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工程学院软件教研室组织开展教研活动
发布日期:2025-09-28 16:49

       2005年9月26日,信息工程学院软件教研室在吉纯楼309教室开展“职业教育教改与教师能力提升交流研讨”教研活动。教研室主任袁强主持,软件教研室全体教师参与,以课题研究指导为核心抓手,推动教研成果向教改实践转化,助力教师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双向提升。
       活动中,袁强紧扣“以教研破题、以教改赋能”的核心思路,明确本次教研需聚焦职业教育教改需求,通过课题研究这一关键载体,帮助教师补齐科研能力短板,进而反哺教学实践。随后,苑领娟老师分享了假期省培项目中“科研赋能教研能力提升”的核心内容,为教师搭建从理论学习到实践应用的桥梁。
       苑领娟结合自身课题研究与教学实践经验,强调教研与教改的深度融合——课题研究作为教研的重要形式,其核心价值在于解决教学实践中的真问题,而教改则是将课题成果转化为教学能力的关键路径。她指出,未参与课题实践时,教师对职教政策、教学创新的理解易停留在表面;而经历完整课题撰写后,不仅能深化对政策的把握、对理论的应用,更能将研究中探索的方法融入课堂教学,实现“以研促教、以改提能”。
       围绕“如何通过课题研究推动教改、提升能力”,苑领娟系统讲解课题选题、撰写的关键要点:选题需锚定职教教改方向,结合自身教学特长、参考课题指南、紧扣政策要求,避免脱离教学实际的“空泛研究”;题目撰写需简洁传递研究核心,确保与教改需求精准对接。在课题各部分撰写中,她特别强调“问题提出”需结合教学困境与政策要求,体现教改必要性;“研究方法”需立足教学场景设计,确保可落地、可推广,让课题研究成为推动教改的“方法论支撑”。
       袁强在总结中进一步强化“教研-教改-能力”的联动逻辑,指出教师需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深入学习,将课题研究方法转化为推动教改的具体行动。他对教师提出三点要求:一是以课题申报为契机,主动参与教研活动,在实践中掌握教改所需的科研方法;二是从校级课题起步,积累教改经验,尤其新教师需通过课题研究熟悉职教政策、创新教学模式,逐步提升教学能力;三是加强成果转化,将课题研究中形成的思路、方法融入日常教学,真正实现“以教研促教改、以教改提能力”。
       此次教研活动精准打通“教研赋能教改、教改提升能力”的路径,不仅帮助教师厘清课题研究与教学实践的结合点,更推动教研室形成“以研谋改、以改强能”的良好氛围,为软件教研室教学质量持续提升、学校职业教育教改深入推进注入动力。



供稿部门:信息工程学院
审核:杨立涛
编辑:李墁彤
终审:张小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