时代和国情紧密结合。劳动是人的本质特征,教育的本质也是人,新时代劳动教育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与此同时,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时代的风险与挑战,存在着发展的瓶颈与困境,育人价值、育人本位、育人传统是新时代高校必须坚持的底线,也是一代又一代劳动教育践行者留下的重要参考与借鉴。

 

  三、目前高校劳动教育的现实困境

 

  从马克思主义教育论出发,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自由全面发展的人,劳动教育则更好地体现了人与社会相互依存的关系。新时代党中央不断强调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新时代劳动教育迎来了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历史机遇。但不容忽视的是,对育人功能认识不清晰、工作机制不健全、宣传弘扬不积极等情况仍旧普遍存在。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立足于教育阵地的“高位”,要将立德树人作为首要的工作任务,将大学生“五育并举”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由于劳动教育的特殊性,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高校劳动教育仍处于“五育并举”中的薄弱环节,当前高校劳动教育的现实困境,主要集中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一)高校对劳动教育的内涵认识还不够深

  马克思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他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是尽可能多方面、充分的、自由的发展,而人的这种发展离不开劳动,更离不开劳动教育。然而,传统社会“学而优则仕”的惯性思维将学习视为脱离贫苦阶级的主要途径,目的是将来考取功名,进而摆脱受苦受累的劳苦命运,“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一逻辑导致大学生对劳动教育存在偏见和误解,影响着对劳动的态度,至今尚未彻底消除。而在曲折中探索的时期,也曾一度未能理解劳动教育的价值定位,将劳动作为“思想改造”的方式和手段,对“劳动作为人的本质”这一基本概念认识错位。而在当下,高校劳动教育的时代价值也在逐渐模糊,部分大学生受家庭影响,对劳动教育存在认知偏差,贪图享受的思想有所蔓延,很多人不愿或不想干脏活、累活,形成了“劳动分贵贱”的错误价值观。相关研究表明,仅有30.1%的教师认为学生有着极强的劳动观。许多家长希望子女摆脱传统意义上的一线劳动,对子女教育的投入也绝不指向劳动教育。因此新时代高校自身要重视“劳动创造人”的基本内涵,要充分引导大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通过劳动教育使其认识到个人和国家未来的发展是靠自身的努力奋斗去创造获得,这也是劳动教育的本质要求。

  (二)高校对劳动教育的体系构建还不够全

  劳动教育的立德树人任务是一项系统工程。实现新时代大学生在劳动教育中践行立德树人,并培养成“五育并举”的时代新人是高等教育义不容辞的历史任务。高校应当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引领地位,将相关课程的科学规划作为高质量办学评估的重要指标,并在持续不断的劳动教育实践中逐渐构建起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体系。《意见》指出:“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劳动课程、综合实践及课外活动等形式是高校劳动教育的关键抓手,但劳动课程的开设比例较低,通常以选修的形式呈现,尚未形成系统的劳动课程体系等现象也普遍存在。有调查显示,目前大学生在劳动教育方面的参与意愿较低,投入精力较少,这明显体现出了高校劳动教育在建章立制、舆论宣传、氛围营造、实操践行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总体来看,绝大多数的高校都开展过一定形式的劳动教育,但是缺乏系统设计及规划,在时间、空间与资源上尚未有效统筹安排,仅仅将劳动教育看作思想政治教育或者高校管理的补充,在一定程度上,难以形成有效教育。部分高校在劳动教育的时间安排上也存在大打折扣的现象,大学生的生活劳动时间短、监督少,高校教师也习惯于将劳动教育摆在学科教学和科研之后,甚至存在忽视的情况,各种类型的劳动教育专题课时也十分紧张,部分高校课表安排较满,只能通过综合实践课来开展,且主要开展临时性的、随意性的劳动教育。高校劳动教育内容时代性不强、滞后性问题突出,脱离科技与现实发展,导致大学生劳动意识日渐缺乏,劳动能力不断弱化。

  (三)高校对劳动教育的载体建设还不够多

  劳动教育具有一定的情境性,即劳动教育是在特定的情境及场域中实现的。缺乏适合的劳动教育载体,劳动教育立德树人的任务就会沦为刻板的说教。高校劳动教育需要以劳动场地作为教育的载体,规模适宜且类型多样的劳动场地是大学生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养成的主阵地,态度、价值观与道德都是在劳动场地的实践中塑造的,是劳动教育坚实的物质基础。为扩大高校劳动教育覆盖面,《意见》提出了新时代高校要“多渠道拓展实践场所”的实施要求。但目前从高校层面看,主要是以校内实训中心、实践基地等为主,而校外的社会实践基地或平台拥有比例较低,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明显低于校内劳动场所,劳动教育的场地单一化趋势明显。不容忽视的是,部分高校甚至存在劳动场所规模和类型逐渐减少的趋势。同时,按照地域划分,不同地区也存在显著差异,高校劳动场所整体呈现下降的趋势。这也造成了大学生参与劳动实践的需求多元但体验渠道单一,有调查显示,一所高校有68.9%的大学生认为应建设校外劳动教育基地。在开展服务性劳动方面,从大多数高校的新闻报道可以看出,主要也是以关爱特殊类群体等官方组织的志愿性社会服务为主,而大学生主动进行服务性劳动活动的参与度还较低,其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从高校到社会,劳动教育的载体太少,一次性接受的数量受限制,难以成批次完成相应任务。

  (四)高校对劳动教育的生态营造还不够强

  劳动教育环境的创建与完善为劳动教育的即时性和教育性提供了重要保障,优良的教育生态利于劳动教育坚持育人的基本原则,充分发挥其思想性与价值性。社会各方在劳动教育的立德树人导向、聚焦育人特色等方面进行了各自的探索,但良好的教育生态尚未形成,当前高校劳动教育仍存在一些共性问题,例如绝大多数高校仅满足于开课任务的完成,劳动教育课本化、表面化现象突出。高校、家庭、社会等多主体缺乏“协同”配合机制,反而出现“1+1<2”的效应。在阵地建设方面,师资、场地等硬件设施匮乏甚至缺失,也导致劳动技能和习惯的培育沦为“纸上谈兵”,异化成纯课堂教育,以安全为由,以课代劳、以说代劳普遍存在,简单通过专业实训等活动就代替了劳动教育课程,甚至经常被其他课程挤占课时,沦为智育的“附庸”,难以做到“五育并举”。在生活层面,简单将通识教育、社会实践等课程直接视为劳动教育的内容,劳动教育缺少“整体设计”;在教学层面,只关心专业成绩,错误传递“只要成绩好”等思想,导致劳动在高校教育中被一定程度的忽视,“不会劳动、不愿劳动”成为普遍现象;在评价层面,过于强调“物化”奖励,如卫生评比、劳动竞赛的等次等,缺乏对劳动价值的深入理解和认同;在就业层面,受到西方享乐主义思想的冲击,不劳而获、一夜暴富、轻视一线劳动等不良价值观依然存在,对大学生的劳动观产生负面影响。

 

  四、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实践进路

 

  在劳动教育中关键是要着力回答好为谁劳动、从事什么劳动、怎样对待劳动的问题。当前,高校劳动教育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劳动教育不是“画劳动”“秀劳动”,而是真正“做劳动”,克服形式化、娱乐化的倾向,须从单一的高校教育到政府、社会协同参与。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如何落到实处和深处,如何在政策层面推动高质量发展,如何在管理层面监控教学全过程,如何在评估层面判断教育实效性等问题亟待破解。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涉及政府、高校和社会等多个主体,统筹推进劳动教育,必须正确认识并处理好各类主体在劳动教育中的定位、角色、功能,形成“全域育人-全程育人-全科育人”的劳动教育一体化实施新模式,真正做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政府:发挥顶层设计作用,创设全域育人背景

  政府层面应在立足于当今社会的经济形态与劳动形态下,明确各主体的责任,加强政策设计与制度供给。一是推动制定区域性的实施意见、加大相关政策支持力度,设立劳动教育的专项资金等,尤其在高校劳动教育经费、师资、实践基地等必要条件上加大扶持政策。二是各级高等教育督导部门应尽快建立和完善相关教育督导和评价机制,建立监测平台,督促高校将劳动素养纳入综合考评机制,通过督导和评价的引导,监测和考评劳动教育实效,让劳动教育更加科学化、精准化、体系化。三是推动高校劳动教育的阵地建设,构建政府与高校、企业、社会共建机制,让基地承载劳动教育课程(系统性、进阶性课程),让学习方式变革落在基地,注重现代信息技术的体验使用,感受数字化劳动对劳动素质的要求,引导大学生进行创造性劳动,弥补“理论脱离实践”的不足。劳动教育的实践场所,不仅仅是社区、实践岗位、研究室等实体,还可以拓展虚拟网络、创客空间等新型劳动教育场域。四是推动建立相关课程与教学标准、相关场所建设标准以及相关素养评价标准等,在全国性高校劳动教育体系内凸显区域性特征。同时,推动建立区域性高校劳动教育方案,使劳动教育更有实效性和针对性。

  (二)高校:发挥主体引导作用,完善全科育人过程

  高校是处理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四育关系、促进劳动教育与其他四育渗透融合发展的主体力量,是发挥劳动教育综合育人价值进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因素。高校通过开展系统化的劳动教育能有效推进“五育并举”的人才培养体系,要在主体性作用上下功夫,打造并持续完善全科育人的过程。一是应根据劳动教育规律分阶段、分步骤、有重点、有特色地开展高校劳动教育。要注重培养大学生感悟、体验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的价值,如组织大学生开展“了解各行业的工作内容和主题活动”等,建立劳动教育档案,让学生收获对劳动的理解、情感及思维,同时也需要避免“娱乐化”“蜻蜓点水”等形式化的劳动教育。二是建立系统的高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定时、定量开设各类课程,充分开发本地化课程和校本课程,深入挖掘地方具有地域性、人文性、实干性的劳动课程资源,在共性化普及中体现个性化需求,教育内容需要紧密联结和体现新时代的特点,用“小故事”讲好“大道理”,潜移默化地传播真善美,将立德树人渗透教育的全过程。同时,加强劳动课与其他学科相融合,其他学科中也有许多有关劳动教育的元素,“劳动+学科”是融合的一种方式,也要建立全流程跟踪反馈的课程档案。三是在开学第一课、毕业典礼、校庆典礼等仪式中增加和突出劳动教育元素,来引领大学生感悟劳动的价值,使劳动教育深度融合进“五育”,以崇尚劳动的校园文化养成大学生“劳动最美”的价值观。四是高校要建立起常态化组织机制。在制度建设、师资队伍、安全保障等方面系统规划,在校园管理、清洁卫生、膳食服务等开辟劳动育人示范岗,引导学生参加校内外的劳动实践、公益劳动和志愿服务等,拓展和延伸高校劳动教育的广度和深度。

  (三)社会:发挥支持性作用,构建全程育人环境

  新时代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赓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劳动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也认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劳动教育价值观的正确形成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要特别注重为其创设适合的社会场域,努力构建全程育人的环境。因此要努力破除陈旧观念,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动精神,营造在劳动中实现人生价值的良好社会氛围。行业组织等要主动积极承担起为大学生提供劳动场所、搭建劳动平台、沟通劳动桥梁的责任与义务,将社会志愿服务作为行业与社会双向融合的重要阵地,让劳动技能、劳动品质、劳动精神相继融入社会劳动的全过程,让大学生走向田间地头,走向工厂、作坊等,使得高校劳动教育的课堂成为更广阔、更开放的课堂。推动与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相衔接,扩展劳动教育新内涵,鼓励大学生开展创造性劳动,提高大学生创造性劳动能力,推动建立“农业+”“工业+”“科技+”“生态+”等各行业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同时,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评价维度要针对大学生的劳动教育进行过程性监测,达成形成性评价,建立起学生劳动成长档案,成为人才和岗位双向选择的重要依据。

  “劳动教育的独特价值并没有消失,反而在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方面的作用愈显重要。”劳动是新时代劳动者实现共同富裕和追求美好生活的唯一路径,劳动教育担负着培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社会重任,也承载着促进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的价值功能。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坚持“以劳育德”的人才培养目标,创新构建劳动教学体系,全面营造“政校社”三位一体的劳动教育新格局。

【孙华峰,江苏理工学院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