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介绍、分析高职实训基地基本功能和综合功能的基础上,提出高职实训基地的新型模式:管理形式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建立生产、教学、科研三结合的运行机制;开拓实训、培训、咨询全方位的J艮务功能,融职业教育、技能培训、科技与社会服务为一体,真正实现教学、培养、服务一条龙。
关键词: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功能;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8.5;G71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219(2003)22-0022-03
一、高职实训基地的基本功能
(一)提供知识向能力转化的场所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在工作中人的知识与能力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然而能力与知识二者并不等同,需要有一个知识向能力转化的过程。高职实训基地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供了训练的场所,使学生从“有所知”走向“有所为”。
(二)拓宽与丰富学生专业知识面
技术开发与应用性人才需掌握的知识与能力,不可能完全通过课堂教学的形式传授,尤其是专业知识和应用能力,需要在各种实践性环节中获取。高职实训基地跨学科、跨专业的综合技术训练,可拓宽与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面。
(三)创造职业岗位的实践环境
职业岗位知识与能力是应用性人才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与能力。为了加强学生独立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能力的培养,高职实训基地创造了一个生产现场模拟训练或真实训练的实践环境,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设计和操作,熟悉并掌握本行业的主要仪器设备和基本工具,以及生产工艺、基本技能、专业技术等。
(四)接触与学习高新技术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高新技术产业层出不穷,面对激烈竞争的市场,只有了解与掌握最新的技术,才能适应社会及行业发展的需要。近年建成的高职实训基地,都引入了较为先进的技术与设备,使学生可以涉猎高新技术领域,接触和学习高新技术。
(五)培养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
现代化教育应注重培养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具备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综合实践能力。高职实训基地的技能操作、产品制作、项目实施和科技开发等一系列模拟训练,既可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又可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创新思维,并使创造的欲望转化为能力。
(六)提高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
高职实训基地可在爱岗敬业的情操、团结协作的精神、遵纪守法的习惯和工程素质等方面对学生职业素质进行“养成教育”,为他们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及其发展奠定基础。同时,通过科技开发、产品研制和工程项目等实训课题,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已学专业知识和经训练所获得的经验及掌握的技术、技能,通过群体协作来完成训练项目,使学生不仅能取得实际工作经验,并能培养团队协作精神、群体沟通技巧、组织管理能力和领导艺术才能等综合素质与能力。
设立在同济大学的上海市高职实训基地,集上海市城市建设与管理实训中心、国家第47职业技能鉴定所和上海职工素质工程教育培训基地于一身,在教育部、上海市教委和建委、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政府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高等技术学院与学校相关院系、上海市及国内外有关行业企业
等协作共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在实训基地的功能拓展和模式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并取得了成效。
二、高职实训基地的综合功能
随着人世后我国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从发展需要出发并根据自身特点,高职实训基地应该而且能够进一步拓展功能,为高职人才培养、职业技能培训、科技成果转化等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一)专业知识的实践基地
要在原有基地的基础上,按照前文所述要求,将高职实训基地建成验证基础理论、巩固专业知识和创新思维方法的实践基地。
例如,同济大学高职实训基地建立了上海市城市建设与管理实训中心,开设的实训项目门类齐全、内容广泛。由现代施工技术到现代施工管理,由楼宇智能化控制到楼宇物业管理,由建筑装饰到新型建筑材料,由城市污水处理到城市环境治理,由汽车驾驶到汽车检测、维修,由珠宝首饰设计到珠宝首饰加工,由电脑广告到陶艺,由机电一体化技术、机器人技术到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等,将实训项目划分成认识、观察、演示、操作、仿真和模拟等不同类型,以模块形式组成,以适应各种类型和不同层次职业教育专业实训的需要。
(二)职业技能的培训基地
高职实训基地建设起点高,装备先进,代表了行业发展的先进水平,有条件成为职业资格鉴定基地及职工岗位培训或再就业培训基地。可根据职业岗位群或专业技术领域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制订相应的培训大纲和设置培训项目,并按照政府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及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对大学生职业技能鉴定的具体要求,设置培训模块,建立试题库,供培训与考核选择。通过对大学生职业技能的培训与考核,使其在校期间就能积累“工作经验”,提前与社会接轨,缩短就业上岗后的适应期。同济大学高职实训基地建立了国家第47职业技能鉴定所,积极开展“现代建筑智能化设施类”项目的职业技能培训,2001年底,上海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在该所组织实施了全国首次大学生职业资格鉴定。 2002年5月,该所又设立了“上海市信息技术认证考核联系点”,并被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及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指定为全市土木工程类、物业管理类和珠宝首饰技术类大学生准高级技能鉴定领衔单位。
职工素质是知识经济及高新技术的人力资本和无形资产,也是促进企业与生产发展的动力及基础。为了开展职工素质工程教育,实训基地可以根据职工文化教育终身化、技能培训市场化、岗位培训企业化、再就业培训多元化的特点,通过对员工的岗位培训或再就业培训,使他们及时掌握先进生产技术及技能,提高技术创新与实践应用能力,以适应产业优化、升级、调整、更新,以及生产现代化、科学化、机械化、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如同济大学高职实训基地建立了上海职工素质工程教育培训基地,拟与上海市总工会合作举办职工岗位培训与再就业培训,并为企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开展继续教育。
(三)科学技术成果转化的开发基地
在科技应用研究和成果孵化的过程中,高职实训基地可成为科学技术成果转化的开发基地。教学与生产、科技工作及社会实践相结合,是提高高职师资素质和学生能力,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高职实训基地应充分利用高校多学科、多专业的各级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以及门类齐全、技术先进的各种仪器设备,成为高科技成果的孵化器和高科技产业的发源地。要创造条件,鼓励高职教师及学生利用实训基地的良好条件,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等活动,承接与工艺技术和成果转化有关的应用项目。通过应用课题研究、科技成果孵化、技术开发和产品中试等途径,为社会提供将技术创新教育转化为技术创新实践井检验其效果的广阔舞台。如同济大学高职实训基地“机器人”实训室的教师积极开展对外技术应用工作,帮助上海广茂达科技有限公司改进设计的机械手装置,通过了该公司鉴定并得到好评;“汽车运用技术”实训室的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CAD、CAM、CAE等项目的开发和建设,为学生提供课题和项目,提高其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的能力。
(四)应用课题的研究基地
在开展产学结合、校企合作,以及参加工程建设和生产实践的过程中,将高职实训基地建成应用课题的研究基地。
企业是高职院校办学的强大后盾,高职院校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源泉,企业可通过各种形式参与实训基地的建设,而实训基地则可为企业提供各种类型的科技服务,校企双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高职实训基地可以在运作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生产相结合,开发与应用相结合,企业和学校合作,利用企业和学校的优势,联合承接工程或生产中的应用课题,以及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的开发项目。同济大学高职实训基地的同济珠宝设计制作中心便是由同济大学与上海珠宝行业的一些企业共建和共用的。校企积极探索与实践“产学结合”的建设与运行模式,不仅可为高职学生提供专业实训,而且可为企业员工提供职业培训,并能承接
应用课题,以及设计、制作与加工等项目。
三、高职实训基地的新型模式
(一)实训基地管理形式多样化
要改变实训基地建在高校的单一模式。对于适合建在学校中的实训基地,继续加强建设。对于行业、专业性比较强的的实训基地,可利用企业在职工培训方面的现有条件,根据高职学生培养和职工培训的共同需要进行建设,成为高校的校外实训基地。如同济大学高等技术学院就与上海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共建机电一体化实训基地。对一些通用性很强的基地,可以在政府与行业、企业的支持下,建立面向地区的实训中心以及中外合作培训基地等,如同济大学高职实训基地与美国希比公司共建“SIEBE"楼宇自控系统培训中心,充分发挥资源共享的优势。
(二)实训基地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
开辟政府、学校、企业多元化的投资渠道,充分发挥政府、高校与企业三方面的优势,多种渠道、多种方式筹集资金,资源共享,共同投资和建设高职实训基地。
高职实训基地应创新建设理念,改革以往由政府拨款的单一模式,探索学校自筹和企业赞助等多渠道筹集资金、共同投资的方式。高校应充分认识实训基地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加大对实训基地建设的经费投入,还应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对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努力争取社会及企业赞助。学校可通过企业形象宣传、培训权益共享,以及其他合作形式等予以回报。如同济大学与教育部、上海市教委和国内外大企业、跨国集团公司等协作共建上海市城市建设与管理实训中心,总投资近3000万元,其中社会及企业赞助逾千万元。
(三)建立生产、教学、科研三结合的运行机制
建立生产、教学、科研三结合的运行机制,加强教学与生产、科研的联系,以生产和科研促进教学,将教学融入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是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技术社会高校教学实践基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高职院校应与产业部门和科研单位协作共建培训基地和专项实验室,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充分利用实训基地的先进技术与设备,为高职院校学生实训和行业、企业员工培训以及科研单位产品试验等创造有利条件。要积极开展应用项目研究、科技成果推广、生产技术服务、科技咨询和开发等科技工作及社会服务活动,形成教学、科研、生产和发展的良性循环。如同济大学高职实训基地与瑞士希利得公司共建“HILTI”紧固技术研究中心,积极探索产学研三结合的运行机制及教学、培训模式。
(四)开拓实训、培训、咨询全方位的服务功能
开拓实训、培训、咨询全方位的服务功能,融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科技与社会服务为一体,实现教学、培训、服务一条龙,是我国加入WTO后进一步发挥高校教学实践基地规模效益的新举措。市场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及其技术的竞争,要将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提高工艺的智能成分和产品的技术含量,就必须提高员工素质和技术水平。高职教育应进一步强化实践训练,提高学生对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能力,以增强其就业竞争力与市场适应力。随着企业对职工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的需求量大幅增长,也迫切需要高校为其技术革新、工艺改造、产品开发、科学管理等提供咨询和服务。所以,高职实训基地应充分发挥这方面的优势,抓住这一历史机遇,积极开展职业教育实训、职业技术培训和科学技术咨询等,为经济、科技及企业发展提供多功能、全方位的服务。如同济大学高职实训基地不仅对本校高职、本科学生开展职业技术实训,而且向外校及社会开放,为上海市、全国高校及中专、技校、职校和企业等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和科学技术咨询等服务。(转自:《职业技术教育》同济大学高等技术学院,上海 200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