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内外实训教学模式梳理
实训教学作为职业教育的立身之本,在各个国家均有比较成功的经验。例如,德国“双元制”实训模式,学生在职业学校与企业两个场所进行学习,而实践教学由企业主导的,学校虽以辅助为主,但也提供应时的实验设备;澳大利亚的“技术与继续教育”(TAEE)实训模式是一种政府实施国家资格证书制度、学校培养职业技能、企业投资评估的产学合作模式;英国的“三明治”实训模式是一种“理论学习—实践培训—理论学习”循环的实训模式。国内学者结合我国各职业院校的实际情况也提出了多样的实训教学实施思路,例如,张辉等基于OBE教育理念构建了“个性化创意、模块化细分、弹性化时空、数字化管理、审核化评价、人性化环境”的新型教学模式;蔡冬林将以仿真系统为实训环境的虚拟实训和以真实设备为实训环境的真实实训相结合,构建了虚实结合实训教学模式。
基于文献分析,对于实训教学模式的研究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对实训教学中“学校—社会(企业)—政府”协同关系的宏观研究;二是对实训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开展的微观研究。但目前关于实训教学模式的研究多以解决实训设备与资源匮乏的问题、提升学生操作技能水平作为出发点,对默会知识、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重视不足。线上线下混合式实训教学模式在应对实训设备不足与落后问题的同时,还应结合线上、线下两种教学形式的优势,指向更为全面的教学目标,有助于提升我国职业教育实训教学的成效。
2.实训教学目标
职业教育实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能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胜任某一职业岗位的技能型人才,职业能力是实训教学培养的题中之义。一般认为,职业能力包含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态度三个方面。实训教学不仅要关注实践技能的培养、理论知识的应用,还要重视职业价值观、职业认同感、人际交往能力等默会知识和情感态度的培养。另外,还需认识到职业能力内涵具有历史发展性及地域性,需要从更多元的维度构建职业能力观。因此,为了使实训教学目标兼具时代性与泛用性,本研究引入了“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该模型是由北京师范大学的研究团队在美国21世纪学习联盟提出的“4C”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得到的,包含文化理解与传承(Cultural Competence)、省辩思维(Critical Thinking)、创新素养(Creativity)、沟通素养(Communication)与合作素养(Collaboration)五个方面。职业能力与21世纪核心素养共同构成了实训教学目标,如图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