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结合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工学结合”的实训教学工作实践,提出了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的实训教学思路与“工学结合”实训教学要求相适应的教学管理改革,阐述了“工学结合”实训教学的基本形式、“工学结合”实训教学的方式方法,总结了“工学结合”实训教学的工作效果,力求探索出符合我国高职教育发展需要的实训教学模式。
关键词:工学结合;高职教育;实训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李占军(1963-),男,内蒙古人,山东省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06)18-0034-03
我国的高职教育自上世纪 80年代起步,经历了近20年的艰难探索,现正步入一个飞速发展的新阶段。2005年全国高职院校1091所,高职院校占高等学校总数的60.9%,高职院校在校生660万,占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的43.8%。可以说,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的大幅度扩张,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而实现的,高职教育成了支撑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一、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实训教学思路
(一)确立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属于“教学、服务”类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是培养训练学生的职业技能,为企业生产建设服务提供适用人才。传统的以课堂和学校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难以培养训练学生的高技能,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须探索与“教学、科研、服务”类院校不同的人才培养方式,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结合青岛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探索研究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特点,确定了“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教学外置,社区耦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工学结合”的实训教学之路。
(二)诠释人才培养模式的含义。“教学外置、社区耦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是把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和学过程,从传统的、封闭的高校教育情景中解脱出来,并以较大的程度置于校园课堂以外的真实社会环境之中,通过教学、实训与社会实际嵌入式胶合而不是模拟式、仿真式结合来及时实现满足现实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应用性人才。
(三)开展“工学结合”的实训教学工作。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与企业合作,建立了76个“工学结合”的实训教学基地,与海尔集团合作成立了海尔学院,与海信集团合作成立了海信工艺质量班,与交通银行合作成立了交通银行班,与香格里拉大饭店合作成立了香格里拉班,与伟龙集团合作建立了伟龙数控实训基地,实训教学与生产实际结合,成效显著。
二、与“工学结合”的实训教学要求相适应的教学管理改革
(一)“二级建制,三级管理”。高职院校一般选择“二级建制,三级管理”。二级建制就是设置校级和处、院系两级班子,三级管理就是校、处与院系、教研室三级机构管理。青岛职业技术学院采用“二级建制.三级管理”,将教学管理重心下移至院系,人权、财权、事权全部给二级院系,每年年初按工作量和学生人数将经费划拨到院系,院系制定管理分配方案,行使管理权限,方便了“工学结合”实训教学工作的开展。
(二)公共课教学改革。为便于院系开展“工学结合”的实训教学工作,高职院校必须进行公共课教学管理改革。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取消公共教学机构,将体育、公共英语、公共数学、两课教师全部下移至院系,根据院系的专业特点开展体育、外语、数学和两课教学,特别是两课教学与实训教学、与职业道德教育、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相结合,促进了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
(三)改变传统的考试方式,实行等级制考核。传统的一张试卷、百分制考核难以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需要,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终结了传统的百分制考核方式,全部采用过程考核,实行等级制,考核形式的改变促进了教学方式的转变。为“工学结合”实训教学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四)实现院系由教学功能到教训功能的转变。传统的大学院系主要组织教师与学生在教室里、黑板上传授知识,而高等职业教育要求教师不能只在黑板上“画饼”,而应该自己先走出校门进行专业研修和专业实践,然后带领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训练职业动手能力,教师的职责更多的是训练学生。
三、“工学结合”实训教学的基本形式
“工学结合”实训教学的基本点是校企合作,按校企合作的程度来划分,可将其分为三种形式,一种是学生进厂式,学院的课程、教师、管理、学生进企业,在企业建立与学院相同的教室,实践课全部在车间授课,理论课老师在企业的专用教室授课,企业教师与学校教师交替授课,企业环境与学校环境结合,企业资源与学校资源结合,是一种学训在企业的工学结合形式。另一种是企业进校式,即企业的文化、管理、课程、设备、技师、员工进入学校,学校教师与企业教师交替授课,学校环境与企业环境结合,学校资源与企业资源结合,学生在学校与企业共建的教室、实训室学习知识,培养技能,是一种学训在校内进行的学工结合的形式。还有一种是校企合一式,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的学制,校企双方联合组建管理机构,灵活恰当的安排学生在不同的阶段进厂、进校,学校既是工厂,工厂既是学校.校企合一。校企合一是工学结合的较高层次。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工学结合”工作已经进入校企合一阶段。这一阶段的形成经历了主动外置、耦合互动、合一共鸣三个发展阶段,特点是进厂进校结合、显性付酬与隐性付酬结合、实习与顶岗实训结合。
四、“工学结合”实训教学的方式方法
(一)主动外置。即学院主动与企业合作。如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主动与海尔集团等企业接触,主动提出将教师、课堂、学生外置到海尔集团等企业,与海尔的合作始于1996年, 1999年双方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开始共同探索建立“工学结合”的实训教学机制。现在,学院相关专业每学期在海尔集团实习实训的学生有150多人。
(二)耦合互动:
1.合作成立冠名的学院。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与海尔集团合作,在学院内组建了海尔学院,并联合成立了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海尔服务中心。校企双方在共同办专业(家电维修技术)、配备师资、配备实训设备、编写教材、开辟实训场所、接纳毕业生等各方面全面合作。
2.合作建立校内实训基地。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与海尔合作,在学院内联合建成面积近 2000平方米,具有国内一流水平和规模的家电产品维修实训室,目前建有冰箱冷柜、洗碗机、洗衣机、彩电、热水器、家用空调等维修技术实训室及中央空调在线服务培训基地,设备值达五百多万元。海尔集团提供最新的冰箱、空调、洗衣机等家电产品和部分设备,并建立了企业实体海尔星级服务中心用于实训教学。
3.合作制定教训计划。企业的专家与学院的教师共同研究并按企业的岗位群制定教学计划,企业专家被聘为学院专业管理委员会成员参与审定教学计划,企业文化被列入教学计划成为必修课。海尔集团冰箱冷柜、洗衣机、热水器、家用空调、小家电等十余种教材被学院直接采用,同时共同编写了社交礼仪、上门服务实践、洗衣机、热水器、微波炉等六种教材。
(三)合一共鸣:
1.企业的技师在校内授课。海尔选派产品售后经理、产品项目开发经理等工程技术人员和家电维修技术专家到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授课并承担指导学生实训、实习等。企业先后安排 200余名工程技术人员为学院学生讲授理论课并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
2.企业员工在学校培训。海尔集团充分利用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的教育资源,为企业培训员工,海尔的家电售后服务人员都要在学院培训合格后才能上岗。学院自2003年9月起为海尔集团培训员工2000余人.为海尔集团售后服务网络培训维修人员3600余人,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并安排工作近200人。
3.共建校外实训教学基地。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与海尔合作办学,在海尔厂区内建学生实习厂房和教室,用于实训教学。
4.接受学生见习、实训、顶岗实习,共同培养训练学生。按照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外置,社区耦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学生在海尔集团分别进行职业见习、课程实训、顶岗实习等教学活动。学生在8-12个月的顶岗实习中,海尔集团安排教师为学生讲授理论与技能训练.企业安排教师指导学生毕业设计并做主考组织答辩。
5.教师到企业研修实践。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定期派出教师到海尔等企业进行专业研修和买践,教师在生产一线学到的知识就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研修期间教师要研究企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研究教学方式方法、总结和编写教学案例。
6.教师参与企业的技术研发。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师根据培养培训要求研制的“电冰箱原理及故障综合实验台”,得到海尔集团总裁杨绵绵的充分肯定。
7.企业为实训学生支付工资。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海尔集团为学生发放实习补贴,每人每月基本补贴约530元.加上其他补助,每名学生每月可得到补贴800-900元。此外海尔集团还为实习学生提供午餐、安排宿舍。
8.接受毕业生。海尔集团 2002年-2006年接收家电、机电、模具等专业学生近三分之一,同时海尔还接受学院其它专业毕业生,总计接受毕业生 500多人,许多毕业生成为企业骨干,目前,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在海尔集团拿到年薪的近60人,约占在海尔集团工作学生的六分之一。
五、“工学结合”实训教学的工作实效
(一)在真实的环境中培养训练学生的技能更实用,提高了学生就业竞争力。如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与海尔合作开展的实训教学,提高了学院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具体表现在起点高、工作稳定性强、发展空间和升职机会大、薪酬水平和企业满意度较高。学生通过对海尔企业文化的学习和针对性较强的专业技能培训,通过到海尔生产线上的培训和顶岗实习,很快适应了岗位工作的要求,融入企业并承担起相应的工作任务。毕业生得到的工作表现机会多,业绩突出,发展空间较大,升职机会较多.在过去的毕业生中,在海尔集团中担任部门经理及以上职务的有近60人,有的年薪高达12万元。通过每年的毕业生跟踪调查,海尔集团对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评价较高.满意率为 90%,优秀率达到30%,平均月薪为1800元左右。高素质、高技能的毕业生必然有较高的就业质量。
(二)解决了贫困学生的困难。部分家庭条件特别困难的学生安排在海尔边工作边学习,所获得的劳动报酬解决了学生的生活困难,协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学业,重要的是通过实训教学,让学生掌握了生存的本领,贫困学生自尊自立,非贫困学生也得到了锻炼,心态更好。
(三)校企双方合作培养学生,定位准确,学生素质高,受企业欢迎,同时企业也降低培养成本。
(四)增强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在海尔等企业文化的薰陶下,在海尔等企业严格的管理环境中,学生的意志力、团队意识、社会责任感等都得到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明显增强。
(五)提高了学院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竞争力。按海尔等.企业岗位群制定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聘请海尔等企业的专家授课,引人海尔等企业的管理,利用海尔等企业的设备资源,使学院的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培养的人才竞争力增强。
(六)学校、企业和学生三赢。学校利用了企业的优质资源,企业获得了符合自己要求的技能人才,学生获得了劳动的本领受益最大。
大型企业支持高职院校的发展,与学校开展工学结合的实训教学工作,联合培养高技能人才是我们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必须要承接的课题,探索“工学结合”的实训教学模式是高职院校特色化发展的基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