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教学关键在于课堂氛围
发布日期:2019-11-22 15:45

职业院校的教学改革一直在进行,但以前主要集中在专业设置与调整、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的推行、学分制与选课制的实行、小班化教学和教学评价方式改革等,尽管也涉及了课堂教学的某些方面,比如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技术等,但总体上看,除了教学硬件有较大改善外,真正实现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改革并不多。 有人说,课堂教学有五重境界:第一重境界叫silence,课堂上很安静,老师在讲,学生听或者没听,互不干扰。第二重境界叫answer,老师在上课过程中能向学生提一些问题,有时学生回答,大多数时候没有,和第一重差不多。第三重境界叫dialogue,老师和学生有情感和内容的交流。第四重境界叫critical,学生不仅和老师有互动,还能针对老师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甚至有批评和质疑。最高一重境界是debate,师生之间有辩论,甚至因此而产生新的观点。反观我们的大学课堂,几十年来基本上一直停留在前两种状态。不少教师上课由照“本”宣科到照“屏”宣科,唱着“独角戏”,自说自话,平铺直叙,整个课堂自始至终,单调沉闷。大学课堂的教学方式没有得到普遍优化,教学效果没有得到实质提高。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教师仅仅只是在表面上简单地创造了上述所谓的机会让学生参与互动,是远远不够的,难以激发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来。事实上,大部分教师在理念上还没有实现“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以知识传授为重点”向“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重点”转变。许多教师的备课方式、教学方式、对学生成绩的考核评定方式等一如从前,也少有教师用心揣摩学生的个性特点,潜心琢磨教学技巧,有意识地去设计教学场景和节奏,以调动学生情绪,活跃课堂氛围。这样的课堂沦为平庸,实乃必然。 一堂课效果好不好,教学内容固然重要,但除此之外还应该有好的教学方式,有好的教与学的课堂氛围。课堂教学作为人才培养的主战场和根本环节,只有着力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人才培养质量才会有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