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最让我感动的,是新生们的求知欲。当我讲到 “计算机从只能做数值计算,到现在能处理图像、声音” 时,坐在前排的一位同学举手提问:“老师,未来计算机能像人一样思考吗?” 这个问题让我眼前一亮,我不仅详细解答了人工智能与人类思维的区别,还趁机鼓励大家:“我们一直很重视计算机专业的实践教学,后续还有很多实训课程和企业合作项目,你们这一代成长在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完全有可能在学校的培养下,参与到更前沿的计算机技术研发中。” 随后,我组织大家分组讨论 “自己亲历的计算机技术变化”,有的同学分享家里从拨号上网到 5G 的升级,有的说自己用编程软件做过简单的小游戏,小组代表发言时,台下的掌声此起彼伏,那种热烈的氛围,让我真切感受到在圣翰教书育人的意义。
课后,还有几位同学围过来问问题,有的想知道 “怎么才能学好编程”,有的关心 “计算机专业未来的就业方向”。看着他们眼里的期待,我想起自己课前的紧张,也想起入职时系主任对我说的 “圣翰的学生都很朴实热情,只要你用心教,他们一定会认真学”,此刻这句话有了最真切的印证。突然觉得无比踏实 —— 原来,在圣翰这样有温度的学校里,当老师最大的幸福,就是用自己的知识点燃学生的热情,而学校也始终在背后为我们提供着支持与保障。
作为一名新教师,我知道未来的教学之路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但这堂和 25 级新生共同度过的计算机应用技术课,已经为我在教学生涯埋下了坚定的种子。我会带着对学校的这份认同感与归属感,带着首课的热血与感动,继续打磨课程、精进教学,努力把每一堂课都讲得生动有趣,不辜负新生们的期待,不辜负学校的培养,更不辜负 “圣翰教师” 这个身份赋予我的责任。
初审:胡文蓉
复审:刘永波
终审:杨立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