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强化教师专业教学及实践能力的措施
发布日期:2011-08-08 15:32

摘要:由于高校大众化过程的加快,使原本薄弱的我国高职师资队伍面临危机。为强化职业院校教师专业教学及实践能力,宜采取加强大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鼓励在职教师继续进修、扩大职业院校教师与产业界交流、完善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评鉴制度、强化重实践能力的升级评职称制度等措施来强化职业院校教师专业教学及实践能力。

关键词:高职;教师;专业;能力

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中已占半壁江山,在高校大众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高职以专科层次为主,也有部分高校办了本科高职。高职是职业技术性质的高等教育,以培养全面发展的技术应用操作型人才为办学目的,突出“技能、实用” [1]。

为此,国家有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各高职院校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和支持学生考职业资格证书的措施。有人将职业资格证书称为“就业绿卡”,填补了市场人才需求与高职人才培养之间的“空隙”,毕业生不再因为没

有“相关工作经验”而被企事业单位拒之门外。

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一项战略措施。它对于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建设以及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促进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2]。

然而在高职学生中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实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简称“双证制”),高职院校的师资起着关键的作用。由于高校大众化过程的加快,我国大陆各地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使原本薄弱的我国高职师资队伍面临危机。我国的高职院校是从中专升格成专科而成的,不少高职专科是本科院校下面二级学院办的,有公办的也民办的。不少高职教师都是从普通高校教学岗位转化过去的,由于长期脱离社会实践,教师缺少职业教育的教学理论背景、缺乏实训与实习指导经验,实践性水平不高,实际应用能力不强,还有一大批非师范类毕业的年轻教师工作在教学的第一线,缺乏必要的实践岗位培训[3]。教师资格证书往往仅凭一次理论考试获得,教师以对普通高等教育的知识与方式教授职业教育的学生,理论性过多,与专业实际联系的知识欠缺,教师进修与实践挂钩不紧密。

因此,为强化职业院校教师专业教学及实践能力,笔者认为宜采取下列具体措施:

(一)加强大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职业院校教师在上岗前必须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书,有些教师因学习教育学

专业课程,其教育理念及能力较为完整;有些非师范大学毕业的教师对专业课程的理解较为深入,但大多数没有进修学习过教育学相关课程,教学能力有所欠缺。然而二类教师都缺乏与企事业界互动的机会,其实践能力与企业要求有所差距。

职业院校师资的培育目前已由各师范大学和非师范类的综合性大学共同培养,其中教育学专业课程以训练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为了师资来源多元化,在综合性大学中开设训练师资的教育学专业课程,但综合性大学本科系的教育偏重理论探讨,忽略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又因教育学课程仅提供教育专业课程,无法兼顾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结果常常培育出只会纸上谈兵的师资。所以,培养职业院校师资的各大学有关专业在校期间可采取通过报销考务费、减免培训费的做法,鼓励其参加教师资格证书和其他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同时教育部门应改革教师资格证的考试内容、方法,使考试不能偏重于理论,要多体现实践操作的课堂案例,要求师范生至少到相关高职院校实习半年以上,还要到相应从事专业的部门至少实习半年,以提高实际操作技能。对修完教育学课程学分现正担任实习教师者,要求在实习结束前至少通过教师资格证书考试,并通过与自己相关专业有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如物流专业通过物流员证书、文秘专业通过一定级别的秘书证书等,以增强未来职业院校师资的专业实践技能。

(二)鼓励在职教师继续进修

2002年8月24日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要积极开展以骨干教师为重点的全员培训,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培养一批高水平的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鼓励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相关专业学位、提高学历层次[4]。

绍兴文理学院是绍兴最大且最具实力的高校,是绍兴市政府重点建设的高校,上虞分院作为绍兴文理学院最大的二级学院,原来是以初等教育专业主,师资主要为小教大专服务,从2006年开始停招初等教育专业,专门招高职生,师资面临着重大转变和必要的培训。绍兴地区的区域经济比较发达,企事业单位每年急需大量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应用性人才。上虞分院2006年招生760人,全部面向普通高中毕业生,其中高职类的专科生680人,占招生的89.47%。目前上虞分院有学生2500多人,其中高职生1517人,占60.7%,高职类有艺术设计、学前教育、英语教育、商务英语、计算机应用技术、文秘、体育服务与管理7个专业,虽然分院近年来高职生平均就业率高达85%以上,远远高于全国高职生的平均就业率,但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就业形势的严峻,学校在师资培育方面采取了“引进来急缺专业人才、送出去自己培养”相结合,领先一步,赶超时代的步伐。目前每年举办的新进教师研究学习、教师教学方法研究学习等活动并有扩大发展之趋势,其内涵逐渐由以往偏重各科系专业理论的发表,调整为兼顾教育专业论文的发表及研讨,提高职业院校教师对教学方法及教学绩效的重视。另外,还委托相关学校编印职业校院教师教学手册、辅导手册等,提供教师作为教学指引,以提高教学绩效。

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主要以就业为主,目前就业形势严峻,不少毕业生想进一步进本科院校深造。近年来倡导教师建立其终身学习的观念进一步深入,加上教师因有学生升学及职评等压力,对研究进修较为重视。浙江省高校对于40周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要求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学校让其带薪学习,并且在浙江省的职称评定中体现了这一条:浙江省高校包括高职院校的教师,40周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申报副高必须有硕士学位,并鼓励报考攻读博士学位。各校也根据其自身条件和需要,制定鼓励校内教师进修的办法,有效而全面地提升师资素质。高职院校适应市场需要积极完善教师进修制度,进一步强化教师进修意愿。象我校对教师没有硕士学位,鼓励其报考同等学历研究生、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班,参加全国联考,到开设在职班或学分班的高一级大学进修,给予至少脱产一年学习,其他时间回单位在职做论文,对按期取得硕士学位的教师给予报销70%左右的学费及差旅费等,对有意进修教师给予进修期间的工资照发及一定的福利补助,同时与原单位签订服务五年的合同,违约按合同规定赔偿一定的损失,以落实继续教育的理想。

(三)扩大职业院校教师与产业界交流

为扩大职业院校教师与产业界结合,要求职业院校应与产业界建立伙伴关系,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进行专业实践和考察,与产业界进行交流,建立职业教育教师到企业实践的制度,专业教师每二年必须有二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职业院校中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教师,可按照相应专业技术职务试行条例的规定,申请评定第二个专业技术资格,也可根据有关规定申请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5]。这样,不仅能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而且能迅速掌握科技的变化、职场的脉动,进而反映在教学内容中。如我校鼓励其教师到企事业对口专业单位去挂职,要求动画设计专业老师去广告公司兼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去幼儿园兼职,每周有硬任务,兼职的业绩与期末考核挂钩。同时,广泛吸引和鼓励企事业单位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有特殊技能的人员到职业学校担任专、兼职教师或演讲,提高具有相关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教师的比例。如我校聘请社会上企事业单位的专业人士如会计师、幼儿园教师、广告设计师、计算机专家等兼职担任学校的专业课教学,以便让学生接受到最新的最实用的知识与技能。此外,加强职业院校教师与产业界合作进行研究,扩大办理职业院校教师赴产业界研习的活动,奖励产学合作绩优学校及企业;结合地区产业成立高新技术创新育成中心,以扩大教师与产业界的交流。

因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向必须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保持一致,故教师必须进行广泛深入的社会调研,必须对相关行业、产业的动向以及发展了如指掌,进行严密的论证,将行业、产业的信息及时反馈在课堂教学上。一方面政府部门学校必须为教师营造双师型的良好环境,多留一些时间给教师,应坚持产学研合作,让其到所教技能岗位上去实际操作或处理实务。发挥学校与企业的互补优势,实现学校与企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双赢”,创建产学结合的实习、实训基地,重点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这样在课堂教学中反映出行业及岗位技能标准,做到正确引导学生对问题形成敏锐的观察力和创造性思维。另一方面还营造良好的环境对教师实践业绩的认可,从单线的课堂教学评估到以课堂教学评估与学生上岗的实际能力反馈二者结合为依据来考核。从而充分调动教师密切关注行业动态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发挥教师最大的潜能,真正建设“双师型”队伍。

(四)完善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评鉴制度

师资资格检定制度是取得教师资格的法定程序,除了具有公平性及合理性外,还要甄选出有热忱、有爱心、能力强之高素质教师担任教职,而职业院校教师除应具备专业知识与技能外,还须具备操作技术及实践经验。

教师教学评鉴制度在先进国家和地区已实施多年且很有成效,足够供借鉴。

教学评鉴是指对教学活动的规划、实施与成果等过程中进行系统化分析判断,包括对教育专业知识与能力、学科专门知识与能力、服务热忱、人际互动、特殊表现。评鉴小组长由校长担任召集人,成员包括教师代表及家长代表,教师

代表包括兼行政之教师;评鉴方式包括自我评鉴和校内评鉴,必要时请教育行政部门复评,实施评鉴时可采用档案评鉴、观察教学行为、访谈教师同事及家长意见等多方面结果综合考虑。校内评鉴结果以文字评述为原则,评鉴结果未达到一定标准者于一个月内提出改进计划,由校方协助并接受小组评鉴;若改进无效,得由学校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组成评鉴小组进行复评及辅导。教师专业评鉴成绩优良者,予以适当奖励;评鉴成绩不良且改进无效者,结果得递送教师评审委员会,作为不能胜任教学任务之参考依据。评鉴结果好坏都作为聘任学校人事聘任、学生选课的依据之一。

此外,教师的自我评鉴与同事评鉴同样作为重要途径。当然,评鉴人员的信度、效度要加以控制。

事实上,教学评鉴制度只要妥切建构,反而有助于提升尊师重道的传统理念。今后职业院校正在不断加强研究建立合适确切的教学评鉴制度,使教师能自我提升专业教学及实践能力。

(五)强化重实践能力的升级评职称制度

以往职业院校教师升级评职称依据综合性大学教师升职称评等级标准实施,采用论著送交学术研究人员评审,导致理论性学术论著易被认同,而应用性实践成果则不被重视。教师为求顺利升职称评等级,研究方向就偏重于理论探讨。深化职业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在职业学校推行教师全员聘任制和管理人员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和职务聘任制度,建立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职业学校教师职务资格评审要突出职业教育特点,改进评审办法。

为了提高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强化教师以专业实践能力为导向之升职称评等级,将教学及服务成果一并作为升职称评等级标准,把“教师到一定的企业事业单位服务的实践成果”作为评职称的依据之一,以改变长期以来职业校院教师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以使其能够不断注重教学实践。

从经济发展角度看,我国已进入了“经济起飞的中后期”,高职教育为实现高校大众化、开发人力资源、解决劳动就业方面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但高职的就业率较低、就业含金量不高。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充分开发人力资源、普遍提高全民教育水平,是当今全球开发人力资源以增强综合国力的大趋势,也是基于我国基本国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的必然抉择。当前的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6]。

高等职业教育要切实加强内涵建设。更新办学理念,科学定位,明确办学方向,突出专业特色。要进一步提高质量, 树立品牌意识。坚持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不断增强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7]。有一流的师资才会有一流的教育。因为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和精神是学生学习成败的关键,有效地提高教师的专业教学及实践能力是师资培育的主要内容,是为培养现代化建设的实用性人才作贡献,是为我国走向世界技能强国而发挥作用的重要一环。(绍兴文理学院上虞分院 马静绍兴文理学院上虞分院 马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