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背景下产教融合的时代使命
发布日期:2024-01-03 09:24

双高背景下产教融合被置于“引领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融入区域发展、促进产业升级”“服务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中国产业走向中高端”“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撑的重要地位,产教融合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增值赋能中被赋予更高的使命。

一、对国家而言:高水平整合产教优质资源,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能力

国家发展对深化产教融合的诉求,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提高教育对产业转型升级贡献率,为经济发展服务,推动“人口红利”向“工程师红利”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二是解决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重大结构性矛盾,促进大学生优质就业,推动产业和就业良性循环,为加快“科教兴国”“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发展战略实施进程,提供优质人才支撑。“双高计划”聚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其通过优化学校和专业布局,深化办学体制和育人机制综合改革,以校企命运共同体为特色的多元协作共治治理格局,积极化解职业教育与地方产业发展格局、与就业市场岗位需求、与科技发展趋势、与中国发展国际地位不适应问题,能够切实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的能力。

二、对院校而言:系统改革高职院校办学模式,提升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水平

“双高计划”提出了创新高等职业教育与产业融合发展的运行模式,推动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职业教育正逐步从职校为主的职业教育形态向“学校—企业”双主体、产教跨界融合的混合教育形态演变,教产成为新一轮职业教育改革最重要的利益相关方,如何以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为指引,拓展多元治理主体,搭建产教协同治理平台,完善产教协同治理机制,系统协调产教双方的不同利益,推进可持续的产教协同育人成为高职院校提升治理水平、实现卓越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是建立产教深度融合的办学体制,凝聚治理共识。引入校企等利益相关方协同治理主体,打造有利于校企共同管理、共同决策,便于协调产教双方不同利益的系统化、常态化的组织架构,推动职业教育功能拓展、产教资源集成和管理流程重构,引导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过程、分享职业教育办学成果,建立校企协同治理,共促职业教育发展的人才培养生态。

二是优化以专业群为载体的人才培养载体,优化治理结构。要把专业群作为“内部治理重构的重要机遇”,积极发展跨专业教学组织,推动以群建院,跨院系整合和配置师资、设备、资金等教育资源。建立校企双方定期磋商的专业群管理架构和议事工作机制,为产教双方利益协调和持续互动找到切实可行的实践路径,提高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

三是优化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提升治理效能。职业教育要主动适应新技术、新业态、新平台、新模式对职业岗位群复合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创新能力的需求,推进跨专业、跨知识、跨领域合作,探索构建适应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理想信念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工匠精神教育、劳动教育、技能教育等多位一体的综合素质教育体系,推进技术技能人才的系统培养、集成培养、创新培养和协同培养,完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机制,培养一批具有敏锐的行业认知能力、高效的团队合作能力、跨专业综合应用创新能力和精湛的核心职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推进职业教育治理的现代化。

三、对企业而言:引领支撑企业转型和创新发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对产教融合的内在需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企业希望学校为其输送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解决企业创新发展中的人才瓶颈,推动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实施。二是企业希望学校为企业革新提供更多的技术研发支持,推动企业流程再造、技术革新和产品升级,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三是企业希望学校为企业员工提供优质培训,提高企业员工素质。由于新职业发展时间较短且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职业院校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速度远远跟不上新业态、新职业、新岗位对技能人才需求增长的速度。因此,企业急需联合职业院校,校企共同搭建常态化的职业培训平台,共同开展定制化的职业培训,共同建立技术技能人才完整发展体系,为企业员工提供岗前、在岗、转岗培训,持续系统地开展大规模的人才知识更新,不断提高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供给效率和供给质量。

文章节选自《职教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