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2019年全省职业院校
教学能力大赛的通知
鲁教职字〔2019〕8号
各市教育(教体)局,各高等职业院校:
为贯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部署,落实《关于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十条意见》有关要求,提升我省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决定举办2019年全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组织
大赛由我厅主办,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承办,济南职业学院协办。大赛设立组织委员会(简称大赛组委会),组委会秘书处设在我厅职业教育处。大赛组委会组成人员名单见附件1。
二、比赛要求
重点考察教学团队(2—4人)针对某门课程中部分教学内容完成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评价目标达成、进行反思改进的能力。
教学团队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的有机统一;要加强劳动教育,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要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学习支持环境、服务供给模式,实现因材施教,为个性化学习提供支撑。
三、比赛分组及参赛限额
(一)比赛分组。
大赛分中职组、高职组,均设3个报名组别。
1.中职公共基础课程组:参赛作品应为公共基础课程中不少于12学时连续、完整的教学内容;
2.中职专业技能课程一组:参赛作品应为专业核心课或专业(技能)方向课中不少于16学时连续、完整的教学内容;
3.中职专业技能课程二组:参赛作品应为专业核心课或专业(技能)方向课中不少于16学时连续、完整的教学内容,其中必须包含不少于6学时的实训教学内容。职业学校专业(类)顶岗实习标准中的实习项目工作任务也可参赛。
4.高职公共基础课程组:参赛作品应为公共基础课程中不少于12学时连续、完整的教学内容;
5.高职专业课程一组:参赛作品应为专业基础课程或专业核心课程中不少于16学时连续、完整的教学内容;
6.高职专业课程二组:参赛作品应为专业核心课程中不少于16学时连续、完整的教学内容,其中必须包含不少于6学时的实训教学内容。职业学校专业(类)顶岗实习标准中的实习项目工作任务也可参赛。
(二)参赛限额。
在组织市级(校级)选拔赛基础上,各市教育(教体)局择优推荐中职组15件参赛作品,其中公共基础课程组4件、专业技能课程一组7件、专业技能课程二组4件;各高职院校择优推荐5件参赛作品,其中公共基础课程组1件、专业课程一组3件、专业课程二组1件。在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中获一、二等奖的学校可增加参赛名额,每个一等奖增加参赛作品2件、每个二等奖增加参赛作品1件。
中职、高职公共基础课程组作品不能出现课程的重复,中职专业技能课程一组、二组作品不能出现专业类的重复,高职专业课程一组、二组作品每个专业大类不超过2件。
四、参赛作品及材料
教学团队选取某门课程在一个学期中符合要求的教学任务作为参赛作品,完成教学设计,组织实施课堂教学。教学内容应符合教育部印发的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和我厅印发的专业教学指导方案有关要求,教材选用应符合教育部和我厅有关规定,与职业教育国家或省级规划教材有关内容相对应。
参赛材料包括参赛作品实际使用的教案、2—5段课堂实录视频、教学实施报告,另附参赛作品所依据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具体要求见附件2。
五、比赛办法
大赛组委会按照参赛要求,组织对报名作品进行资格审核,经资格审核通过的作品进入评审环节。评审采取先网络初评后现场决赛的方式进行。网络初评时,评审参赛作品材料,确定入围现场决赛和拟获得三等奖的作品。现场决赛时,教学团队进行现场讲解和模拟实际教学,并回答评委提问;根据材料评审、现场展示和答辩情况,确定决赛成绩。具体要求见附件2。
六、奖励办法
大赛设单项奖和团体奖。单项奖按评审组分设一、二、三等奖,分别占本组参赛作品总数的10%、20%、30%,一、二等奖根据决赛成绩排序确定,三等奖根据网络初评得分排序确定。团体奖设优秀组织奖若干。单项奖颁发证书,团体奖颁发奖牌。
获奖名单在我厅网站公示无异议后发文公布,并择优推荐参加全国比赛。
七、报名方式与要求
(一)高职组以学校、中职组以市为“参赛单位”,按照限额组织参赛队参赛。
(二)参赛对象一般应为职业院校在职教师。每个教学团队由实际承担参赛课程或相关课程教学(含实习指导)、教研任务的教师组成,不直接实施课堂教学的团队成员不超过1人。
(三)除公共基础课程组外,每个教学团队可吸收1名团队学校聘用的企业兼职教师作为成员参赛;各代表队可在我省区域范围内(青岛队在青岛市区域内)跨校组建教学团队参赛,中职、高职不得混合组队。
(四)教学团队成员所在学校均须开设参赛作品教学内容所属的专业(须在教育部备案)和课程,成员须实际承担有关教学或教研任务。以虚假内容(身份)参赛的,一经核实,取消其参赛资格以及所在代表队团体奖评奖资格。
(五)参赛作品应为原创,引用应注明出处。若有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责任由教学团队承担。经同意,大赛组委会统一组织对参赛作品做公益性共享。
(六)除《参赛报名表》《参赛汇总表》之外,所有参赛作品材料及其文件名(文件属性)、现场展示和答辩时使用的所有材料和画面等,均不得出现市、县(市、区)、学校的任何信息。故意透露相关信息的,取消参赛资格。
(七)2019年起,我省推荐参加国赛的中(高)职公共基础课程、中职专业技能课程所属专业、高职专业课程所属专业,各市、各高职院校不得连续两年报名;获国赛一、二等奖教学团队的所有成员不得重复报名;获省赛奖励的作品不得参赛。
八、材料报送与要求
本次大赛所有材料均在网上提交,可通过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官网(>
(一)市教育(教体)局负责审核本市推荐的中职组作品材料、高职院校负责审核本校推荐的高职组作品材料,并将加盖公章的《参赛汇总表》(系统生成)扫描上传系统。 (二)各市、各高职院校务于2019年7月25日24:00前,在报名系统完成所有材料的上传与审核工作,并电话确认。 (三)各学校提交的电子版材料均须查杀病毒,以免影响系统正常运行。 报名咨询联系人:刘丹、王晓、孙明红,联系电话0531—55638132、55630292;网站技术咨询联系人:张程、巩洪庆,联系电话:0531—89701380、89701371。 九、决赛时间地点 经初评入围现场决赛的作品名单另行公布。决赛时间安排在8月,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十、其他 (一)教学团队可免费选用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职业学校企业生产实际教学案例库等资源进行教学设计和实际教学,并从教学资源支持平台(智慧职教www.icve.com.cn、爱课程网www.icourses.cn)获取;也可免费使用“先电专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教学设计和实际课堂教学,登陆www.xdjxpt.com申请使用账号。 (二)大赛有关信息将及时在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官方网站公布。 (三)各市、各高职院校于2019年7月25日前,将大赛总结报告加盖公章后,连同市(校)级比赛情况统计表(可在大赛官网下载)一并发送至sdjky_zjs@126.com。 (四)大赛工作QQ群:570145788,请各市、各高职院校负责大赛工作的人员加入。 附件:1.2019年山东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组委会组成 人员名单 2.2019年山东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参赛作品材 料及现场决赛有关要求 3.2019年山东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参赛报名表 4.2019年山东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参赛汇总表 5.2019年山东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评分指标 山东省教育厅 2019年6月26日 附件1 2019年山东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 组委会组成人员名单 一、主任委员 白 皓 省教育厅副厅长、党组成员 申培轩 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 二、副主任委员 梁斌言 省教育厅职业教育处处长 刘宝君 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处长 于显坤 济南职业学院院长 宋树杰 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三、委员 孟令君 省教育厅职业教育处二级调研员 吕序锋 省教育厅职业教育处二级调研员 宋俊峰 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副处长 王志刚 省教育厅职业教育处副处长 杜德昌 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职教所所长 尹元华 济南职业学院副院长 四、秘书处秘书长 梁斌言 五、秘书处副秘书长 吕序锋 杜德昌 尹元华 附件2 2019年山东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 参赛作品材料及现场决赛有关要求 一、参赛作品文档 所有文档材料均要求规范、简明、完整、朴实,不得泄露地区、学校名称,以PDF格式提交,每个文件大小不超过100M。 (一)参赛教案 教学团队根据提交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选取该课程在一个学期中符合规定的教学任务作为参赛作品,撰写实际使用的教案。教案应包括授课信息、任务目标、学情分析、活动安排、课后反思等教学基本要素,设计合理、重点突出、规范完整、详略得当。每个参赛作品的全部教案合并为一个文件提交。 (二)教学实施报告 教学团队在完成教学设计和实施之后,撰写1份教学实施报告。报告应梳理总结参赛作品的整体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施成效、反思与改进等方面情况,突出重点和特色,可用图、表等对实施、成效加以佐证,字数不超过3000字。 (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教学团队提交学校实际使用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包括专业名称及代码、入学要求、修业年限、职业面向、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课程设置、学时安排、教学进程总体安排、实施保障、毕业要求等内容。参赛内容为公共基础课程的,只需提交实际讲授该课程的其中一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跨校组建的教学团队,只需提交团队负责人所在学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四)课程标准 教学团队提交参赛作品实际使用的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应按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依据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和职业教育国家或省级规划教材,科学、规范制定,说明课程要求、时间进度、实施保障等。多个授课班级只需提交其中一份课程标准;跨校组建的教学团队,只需提交团队负责人所在学校的课程标准。 二、参赛作品视频 教学团队成员按照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含实训、实习),录制2—5段课堂实录视频,原则上每位团队成员不少于1段,不直接实施课堂教学的团队成员可不作要求。课堂实录视频每段最短8分钟左右、最长20分钟左右,总时长控制在40—45分钟;每段视频应分别完整、清晰地呈现参赛作品中内容相对独立完整、课程属性特质鲜明、反映团队成员教学风格的教学活动实况。中职专业技能课程二组、高职专业课程二组参赛作品的视频中须包含不少于2段反映团队成员关键技术技能教学操作与示范的教学实况。 课堂实录视频须采用单机方式全程连续录制(不得使用摇臂、无人机、虚拟演播系统等脱离课堂教学实际、片面追求拍摄效果的录制手段),不允许另行剪辑及配音、不加片头片尾、字幕注解,不泄露市、县(市、区)、学校名称。采用MP4格式封装,每个文件大小不超过200M。每段视频文件命名有明显区分。 视频录制软件不限,采用H.264/AVC(MPEG-4Part10)编码格式压缩;动态码流的码率不低于1024Kbps,不超过1280Kbps;分辨率设定为720×576(标清4:3拍摄)或1280×720(高清16:9拍摄);采用逐行扫描(帧率25帧/秒)。音频采用AAC(MPEG4 Part3)格式压缩;采样率48KHz;码流128Kbps(恒定)。 1.入围决赛的教学团队赛前一天熟悉赛场,抽签决定场次。 2.决赛当天,抽签确定比赛顺序,教学团队按序进入备赛场所,在参赛作品范围内随机抽定1学时的教学内容。 3.教学团队在备赛场所可利用自带资源与网络资源进行准备(现场提供网络和打印),限时30分钟。 (二)现场展示 1.现场展示总时长15分钟,教学团队先后讲解抽定内容的教学设计(5分钟)、针对抽定内容中的部分内容进行模拟实际教学(10分钟)。现场提供投影和黑板,无学生。 2.进入比赛场地后,教学团队自选方式进行教学设计讲解和模拟实际教学。 3.现场展示不得泄露市、县(市、区)、学校相关信息。 (三)答辩 1.评委针对参赛作品材料和现场展示集体讨论提出问题(3—4题),时间不超过10分钟(教学团队回避)。 2.教学团队针对屏幕呈现的评委提问逐一回答并阐述个人观点(评委不再复述或解读、可以指定答题者),时间不超过10分钟(含读题审题)。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评委可以追问。 3.教学团队答题时可以展示自认为能佐证回答的资料,不得泄露市、县(市、区)、学校相关信息。 (四)换场 教学团队进入比赛场地做好准备,时间2分钟。 附件3 2019年山东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 参赛报名表 市(高职院校)联系人电话: QQ号: □中等职业教育组 □公共基础课程组 课程名称: □专业课程一组 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 课程名称: □高等职业教育组 □专业课程二组 课程 总学时 参赛 学时 作品名称 (根据教学任务 凝练) 学校(单位)全称 姓名 性别 年龄 教龄 民族 学历 职称 职务 承担具体 教学或教研任务 说明 “学历”栏可选填:大专以下/大专/本科/硕士/博士 “职称”栏可选填:未定级/初级/中级/副高/正高 “职务”栏可选填:普通教师/教研室负责人/系部(分院)负责人/校领导 教学团队负责人★ 联系方式 手机号码 电子邮箱 特点 说明 简要说明参赛作品教学设计与实施的特色和创新之处,比如内容选择、目标确定、策略设计、技术运用、资源应用、实施成效等(200字内)。 资源 说明 简要说明参赛作品中所属的课程教学网站、数字学习资源、成绩管理系统、交流互动平台等,并提供有效地址、使用密码,保证在资料审核期间能够正常访问。 其他 说明 简要说明非本校在职的教学团队成员身份。 参赛 承诺 是否保证参赛作品材料无任何版权异议或纠纷 □是 □否 签字: 2019年 月 日 是否同意“组委会”将参赛作品材料共享或出版 □是 □否 签字: 2019年 月 日 审核 意见 学校对该作品所属专业、课程开设情况,教学内容、应用成效以及教师承担教学、教研任务等方面情况的审定意见: 2019年 月 日 (加盖公章) 市教育行政部门对该作品参加市级比赛情况的审定意见: 2019年 月 日 (加盖公章)
附件4
2019年山东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参赛汇总表
市(院校):(公章)
层次 (中职、高职) |
组别 |
专业名称 |
课程名称 |
作品名称 (根据教学任务凝练) |
学校名称 (规范全称) |
团队 负责人 |
联系电话 |
参加市(校)赛选拔情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填表人: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附件5
2019年山东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
评分指标
一、公共基础课程组
指标 |
分 值 |
评价要素 |
目标 与 学情 |
20 |
1.适应新时代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符合教育部发布的公共基础课程标准有关要求,紧扣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计划,强调培育学生的学习能力、信息素养。 2.教学目标表述明确、相互关联,重点突出、可评可测。 3.客观分析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能力等,整体与个体数据详实,预判教学难点和掌握可能。 |
内容 与 策略 |
20 |
1.联系时代发展和社会生活,融通专业课程和职业能力,弘扬劳动精神,培育创新意识;思政课程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其他课程注重落实课程思政要求。 2.教学内容有效支撑教学目标的实现,选择科学严谨,容量适度,安排合理、衔接有序、结构清晰。 3.教材选用符合规定,配套提供丰富、优质学习资源,教案完整、规范、简明、真实。 4.教学过程系统优化,流程环节构思得当,方法手段设计恰当,技术应用预想合理,评价考核考虑周全。 |
实施 与 成效 |
30 |
1.体现先进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学实际。 2.按照设计方案实施教学,关注重点难点的解决,能够针对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突出学生中心,实行因材施教。 3.教学环境满足需求,教学活动开展有序,教学互动广泛深入,教学气氛生动活泼。 4.关注教与学全过程信息采集,针对目标要求开展考核与评价。 5.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数字资源、信息化教学设施提高教学与管理成效。 |
教学 素养 |
15 |
1.充分展现新时代职业院校教师良好的师德师风、教学技能和信息素养,发挥教学团队协作优势。 2.教师课堂教学态度认真、严谨规范、表述清晰、亲和力强。 3.教学实施报告客观记载、真实反映、深刻反思教与学的成效与不足,提出教学设计与课堂实施的改进设想。 4.决赛现场展示与答辩聚焦主题、科学准确、思路清晰、逻辑严谨、研究深入、表达流畅。 |
特色 创新 |
15 |
1.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 2.能够创新教学模式,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 3.能够与时俱进地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研科研能力。 4.具有较大的借鉴和推广价值。 |
二、专业课程组
评价 指标 |
分 值 |
评价要素 |
目标 与 学情 |
20 |
1.适应新时代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符合教育部发布的专业教学标准、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教学仪器设备装备规范)、顶岗实习标准等相关要求,紧扣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强调培育学生的学习能力、信息素养以及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 2.教学目标表述明确、相互关联,重点突出、可评可测。 3.客观分析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基础、认知和实践能力等,整体与个体数据详实,预判教学难点和掌握可能。 |
内容 与 策略 |
20 |
1.能够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落实课程思政要求,及时反映相关领域产业升级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重视加强劳动教育,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 2.教学内容有效支撑教学目标的实现,选择科学严谨、容量适度,安排合理、衔接有序、结构清晰;实训教学内容源于真实工作任务、项目或工作流程、过程等。 3.教材选用符合规定,补充引用生产实际案例,配套提供丰富、优质学习资源,教案完整、规范、简明、真实。 4.教学过程系统优化,流程环节构思得当,技术应用预想合理,方法手段设计恰当,评价考核考虑周全。 |
实施 与 成效 |
30 |
1.体现先进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学实际,落实德技并修、工学结合。 2.按照设计方案实施课堂教学,关注技术技能教学重点难点的解决,能够针对学习和实践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突出学生中心,强调知行合一,实行因材施教。 3.教学环境满足需求,教学活动安全有序,教学互动广泛深入,教学气氛生动活泼。 4.关注教与学全过程的信息采集,针对目标要求开展教学与实践考核与评价。 5.合理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虚拟/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以及数字资源、信息化教学设施改造传统教学与实践方式、提高管理成效。 |
教学 素养 |
15 |
1.充分展现新时代职业教育教师良好的师德师风、教学技能、实践能力和信息素养,发挥教学团队协作优势。 2.课堂教学态度认真、严谨规范、表述清晰、亲和力强。 3.实训教学讲解和操作配合恰当,规范娴熟、示范有效,符合职业岗位要求,展现良好“双师”素养。 4.教学实施报告客观记载、真实反映、深刻反思理论和实践的教与学成效与不足,提出教学设计与课堂实施的改进设想。 5.决赛现场展示与答辩聚焦主题、科学准确、思路清晰、逻辑严谨、研究深入、表达流畅。 |
特色 创新 |
15 |
1.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增强正确的劳动观念。 2.能够创新教学与实训模式,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与实践体验。 3.能够与时俱进地更新专业知识、积累实践技能、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教研科研能力。 4.具有较大的借鉴和推广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