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科教融汇的实现路径
发布日期:2023-10-23 15:15

       职业教育科教融汇是一项涉及全社会、多领域、多主体的宏大工程,也是一项复杂程度高、系统性强、建设周期长的工作。为此,职业教育相关参与主体要做好充分准备,科学规划科教融汇的相关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精准有效的实施策略。
       一、提高思想认识,树立科教融汇的办学理念
       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职业教育办学历程中,“科”与“教”的关系,经历了从科教并重,到科教结合,再到科教融合,直至科教融汇的递进式发展过程,不断丰富着职业教育的办学内涵。在科教融汇的新形势下,职业教育要适应时代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职业教育工作者需要及时提高思想认识,树立科教融汇的办学理念。
       第一,深刻理解科教融汇的内涵,树立科教融汇的办学思想。“科教融汇”中,“汇”的本义是河流的汇聚,引申为综合、聚集、合并等含义,“融汇”就是融合汇聚。与以往的科教结合、科教融合等说法相比,科教融汇的提法表明了两层内涵:一是科学研究、科技创新与教育不仅要做到深度融合,还要实现资源、信息和能力的汇聚,要逐步拆除“科”与“教”之间的高墙,建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支撑我,我成就你”的协同发展关系,达到科教密不可分、高度一体的状态。二是科学研究、科技创新与职业教育要在协同发展的基础上,面向地方性特定的实际目标和产业需求,结合职业院校自身专业设置,借助和整合社会资源,进一步开辟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态势,实现科技、教育、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从全局意义上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职业学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要深刻理解科教融汇的内涵,树立科教融汇的办学思想,以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为抓手,引领职业教育办学实践,构建更加开放、社会化程度更高的职业教育办学机制,充分汇聚各领域的科技创新资源和主体力量,推动职业教育办学境界的跃升。
       第二,以培养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树立科教融汇的教育理念。职业学校的主要职能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职业教育实施科教融汇的落脚点必然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上。科教融汇之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意义,主要在于培养教育对象的技术创新能力。为此,职业学校实施科教融汇,要把培养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作为核心目标,树立科教融汇的教育理念。一方面,职业学校要深刻理解科教融汇的内涵,正确把握科教融汇与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把科教融汇作为人才培养的新方向,把科学素养、创新能力教育作为人才培养工作的主线。在科教融汇的各项工作部署中,职业学校要明确人才培养定位,始终把科技创新、技术研发与教育教学紧密结合起来,让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创新成为专业教育活动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职业学校要注重教学体系的科技化、现代化建设,重视科学技术应用与教学活动的结合,积极推动前沿科学技术应用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职业学校可以与科研机构、行业企业联合开发数字化教学管理系统,合作开展智慧校园建设,以科技力量助力“三教”改革,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二、搭建区域科教融汇平台,促进“校政行企”科研工作协同
       科研是一项实践性极强的工作,科教融汇涉及多元主体。对此,需要搭建区域性科教融汇平台,作为职业学校、科研院所和行业企业联合开发实施科技创新项目的实践载体。搭建区域科教融汇平台,不仅有利于促进“校政行企”在科研工作上的协同,也有利于整合各类主体的科研资源。
       第一,强化制度建设,加大政策供给,完善区域科教融汇平台搭建的顶层设计。区域产科教融汇平台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具有科研能力的职业学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按照自愿原则共同参与建设和运营的,以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技术开发和创新为主要内容的机构或组织实体。搭建区域科教融汇平台,需要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乃至科研管理部门牵头组织,并出台政策、建章立制。首先,各级地方政府要立足区域产业、教育和科研工作发展实际,因地制宜,出台鼓励引导职业学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共同搭建区域科教融汇平台的政策,明确区域科教融汇平台建设的基本原则、发展方向、重大事务的处理办法,完善区域科教融汇平台建设和运营的政策保障。其次,各级地方政府要在充分征求职业学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等利益相关主体的意见基础上,完善区域科教融汇平台建设和运营的制度规范,健全主体参与、进入和退出机制,制定区域科教融汇平台资源整合、利益分配、组织运作的管理办法,为平台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第二,搭建区域科教融汇平台,完善并发挥协同功能。搭建区域科教融汇平台的工作有两大板块,其一是组织统筹,其二是完善功能。在组织统筹方面,可以依照“政府主导、四元协同”的模式,由地方政府组建科教融汇平台的建设指导委员会,由地方综合实力雄厚的职业学校、科研院所或行业企业牵头成立科教融汇组织实体,定期召开联席会议,解决平台建设和运作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地方政府、职业学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四方协同,统筹制定区域科教融汇平台的发展规划、工作部署,共同推动平台的可持续发展。在完善功能方面,地方政府可以与职业学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出资、整合资源,聚焦国家重大需求,瞄准学科前沿,共同建设集科学研究、技术研发及推广、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决策咨询、科学普及与传播六大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科教融汇实践平台。在科教融汇平台内部实现信息、技术、人才、项目等各类资源共建共享,推动区域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不断迈向更高水平。
       三、加强学生科学素养培育,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我国实施职业教育科教融汇,目的是实现科技与教育的深度协同,借助科技支撑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再通过职业教育反哺科技创新。相应地,职业学校作为职业教育科教融汇的核心主体,需要切实发挥好人才培养功能,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更多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助力科教融汇目标的实现。
       第一,宣传普及科学知识,营造崇尚科学的校园文化环境。职业学校培育学生的科学素养,就要让全校学生了解科学、贴近科学,并掌握更多科学知识。首先,职业学校应开设以普及科学知识为目标的通识性课程,让学生了解现代科学中的通识概念,如人工智能、暗物质、数字技术、量子纠缠、高能激光等,同时学习前沿科技领域的一些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如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科学、宇宙和空间科学等,完善学生的现代科学知识结构。其次,职业学校可以通过校园中的各种载体和渠道,普及科学知识,如开设科普专栏、拍摄科学节目、开展科技讲座等,营造崇尚科学的校园文化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和探索科学的兴趣。
       第二,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体现。一是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在专业技术知识的教学过程中,融入大国工匠、杰出技术专家在岗位工作中勤于钻研、精益求精的事迹和范例,让学生充分了解每一项先进的技术和工艺成果都源于技术技能人才对科学技术的不懈追求与探索,进而实现工匠精神与科研精神培养的有机融合。二是在课堂教学中,专业教师要运用讨论式、探索式、任务式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积极思考,敢于质疑,勇于创新,提倡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独立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让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感悟和理解科学精神。
       第三,丰富校内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参与科研实践。科学素养的培育和形成,最终要落实到科研实践上,产出科技创新成果。职业学校要善于通过科研和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巩固学生的科学精神。一方面,职业学校应建立校内科研项目、科技创新项目孵化站,在相关领域学者专家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开发具有探索和模拟性质的科技创新项目,学生创新项目成果可以在校园里进行集中展出,引导在校学生积极参与科研实践。另一方面,职业学校应鼓励在校学生自主组建科技创新性质的社团,如机器人社团、3D打印社团、机电创新社团、电子设计社团等,允许学生社团通过校内媒体渠道进行宣传招新,吸引更多有科学研究兴趣、科技创新兴趣的学生加入社团,参与社团活动,依靠师生的力量引导学生参与科研实践。
       四、改革评价制度,将科教融汇绩效纳入办学与教学评价体系
       职业教育科教融汇是一项涉及多主体多领域的宏大工程,其所取得的成效,既有赖于各方参与主体的努力作为,也有赖于绩效评价制度的引导界定。就职业学校而言,如何评价其在科教融汇中的表现,往往决定着其行为动机和策略。为激励职业学校坚决贯彻落实科教融汇各项政策措施,需要改革评价制度,将科教融汇绩效纳入职业学校办学与教学评价体系,促使其积极作为、履职尽责。
       第一,健全办学评价制度,将科教融汇绩效纳入办学评价体系。职业学校实施科教融汇所取得的成果,主要体现在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两个维度。那么围绕科教融汇健全职业学校办学评价制度,需要在原有的评价制度中增加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两个方面的内容。在评价机制上,职业教育主管部门应以原有的职业学校科研能力评价系统为基础,根据科教融汇工作的要求、规律和特点,制定具体的评价类目、评价标准、评价指标和评价办法。在评价主体上,基于职业教育科教融汇参与主体的多元性,应确立教育主管部门评价、参与主体评价、社会评价“三位一体”式评价模式,根据科教融汇在不同方面、不同领域所产生的影响和成果,对职业学校实施科教融汇的绩效开展评价。在评价办法上,应采用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既要注重对职业学校日常工作表现、履责程度进行评价,也要就职业学校各项工作所取得的最终成效进行评价,力求总体评价的客观、公正、全面、科学。
       第二,健全教学评价制度,将科教融汇绩效纳入教学评价体系。人才培养是职业教育科教融汇的重要落脚点,也是科教融汇工作中的重要环节。职业学校要健全教学评价制度,使科教融汇充分体现于教学工作中,为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供切实有效的支持。一方面,职业学校要改革教师教学评价办法,把专业教师参与科研活动、技术创新实践的相关成果纳入工作绩效考核体系,并作为教师评奖评优、职称评定的依据,激励教师提升科研能力,积极参与科教融汇。另一方面,职业学校要改革学生学业评价办法,在学生能力评价中纳入科研能力、创新能力评价和科学素养评价;在学生学业成绩评价中纳入科学知识学习评价和科研实践表现评价,尤其是要对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科技创新、技术开发的行为表现和成果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在专业学习和课余时间积极参与各类科研实践活动,不断提升学生的科研素养。
       (节选自《职业技术教育》2023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