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4-10-30 16:42
时间:2014年10月15日下午午1点至2点
地点:信息工程学院办公室
主持:副院长谢广斌
参会人员: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李桂成、谢广斌,代理就业科长尹学越,代理团总支书张本全及全体老师。
会议内容:传达大例会精神;学习两个重要文件
按照学校部署,今天我院召开全体教职工会议,本次会议由谢广斌副院长主持。会上,谢广斌副院长向全体教职工传达了大例会精神,并带领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两个文件并对全体教职工提出期望和要求,要求全院教职工会后认真学习两个文件,了解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努力提升自己,为适应新时代的职业教育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
一、传达大例会精神情况:
1、为了加强我校的整体管理水平,经学校研究决定对学校领导班子进行系统调整,蒋元涛校长助理自今日起协助刘波校长分管品牌专业群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司赞校长助理分管学校行政工作,杨长江副校长分管党办和宣传工作。
2、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训质量,达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目的,我校决定筹建大实训处。
3、为了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开拓圣翰发展新局面,校长对全体员工提出三个重要要求并提出三个重要发展任务:一为学生,二位职工,三位集团,一切以学生为重。
二、学习两个重要文件情况:
首先李桂成副院长和谢广斌副院长在会议上带领全院教职工学习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的通知》(教发〔2014〕6号)两个文件并作出了重要发言,要求每位员工都要认认真真通读原文,深刻领会文件精神,提高思想认识。下面是各位老师对次会议的发言总结。
刘永波老师提到建立更完善的课程体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展校企合作和实训基地,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突出职业院校学生的技能性。考虑到普通本科院校短时间内仍以理论知识为主,理论知识体系也不应是不可放松的,为有意参加专升本的学生提供理论学习的平台,可以更深入系统的学习。
尹学越老师认为职业教育能走出一条不同于其他的发展道路,核心就是以就业为导向,指导性也更加明确,这与高职院校的学生们想找一份适合自己的初衷不谋而合。就我们自己学校来说,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结合、订单培养等模式,充分响应了国家的号召,在学生中间,也产生了良好的口碑。作为职业教育的一份子,我们应该为国家的这一举措欢呼,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培养起学生们对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的积极性。
尹月卿老师提到在准入考核方面,采取“知识+技能”、单独招生、自主招生和技能拔尖人才免试等考试招生办法,为学生接受不同层次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多样化入学形式。在办学方式方面,完善校企合作各项制度,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建立健全校企合作规划、合作治理、合作培养机制,使人才培养融入企业生产服务流程和价值创造过程。职业院校和合作企业要不断完善知识共享、课程更新、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生产实训、交流任职、员工培训、协同创新等制度。推动学校把实训实习基地建在企业,企业把人才培养和培训基地建在学校。探索引校进厂、引厂进校、前店后校等校企一体化的合作形式。我们要抓住时机,营造有利环境,从招生、教学、就业等方面做出合理的方案,提升我们影响力和竞争能力,稳步向前发展。
林天圆老师说到作为一名教师,需要做到有教无类,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发现学生的优势方向,并加以引导。引入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引入大量企业案例,提高学生积极性。加大实习实训在教学中的比重,做好学生的素质教育,引导学生健康发展。以身作则,带领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专业技能。
宫庆霞老师通过认真学习这两个文件,提出自己的见解。第一,国家非常重视职业教育,加大力度扩大职业院校办学自主权。第二,职业院校对于学生培养证书的完善。将来职业院校的学生能够拿到学历学位证书和资格证书“双证书”。第三,文件中重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学生从入学开始就接受相应的动手和实践课程,目前我们学校课程改革,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加大了实践部分。第四,职业院校加强教师“双师型”,要求教师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这一点我们缺乏,希望在以后的改革中,提供教师的企业实训场所,让教师成为真正的“双师型”教师。
尚海青老师指出了目前职业教育的不足,在我校也普遍存在,有以下几点:1.社会吸引力不强。2.行业企业参与不足。3.办学条件薄弱。她认为可以从以下面两方面进行改进。我校部分专业属于服务业,要求学生能下得去,留得住,但目前在校学生,不能吃苦,贪图享受,没有很好的理解自己的专业和职业定位,学校应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改善学校风气,让学生从进校就有职业意识,可开展职业教育小课堂或亲身感受职业氛围。改革学校专业课程体系,不能停在表面,应真正的贯彻落实下去,及时调整专业设置,根据产业变革和技术进步趋势,开设新专业。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开展教学,真正做到教学做一体化。
贾倩倩老师认为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应该培养高素质人才,更需要技术技能的职业人员作为职业高校应突出自己的办学特色,科学合理的设置专业,健全专业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的机制,重点提升面向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社会管理、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人才培养能力。在实践方面应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企业岗位相对接,课程内容的教授上应于职业标准相对接,在毕业证书上的专业应于职业资格证书相对接,职业教育还应与终身学习相对接,从而提高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方面的质量,以及他们的个人能力和素养。在学习本文件后,强调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它也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的人才也是社会就业的主力,是不可忽视的。
李霞老师通过学习两个文件,认为:其一,创新职业教育理念。《决定》明确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定位是技术技能人才,职业院校要为国家的技术技能积累服务。其二,明确一个发展目标。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涉及理念转变、制度创新、体系构建、政策配套等方方面面,是一项目标宏大的系统工程。其三,明确定位中等职业教育、专科层次职业教育、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多层次多类型职教使命。同时,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继续教育要相互沟通,建立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推进学习成果互认衔接。其四,打通“人人皆可成才”的上升通道。加快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源市场的开放衔接,为受教育者在职场和校园间流动转换提供便利。
孙新老师深切感悟到职业院校必须要按照真实环境真学真做,掌握真本领的要求开展教学活动。”在我校现有条件下,可利用现有资源进行技能仿真和实训,可采用校企合作的模式到企业真实环境中进行实训,掌握真实生产流程及技能。同时,可完各类技能竞赛的培训机制,通过技能大赛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打造具备圣翰特色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技术人才。
王燕老师在本次会议作出了自己的心得体会,职业教育应该既能“文”又能“武”。也就是说职业教育不仅是学历教育,更重要的是对职业人才的培育;不仅要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使学生能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同时具备较强的职业技能,能够走出校园就能立刻融入企业,真正培养成社会需要的、能够与企业需求直接对接的高素质职业技能人才。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和职业院校的重视,以及更多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和经济倾向,职业教育将会与普通大学教育一起齐头并进,真正达到百花齐开、人才遍地的繁荣景象。
马云老师通过学习,深刻理解并领悟到以下几点。1.职业教育关系经济、民生,在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务院发布的本决定,有力的推动了职业教育的振兴。2. 明确了一个发展目标,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严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链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3. 作为职业教育的一份子,我们应该为国家的这一举措欢呼,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调动起学生们对高职院校教育的积极性。
尹新老师总结到培养高素质劳动者,要激发职业学校教育办学活力,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支持企业参与教学计划改革,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根据企业需求调整教育方案,试点现代化学徒制,以培养企业所需要的直接人才。需要鼓励多元化的主体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加强政府指导、企业参与、学校执行模式的教育新模,促使课堂基础专业知识的实际转化,促进技术技能的积累和创新。需要完善现代化职业学校制度。完善教育教学管理结构,提升管理能力需要提高职业教育的信息化国际化水平,并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张千秋老师发言说到我校作为一个职业院校,应该充分抓住这次改革的机会,好好掌握改革宗旨、改革目标,响应国家号召,加快我校发展,加强校企合作,开拓多元化培养模式,把我校建成真正的强校、名校。我作为一个招生人员,应该抓住这次改革的走向,提前占领制高点,加强与中等职业学校的合作,提高对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侧重,做到适应改革、利用改革,在中国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把我校的招生事业做大做强,为我校多招生源。
张本全老师发言说到国家已把对职业教育的重视提高到了国家的高度,这也充分体现了技能型人才的紧缺,也表现出了广大的技能型人才才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中坚力量,也说明了中国劳动者已经到了由以前靠出卖劳动力的简单劳动者向技能型高级劳动者转变的关键时刻,社会在发展,中国也在进步,众多的人口数量既是我国的宝贵资源又是我国的重大负担,所以为了让我国的人口资源变成真正的资源而不是负担,国家就必须重视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劳动者,需要鼓励多元化的主体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加强政府指导、企业参与、学校执行模式的教育新模,促使课堂基础专业知识的实际转化,促进技术技能的积累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