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应广开师资来源
发布日期:2011-11-15 08:48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迅速发展,很多职业院校的办学硬件软件都得到或多或少改善,然而,师资始终是影响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办学效果的“软肋”。

由于历史、待遇、转型期等多种因素交织,职业院校师资多半是从普通中学教师、普通高校教师转型变身速成,或直接来自于高校毕业生,普遍缺少足够的专业实践,没有多年一线摸爬滚打的职业履历,亦缺乏与企业、行业的深度交流途径,教学效果自然就不尽如人意。

近年来,相当数量的职业院校十分重视自身师资队伍建设,诸如以老带新、督促教师去企业实习、选送教师到职教师资培训中心进修、鼓励教师读研考证等,虽然也取得了一定成绩,却仍然未能准确把握职教教师的科学成长规律,并没有实质性地大幅提高职教师资的整体水平。

应当承认,鉴于我国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国内职业院校本身通常很难培育出高水平的教师大军。职教师资特别是专业理论课、专业操作课教师,确实应当拥有至少三年的专业岗位履历,经历种种困难与考验,积累经验与技艺,才能具备成为优秀职教师资的前提。至于教学所需要的技巧技法,相对于实务锻炼而言,倒是次要的,也是容易弥补的。笔者以为,眼下快速解决优秀职教师资的严重缺失问题,可考虑采用以下方法应急。

公共课、文化课师资,可适度邀请普通中学优秀文化课教师和普通高校基础课优秀教师来校任教,有关职能部门应把支援本区域职业院校发展与当地公办中学、公办大学的业绩挂勾,也和这些学校任课教师晋升高级职称、考核高级教师业绩、评奖拿课题之类事宜相联系。事实证明,出色的基础课教师,往往会对职校生的职业生涯产生良好和持续的影响,绝不是职教师资队伍里可有可无的点缀饰品。

专业理论课、专业实践课师资,不但应聘任退休或退居二线的高级技能人才、管理人才担任专职教师,更须力请业内企业、科研院所等实体机构担任实职的中高级技能人才和管理者担任兼职教师,有关职能部门要把企业支援本区域的职业院校发展和企业的直接经济效益挂勾,也和企业技能人才、工程人才、管理人才晋升高级职称、年度绩效考评等事儿相联系,专业实务人士去职业院校教书、指导实习职校生的成绩,不仅应列为中高级人才的人才培养指标,视情形还可以选择性地替代论文、英语、计算机证书所代表的功能,以便切实提高他们投身职教的积极性。

目前,我国共有中职学校1.4万余所、高职院校1000多所,而全国接受过全日制高等教育的专业人士已近1亿、高技能人才超过2000万,如果我们拓宽思路,加之良好的政策引导机制,职业院校师资问题或许可以迎刃而解。

《中国教育报》2011年9月13第1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