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弘扬中华美育精神 提高职业院校美育教学水平
发布日期:2024-08-07 11:05

教育部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美育专委会倡议和支持开展广泛的美育集体备课活动,旨在发动一线教师积极探索美育教学方法,在共识中提高美育教学水平。“美育是什么?”我们在具体工作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提问,这是美育的初级问题,实则也是基本问题,必须从学理和教学等多层面讲清楚。

美育的学理辨析

中国美育之“美”,是借用美学、艺术学中“美”的概念,加上中国的主流价值判断而形成的一个属于中国美育自己的概念范畴,或更接近日常生活中的美丽、美好、美妙之类的具体所指,而不是对艺术审美之类的重复。也就是说,中国美育是一种蕴含真善美等中国主流价值观的美好价值体系;近似于“中庸”所概括的“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即“位育”理想具体落实在人生活动的现实存在之境,是“真善美合一”的人生表现。这跟美学专注于美的本原追问、艺术专注于形态创新具有本质的区别。

中国美育的学术传统,大致而言,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前是以政治和伦理为中心的儒家传统,旨在通过教化实现社会政治的良性发展,即建立“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美好泛政治化价值取向。五四运动之后,受西方美学思想日常化的影响,加上启蒙和救亡、改造国民性等特定的历史背景,形成了一种美好功利主义价值取向。20世纪以来,中国美育开辟了“人的觉醒和解放”等价值取向,逐渐形成人生美育现代传统。当下提倡全面复兴传统文化,传承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中国美育当有更新的学理建构。

美育教学亟须多元重构

当前高校美育课程,普遍是由美学、艺术学基础理论和诸艺术门类素材、案例等搭建的一个知识“市集”。学生听到的概念和术语,一般会涉及美学、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摄影、工艺美术、影视艺术、环境艺术以及新媒介艺术等类属。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在这样的课堂里只是无所适从的旁观者。教师看似懂得很多,其实对其所讲述的大多数内容缺乏深切感知和实践感悟,只是充当了“念稿人”角色。这种状况必须设法改变。

首先,要解决美育作为一门课程的独立性问题。美育让我们发现生活中的位育之美,从而更加全面地体悟和认知生活。无论美育与多少学科专业具有关联性,都不应当成为影响其具有独立学术边界的理由。这是美育课程化的基础。

美育课程化有两个维度,一是课程本体维度,一是课程主体维度。针对美育课程本体,要讲清楚四个层面的内容:一是美与丑、善与恶辨析,即美好价值的自觉和追求;二是美育载体,包括形式、结构、塑造、再现、表现等表意手段、手法和技巧等;三是美育内涵,包括位育、情感、共情、包容、自洽、自适、反省等美好价值形态;四是位育之美的目标确认与达成。如此,美育可以逐渐摆脱对美学、各艺术门类等成熟学科专业的依附,形成自己的学术边界和教研规范。

其次,要解决美育教材问题。当前美育教材的主要问题,一是如前所述,缺乏美育自己的学术边界和教研规范,致使美育教材或像美学概论教材,或像艺术概论教材,甚至像某种艺术门类教材。二是数量太少,可供选择的余地不大,无法形成优选机制。而教材数量不足也隐含了分级分类不充分的问题。美育既然是人的全生涯刚需,美育教材就理当有分级分类全覆盖的建设计划和能力。三是学术研究根基太浅,不仅美育专著少,具有学术自觉的美育论文也少,缺少美育共识和学术大家,以致美育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常常讲不清楚基础概念、归纳不出应用场景、画不好知识技能图谱、布置不了课后练习。

再次,要解决美育教师和教法问题。一线美育教师特别需要立足“三教”改革,下沉一级做好课程、课堂、课业“三课”重构。其中,课程重构需要着眼美育课程意识、知识体系、教学方法、教师素养等4个方面,以摆脱各种“工具人”培养误区、服务人的全面发展为基本诉求;课堂重构需要着眼美育课堂环境、内容、方法、手段等4个方面,改变“知识与职业教育”一贯的课堂场景,让比较、论辩和展示成为基本形态,教学设施设备则更加适用课堂形态和师生表达,教师则化身为“队长”,率领学生一同完成“探险”任务;课业重构需要着眼学情、教师经验、学习资源、评价方式等4个方面,既尊重学情又不一味迁就学情,准确地把握美育的驱动机制和“教—学”互动机制,带领学生投入足额、有效率的学习工作量,让长期不能顺利达成学习目标的职教学生,在美育的课堂里获得认可和尊重。

凝聚巩固美育教学共识

当前,美育集体备课活动梳理出5个方面的基本共识。

一是美育理论建设共识。美育教学要坚持梳理美育与美学、艺术学及各门类艺术等成熟学科专业的关系。美学是对美进行本质性探讨;艺术学是对艺术进行本质性探讨;艺术门类是以不同的艺术手法传达对美的认知和体验;美育是以世俗方式传达对真善美合一的认知和体验,目标是达成日常化的美好和谐想象。美育的素材和案例,来自现实生活与艺术创作的相互比照。美育不探讨美的本质问题,不追求超越艺术,但美育讲究沉浸现实真善美各种表达并寻求自洽自适。美和艺术的日常化,是美育达成美好目标的必由之路。

二是中国美育理论自觉共识。中国美育既然是一种蕴含真善美的美好价值体系,美育理论建构就应当着重从生活现实出发,为人提示生命发展的价值旨趣,在精神养成层面向人提供克服和超越现世生命有限性的美好实践途径。一方面要尊重美育思想观念的历史继承性,着眼当代美育理论的深化发展与整个人类对美育问题的观念认识及理论追寻;另一方面要保持美育理论的适应性,凸显当代建构视野、当代问题意识和当代实践价值。

三是美育课程建设共识。美育课程有独立的知识体系,核心概念包括位育、情感、共情、包容、自洽、自适、反省等;主要实践手段、手法和技巧包括形式、结构、塑造、再现、表现、比照、辩论等;主要应用场景包括稚童情感美育、少年共情美育、青年包容美育、成年自洽美育、壮年自适美育、暮年反省美育等。基于上述几点建设美育课程,方能较好地避免美育美学化、美育艺术化等偏颇,逐步形成清晰的美育课程知识体系的方所和四至。

四是美育教材建设共识。美育教材要体现美育的学术边界和教研规范。当前的主要任务,一方面要鼓励和支持大家更多地编写美育教材,为形成教材优选机制创造条件;另一方面要提高教师队伍的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规范教材知识体系和常用概念、术语,规范教学案例对美育场景的发掘和弘扬,做好美育知识技能图谱数据库,建立更加贴合学情的课业资源库。

五是美育教学方法共识。美育教师不用师出名门,甚至不用师出“专业”之门,能够秉持美好信念、各施其法服务人的全面发展即可。就是沿着中国美育的学理脉络,恰当地分解美育知识体系,转化成与学情匹配的颗粒化课程资源,帮助学生把外在的美育知识重构为内在的理念、立场和体系;恰当地分解美育现场,转化成与学情匹配的课堂场景,帮助学生弥补美育短板,在磨砺中重构美育学习态度和方法;恰当地分解美育目标达成路径和流程,转化成与学情匹配的学术假设,在培正创新中重构美育认知和实践。

(作者:柏定国,系教育部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指委美育专委会委员,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来源: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