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理论视域下的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路径
发布日期:2024-09-27 15:11

       一、高职院校专业群共生体系的要素建构
       在以共生理论作为研究专业群演变与优化的“工具”时,最为重要的是建构高职院校专业群的共生逻辑系统,见图1。

 图1 高职院校专业群的共生逻辑系统注:A、B、C、D指代专业
       (一)共生单元
       共生单元是共生系统能量生产与交换的基本单位。专业群共生单元就是维系其持续进展的共生主体,也是专业群协同演化的动力来源。从内部来看,专业群是专业组织发展的高阶形态,有利于促进不同专业之间的共栖共生、相互依存。因而,专业群内部也可看作为专业间的“共生体”。从外部来看,专业群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战略举措,集中体现了高职教育作为类型教育下的跨界属性。因此,政府、企业、行业、院校、学生等共生单元间的融合互动是专业群协同共建的制度保障。可见,嵌入专业群共生系统既包括同类或相近的同质性专业单元,同时也囊括了政府、高职院校、产业和学生等具有利益联系的异质性共生单元。
       (二)共生环境
       共生环境是维系共生系统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也是调控共生关系不可或缺的支撑系统。正向共生环境对共生关系的稳定和紧密起到一定的激励、促进作用,反之,不匹配的共生环境则对共生关系具有一定的抑制、阻碍作用。可见,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须营造良好的共生生态环境并不断进行适应性调整才能推进共生关系向更高层次演化。“跨界性”是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也是高职教育实践发展的应然诉求,决定了专业群作为基层组织形态必然与内外部环境系统存在相互作用的逻辑关系。在专业群共生系统中,共生环境主要包括社会环境、政策环境、产业环境、资源环境、组织环境五大系统。社会环境是高职院校专业群演进的催化剂,政策环境是高职院校专业群演进的制度支撑,产业环境是高职院校专业群演进的不竭动力,资源环境是高职院校专业群演进的重要条件,组织环境是高职院校专业群演进的重要保障。
       (三)共生模式
       共生模式是共生单元在共生环境影响下建立联系的基本形态和具体形式,不仅体现共生单元相互作用的紧密强度,也反映参与主体与外部环境间的共生发展逻辑。依据共生理论,共生模式主要包括共生组织模式和共生行为模式。
       1.共生组织模式
       从组织程度上看,高职院校专业群有点共生、间歇共生、连续共生、一体化共生四种组织模式。点共生模式是指专业群建设过程中共生单元间的一次性合作,具有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共生单元的生存和发展要依附于其他主体。间歇共生模式是指专业群建设过程中共生单元之间可能存在多次合作,各共生主体之间合作关系开始趋于稳定。连续共生模式是专业群在一段时间内共生单元之间具有连续相互作用,共生关系相对稳定。一体化共生模式是共生单元在特定区间内形成具有独立性质和功能的共生体,是专业群共生模式的最高层次,共生主体间利益高度契合,生产和交换的物质、信息和能量都达到最高状态。
       2.共生行为模式
       从行为模式上看,高职院校专业群共有寄生、偏利共生、非对称性互惠和对称性互惠四种模式。寄生模式是双边的单向交流,偏利共生模式是双边的双向交流,非对称性互惠模式是多边的多项交流,这三种模式不符合高职院校专业群在新的社会历史时期所倡导的优势互补、互利互惠的要求。对称互惠共生模式是指在专业群建设过程中各共生单元之间能够通过分工合作,在各自独立的基础上发挥自身优势,彼此之间通过共生界面实现双向优化,这是适合专业群建设的“帕累托最优”。
       (四)共生界面
       共生界面是共生单元进行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流的媒介或通道,也是共生单元产生紧密联系的作用机制,共生界面功能的强弱决定共生系统能否产生有效运行机制。因此,在专业群协同共建过程中,必须在共生系统内部构建行之有效的作用机制,才能形成强大的正向动力场,促进新技术、新知识、新能量的不断生成与融通,保障专业群共生系统内参与主体的良性互动。因此,从内部看,由政府、高校、行业、企业所形成的共生界面就是共生主体自主选择合适的共生方式和运行机制,促进彼此间更加紧密地交流和互动,如专业与专业、专业与产业、专业与职业;从外部来看,其是共生主体与外部环境的作用机制,如技术驱动机制、市场引导机制、资源供需机制等。
       二、高职院校专业群协同创新的共生路径
       (一)提高共生单元的合作效能
       共生单元是共生体的主要单位,包含象参量和质参量两个基本参数。象参量反映共生单元的外部特征,质参量反映共生单元的内在特性。高职院校专业群共生系统的深化协同需要提升共生单元的兼容度,强化融合共生理念。一方面,加强同质性共生单元共生能力。一是要明确专业发展方向。改变传统专业结构松弛所导致的稳定性、整体性和协调性欠佳问题,统一群组专业发展目标和战略方向,促进专业协同发展并产生外部效益。二是优化专业结构调整。强化重点专业、弥补缺失专业、优化新兴专业、撤销过时专业,实现专业结构与产业发展需求多元耦合、教学内容与生产一线紧密对接。三是要立足产业发展需求。锚定区域战略性支柱产业、新兴产业,找准专业对接产业的突破口,明确对接产业的发展规模和技术含量,从宏观上把握产业迭代趋势,做好传统产业的退出、调整、融合以及新专业设置的引导工作。从微观层面以“专业嵌入产业链”的发展思路优化专业布局,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不断提高专业建设对地方经济发展的适应性以及专业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契合度。另一方面,加强异质性共生单元共生联系。各异质性共生单元在明晰和界定自身责任和义务的前提下,要不断扩大彼此间的有效合作,强化共生链条的延伸,找准利益耦合和目标交集点。专业群共生系统是否能够持续稳定,从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共享主体间是否达到利益平衡点,即利益的表达与诉求是否畅通、利益的分配与补偿是否公平、利益的激励与约束是否有效。因而,明确利益主体及其相互关系,整合主体的利益需求、协调主体的利益冲突,形成企业主导、学校协同、“共建共治共享”的资源配置新格局,最终实现主体间价值融合,保证专业群运行中共生单元利益博弈的均衡。
       (二)营造相互促进的共生环境
       共生环境是共生系统演化的基本动力,也是促进共生主体协同融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一是加强政策制度体系指导。政府作为专业群建设的主导者,应在宏观层面为其共生发展创造适宜的合作情境和政策空间。首先,加强政府顶层设计,积极优化和细化专业群多元主体的监督机制、考核机制、问责机制等配套政策,强化参与主体的身份认同,明确权责关系,提供良好的合作环境。其次,深化支撑机制改革,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在财政拨款、经费使用、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实时监管,保障政策支持落实落地,破除专业群共生发展的制度性障碍。二是优化市场资源配置环境。高职院校专业群是市场需求变化与高职院校内在发展相结合的产物,其共生逻辑离不开市场和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因此,专业群建设要明确参与主体的责任清单,推进主体参与激励机制。一方面,要落实企业激励机制和资质审核机制,保障企业利益,减少企业育人成本,激发行业、企业内生动力,消弭过度干预导致的目标偏差。另一方面,建立第三方指导下的协调机构——专业群指导委员会,实施过程性指导,及时提供行业技术发展前景、行业动态、人才标准与供需变化等,拓宽行业企业参与通道,推进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技术交流等多方面的交流合作。三是促进组织文化相融相生。专业群作为跨越教育领域和产业领域的组织形式和合作活动,组织边界是模糊的,组织要素也是自由流动的,因此,不同组织的文化要素在交互、接触过程中必然产生一定程度上的排斥和碰撞。所以,首先要充分认识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专业文化与职业文化的联系,建立资源共享组织愿景,把产业理念与教育理念耦合贯通,采取“走出去”的方式,组织师生走进企业促进文化同质化形成“强磁场”。其次,要采用“引进来”的方式,引入企业文化元素提升内聚力,邀请企业家、企业技术骨干走进校园,使产业文化进教育、企业文化进校园、工作文化进课堂,实现高职文化与企业行业文化的“零距离”对接,共同应对未来挑战。
       (三)深化互惠共生的共生模式
       共生模式是专业群在创新实践过程中基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结合自身生产要素呈现的形态。一体化—对称互惠的共生模式是共生关系最稳定的组织模式,利益相关者在共生系统内各司其职,实现产业链、专业链、人才链、创新链多种方式与多种层次的有效对接和深度融合,促进产业系统与教育系统人才的协同培养。因此,一方面,融合多元资源协同育人。首先,建立共生主体间资源共享、利益共赢、文化共荣的产教融合机制,构筑“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纵横交错的课程体系,并在横向和纵向上加强课程联结,推动课程体系的立体化、网络化、模板化。其次,将新技术、新标准、新工艺等元素融入到课堂内容和教学计划中,推动建成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创新创业、技术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实践教学基地。再者,以职业需求为导向,通过聘请行业企业的工程名匠、引进高层次领军人才、完善教师培养体系、优化教师认定标准等措施构建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团队,促进主体间人才流动、资金循环、知识共享和信息传递,优化高职院校专业群共生单元的生态联系。另一方面,优化多元共治的治理结构。治理结构的有效性优化是深化互惠共生的合作意愿,保障共生关系效益最大化的前提。一是优化运行机制。形成政府决策、行业指导、企业参与、院校落实、社会监督的理事会制度架构,构建“政校行企社”多元参与、权责明确、协动联通的决策体系,鼓励多元利益相关主体的广泛参与,拓宽信息交流与沟通渠道。二是优化保障机制。一方面,建立政校行企社协同创新管理委员会,联合进行人才需求、产业需求与专业布局的动态调整,完善高职院校专业群办学质量绩效报告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从而形成集中控制、制度变革、长效监督的保障机制。另一方面,积极引进第三方机构参与共生合作体系的评价与监督,以规范的评价流程、优化的评价标准及时反馈问题,促进工作效率的提升。
       (四)创新开放协同的共生界面
       共生界面作为共生系统的动力来源,成为行业企业与院校间构建融合机制的首要选择。一方面,健全多元主体常态化协同机制。多元主体协同的实质是高效的资源配置模式。通过建立政府牵头、学校主导、行业组织参与的质量管理委员会和校企合作战略联盟,并发挥统一引领、决策、协调作用,对专业群协同共建的组织架构、价值定位、发展趋向、管理机制等予以规范,寻求共同的利益关注点,从单一主体的“分裂”模式发展成为多元主体的“协同”模式,实时掌握职业岗位技术技能发展的前沿态势,把握产业发展、产业变革、产业升级的新机遇,主动强化产业对接、人才对接、需求对接,打造职业教育产教命运共同体。另一方面,打造共建共享共赢的数字化平台。不断搭建和创新生态平台是促进共生主体达成价值共识,打通主体和资源之间存在的壁垒,实现整体协动联通的载体。通过以当前的数字化改革为依托,搭建技术服务平台和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如企业人才培训中心、产业发展协同中心等数字化载体,创新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机制,多元主体共同开展科技攻关、技术诊断、产品开发、项目对接以及人才培训等生态合作,促进知识、技术、信息、资金等在共生系统内的有效传递和转换,增强共生界面“润滑”能力。(节选自《职业技术教育》2024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