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是一种实力。”它代表人外在的公众形象,是现代人文明素质的一项标志。这种实力需要在演讲活动中对自我的现状不断认知、反思、设定目标及持之以恒地努力实践、尝试。正如郝永平博士对人的特性所作的解释:“与普通动物被动接受自然界的恩赐不同,大自然既没有赋予人类以完美的先天本能图式,又没有为人设计出特定的失意的生存环境,而是使人处于先天‘未完成’状态,并不断面临着来自周围环境的严酷挑战与沉重压力,从而迫使人不得不走上一条后天自我决定与自我塑造的艰难道路。为了解决先天未完成与后天自我完成的矛盾,求得生存与发展的更好机会,人类只能选择以自己的创新实践作为可靠的支撑,既努力弥补机体构造的先天缺陷。又不断改造与变革周围的环境与对象。”对大学生的演讲能力培养也正是如是,如果缺少了他们对自身演讲能力的艰难探索和实践过程,他们就很难持续提升自己的演讲能力。
然而,演讲“恐惧心理会影响所有的演讲者”,这会让演讲者感到害怕。“演讲者会害怕他忘记要讲的内容:害怕自己的观点让听众感到混乱难懂;害怕自己的表现会不适当:害怕观众对自己的演讲感到无趣:害怕观众会嘲笑自己:害怕自己不知道把手放在哪里;害怕教员让自己尴尬:害怕观众认为自己的观点过分简单;害怕自己会出语法错误:害怕每个人都会盯着自己看。”等等,这些担忧与顾虑成为大学生提升演讲能力的阻碍。由此,近些年我一直探索创新教学方法,以期在解决此一问题方面有所突破。
大学生通过掌握和学习演讲理论,通过对演讲进行充分准备与练习,可以不断增强演讲自信;通过及时有效的系统支持,使自己在面对的演讲状态未发生改变的情况下仍然要去演讲,在仍然能感受到演讲的压力和由于演讲所带来的种种风险,包括演讲失误、演讲无效、演讲不被听众接受甚或遭致反感与反驳的情况下,恐惧情绪获得减弱降低或转移。
大学生论坛可以培养人的演讲能力,
撰稿人:薛广秀
通讯作者:李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