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发展的一般规律,有下列几点:
1.文字属于人类思想交流的工具之一,它必然随着社会发展的而发展;
2. 一定阶段的语言,决定着一定的文字形式和发展方向;同时,一定的语言,必须一定的文字予以支持。两者互相制约、互相促进。
3.在两种语言文字互相交汇时,会出现互相斗争的状态,优势的一方会融化劣势的一方;
4.文字向着更便于记忆和书写、机器处理的方向发展;
5. 在发展过程中,保持继承性;
6. 在发展过程中,保持民族特点;
7.发展的最终目标是“理想文字”。
就第1点来说,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文字属于人类工具,人们使用一种文字的目的,是为了创造价值的,为了让它创造最大的价值,人们就必然随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对它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发展。如果不能改进了或比不上另一种文字更适合自己使用了,人们就会淘汰它。
就第2点来说,人类语言发展到今天,已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以单音节词为基础的语音单载的初级阶段,以多音节词为基础的语音单载的第二阶段,以单音节词为基础的语音多载的第三阶段。
希腊、英、法、西班牙、印度、菲律宾、德、俄、伊朗、埃及、等等,这些使用拉丁字母和阿拉伯字母的国家的多音节语言,都属于第二阶段的语言,这类语言是用不同的语音来区别语意的,所以,使用直接表音的拼音字母文字是最佳的选择。
汉语属于第三阶段的典型语言,这类语言是一音多意的,不是用语音区别语意的,就不能用拼音字母文字来表示这类语言的语意,采用“意异形异”的表意文字,才是最佳的文字形式。从最易识别的方面看,平面方块文字比线形文字更佳。所以汉字就始终保持着方块形式不变。
两类语言,都必须对应的文字予以支持。特别是汉语,如果汉字不能实现完全的支持,汉语就会出现表达不准和退化。
两个阶段的语言,对应着两类文字形式,只要这两个阶段的语言不同一,其对应的文字形式就不能同一。这是被几千年的历史事实证明了的。这两类文字的发展过程和方向,我在“中国汉语汉字发展规律研究提纲”一文中已经说了,在此不再赘述。
就第3点来说,在今天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世界各国的语言、文字都在互相接触,呈现了竞赛状态。谁争得第一,谁就能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所以,其它的语言、文字就处在被淘汰的前景中。所以,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提出了文字改革问题。
就第4点来说,所有的文字或符号,都是为了便于记忆和书写,从直接表示事物的图画简化出来的。文字,是表示语言单词的符号系统。与第二阶段的语言对应的拼音文字系统,经历的简化过程是:图画---图符---像形音节字---拼音字母。与汉语对应的汉字,经历的简化过程是:图画---像形体---篆体----隶体----楷体。
在此要强调的问题是:1,文字不论怎么简化和发展,都必须保持具有系统性、规律性、规范性和标准性,否则,就不便于记忆和机器处理,使它的应用性能遭到很大损坏。2,不要误认为文字的简化是无止境的和越简化越好的。文字的一种体式一旦形成,再简化的余地是极小的,只有重新发明另一种体式,才有可能作进一步简化。这就是汉字依次出现多种体式的根本原因。就汉字楷体来说,它的基本构字笔画就是“点、横、竖、撇、捺、趯、挑、啄、折、转”10种。扩展字数的方式,是按一定的规则(例如“偏旁表意,部首表音”)“以字构字”的,用以扩字的基础“元件”即“偏旁、部首”,都是已经最简化的了,所以,用这些元件字构建的合体字,也就是最简化的了。再要简化,就必然出现重复字形或违反原来的扩字规则,使系统出现混乱,导致难于记忆。同时,简化必须同时实现下列五项目标:1,更便于记忆;2,更便于书写,排版; 3,更具有系统性、规律性,标准性和规范性;4,具有完好的继承性,没有转换缝隙;5,保证美观性。电报码最简化,因为它不能同时达到以上5点,所以它不能成为替代楷体的汉字。
就第5点来说,在其对应的语言性质没有改变时,文字的类型和体式的改变,必须具有继承性,否则,就会割断文化历史,出现文化断层;同时也违背人民的读、写习惯,人们是不会自愿接受的。文字是大众的使用工具,脱离人民大众实际需要的文字,是没有生命力的。例如,汉字依次出现的体式,始终保持着方块形不变,保持“意异形异”的构字原则不变;后一种体式,都是克服了前一种体式的主要缺点,继承和发展了前一种体式的主要优点的。所以,相邻两种体式可以互为“异体字”混用,两种字体的转换,呈现了一种自然而然过程。因此,两种体式的转换,就没有缝隙,没有出现历史文化断层。
就第6点来说,每一个国家的文字,不但承载着这个国家的文化知识,也体现着这个国家的风格、特点和尊严。
例如,多音节词语言所对应的文字,都是从腓尼基字母演变出来的:腓尼基字母,开始被阿拉米语族改造成阿拉米字母,也被希腊语族改造为希腊字母。阿拉米字母又被阿拉伯语族改造为阿拉伯字母。希腊字母又被居住在意大利的埃脱鲁斯坎人改造成埃脱鲁斯坎字母;后来罗马人又把埃脱鲁斯坎字母,改造成拉丁字母。现在,使用拉丁字母的国家有60多个国家:西欧各国,美洲各国,澳洲等等。不过,大多数的使用拉丁字母的国家,都将拉丁字母文字作了一定的改造。各国为什么都不原样搬用呢?这一方面为了适应本国的语言特点,另一方面,文字是一种交际工具,也向外国体现着本国的文化特征,民族特性,是一种门面。像英文、法文、西班牙文,虽然都是用拉丁字母构成的,但在形式上都有明显的差别。这种差别,就体现着他们的民族性。一个完全搬用别国文字的国家,是会被世人看作笨拙无能,被别人征服的劣等国的,是抬不起头来的。
就第7点来说,理想的文字,需要理想的语言为前提。理想的语言,目前来说,就是第三阶段的语言,它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语言,它具有其他阶段的语言所没有的优越性。优越性表现如下:
1、以单音节词为基础进行组词造句,显得简便快捷。
2、语音与语意不是一一对应的。一种语音,可以对应无数种语意。所以单音词可以无限地扩展。
3、存在大量的“同音异意词”、“一音多意词”。便于叶韵,便于语言“润色”。
4、音素、声调比第一、第二阶段的语言的多,音型自然就多。语言抑扬顿挫,节奏感强,感情色彩丰富。
5、语法简单。因为单词相对语法来说,是独立的,不用任何组织方式,按说话吐词的自然顺序,把一句话中的各个单词的含义关联起来,来理解各词的词性、词义和句子的意思。这种自然的语法,十分简单,人们不用学习,自然就会。
6、因为有第5条的特性,就决定了可以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单音词的词义关联,组成无限个新的二级单词。
7、 由于单词无限,语法简单,所以变通叙述的方式极其灵活,从而使语言具有准确严谨、丰富多彩的表能力。所以,语句丰富而又言简意赅,是第一、二阶段的语言无法比翼的;叙述同样内容的文件,比多音节语言篇幅短得多。
8、因为它彻底摆脱了第二阶段的扩词局限性和语音单载规则,又能组建无限的二级单词,语法又十分简单灵活,所以整个语言的扩展空间是无限的。这样,语言就具有永久的稳定性。
9、十分易学。由于语法十分简单,同时单音又是比较少的,所以,只要学会了这有限的单音,就学会了日常口语。
理想的文字系统,应当具备如下标准:
1、 是一个与对应语言系统完全匹配的文字系统。即能直接地表示出其对应语言单词的语音、语意,具有无限扩展性,同语言同步发展。
2、 文字本身不带语法特征,能用最简单的语法组成语句。
3、 具有规律性、规范性、标准性、读写一致性、学少知多性。
4、 同语言一样易学,儿童在学会语言的同时就可以学会其语言所对应的文字,具有最好的大众实用性,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使全语言系的人没有文盲。
5、 笔画、结构简单,字体清晰美观,容易辨认和书写。
6、 单字、单词含意丰富,文简意赅,文章篇幅最短。
7 电脑处理十分方便,只用字元库,不用字模库,速度快,既便于键盘输入也便于手写输入和语音输入,始终适应现代信息系统不断发展的需要,能以组字元件建立起最简单快捷的、独立自主的信息系统。
8.其体式和功能、优点都具有长久的稳定性,不会因为字数的无限增加而退化。
现在,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创造和使用过“理想文字”。因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语言,都还处在人类语言发展的第一或第二阶段上,都不是理想的语言,他们没有创造理想文字的语言基础。惟有中国的汉语,处在人类语言发展的第三阶段上,具有理想语言的基本特征,具有创造理想文字的语言基础,也不是创造不出“理想文字”来,离使用理想汉字只有一步之遥。但是,千百年以来,这一步却就是迈不起来。原因何在?
原因有三:1、一些靠汉字缺点升官、发财人们,坚决反对将汉字作任何改进。他们故意掩盖汉字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缺点和必然随社会发展而发展的历史事实,虚意将汉字完美化、万能化、神秘化、政治化,千百计地阻止汉字改变;2、另一些人看到了汉字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很多缺点,也认为必须对汉字进行改革。但是,他们套用了多音节语言文字的理论,错误地认为汉字改进的方向是线性拼音字母文字,汉语应当退回到6000年以前的多音节词为基础的语言阶段上去,所以反对汉字沿着自己的规律进行发展;3、大多数的人们,虽然看到了汉字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很多缺点,也不认为用多音节语言文字理论来指导汉语汉字的改革是对的。但是,他们自己头脑里也没有关于汉语汉字的正确理论作指导,处在模糊状态。所以,他们宁愿等待观望,也不愿贸然支持改进汉字。
汉字长期停止不前,离社会发展的需要越来越远,呈现的缺点越来越多。在今天世界交流频繁和语言文字大竞赛的情况下,不进则退。汉字呈现了变质的趋势,汉语已经呈现了退化的趋势。作为中国人,不应当着急吗?
今天的中国人,应当为汉语的先进性而自豪,为创造和使用理想文字而奋斗。让理想的汉字,在我们这个时代出现和使用。让理想的汉字成为世界文字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让具有悠久历史文明的中国,重返领先世界文化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