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建立近百年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一切奋斗,就是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推动实现现代化作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不断探索,努力奋斗,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已经实现,全面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的历史时期,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回顾过去,立足当前,展望未来,审视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积极探索、伟大实践、科学构想、不懈追求,具有特别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发先声
现代化,既是一个历时性概念,又是一个共时性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不同的目标要求、不同的衡量标准;在同一时期,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又具有不同的诉求和特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也是一个不断演化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认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基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发出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先声。
“四个现代化”,经历了一个历史形成过程。中国共产党人最初提出的是“一化”,即“国家工业化”。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就提出了中国工业化的问题。1944年5月,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工厂厂长和职工代表会议招待会上的讲话中就曾经提出:“要中国的民族独立有巩固的保障,就必需工业化。我们共产党是要努力于中国的工业化的。”1945年4月,毛泽东在向党的七大提交的书面报告《论联合政府》中明确提出:“在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条件获得之后,中国人民及其政府必须采取切实的步骤,在若干年内逐步地建立重工业和轻工业,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中国工人阶级的任务,不但是为着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而斗争,而且是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1949年3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中明确指出:“必须谨慎地、逐步地、积极地引导占主要成分的个体农业经济、手工业经济向现代化和集体化方向发展,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具有宪法性质的国家根本大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要稳步地变农业国为工业国。1953年6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比较完整地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在10到15年或者更长一些时间内,基本上完成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渡时期总路线,实际上包含了两个过渡的设想:一是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向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过渡;二是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过渡。这条总路线的基本点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文化重大措施,“尽快地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1954年9月,毛泽东在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的开幕词中提出,要“准备在几个五年计划之内,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明程度的伟大的国家”。1956年9月,毛泽东在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开幕词中指出,我们现在也面临着和苏联建国初期大体相同的任务,要把一个落后的农业的中国改变成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化的中国。1956年11月,毛泽东从中华民族发展的大历史观出发指出:“事物总是发展的。一九一一年的革命,即辛亥革命,到今年,不过四十五年,中国的面目完全变了。再过四十五年,就是二千零一年,也就是进到二十一世纪的时候,中国的面目更要大变。中国将变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中国应当这样。”1957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八届三中全会上讲到农业与工业的关系时,再次强调,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必须实行工业与农业同时并举,逐步建立现代化的工业和现代化的农业”。他指出:“过去我们经常讲把我国建成一个工业国,其实也包括了农业的现代化。”1957年2月,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毛泽东还指出,我们人民民主专政的目的是“为了保卫全体人民进行和平劳动,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1957年3月,毛泽东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再次提到“我们一定会建设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个说法后来逐渐演变为“三个现代化”的说法。1959年12月至1960年2月,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原来要求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1960年3月,毛泽东在同尼泊尔首相柯伊拉腊谈话时谈到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要安下心来,使我们可以建设我们国家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科学文化和现代化的国防”。1963年1月,周恩来在上海市科学技术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说:“我国过去的科学基础很差。我们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们祖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这是“四个现代化”最早的明确提法。从此,“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一直被沿用至今。
根据毛泽东的设想,1963年9月召开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作出分“两步走”的战略部署: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我国工业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第二步,使我国工业走在世界前列,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1964年12月至1965年1月,第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召开,根据毛泽东提议,会议正式确定了在本世纪末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目标。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关于今后发展国民经济的主要任务,总的说来,就是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1975年1月,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周恩来在其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出了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前列的宏伟目标。重申第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提出的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两步设想:第一步,用15年的时间,即1980年以前,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在20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
这一时期,关于现代化问题的理论探索,最具代表性的是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明确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农、轻、重工业协调发展”的发展理论。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了他的著名演讲《论十大关系》,吸取苏联方面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教训,提出了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构想。毛泽东提出的要处理好国内、国外的十大关系,已经涉及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等方面,其根本意义就是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1957年2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又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建设问题,提出“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
总起来看,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现代化的探索,从以发展重工业为中心环节的工业化,到以先进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四个现代化”。同时,把实现“四个现代化”划分为两步走战略,第一步是建立一个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是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使中国经济走在世界前列。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探索的结果,其意义在于,明确提出了既试图超越苏联高度中央集权模式的现代工业化发展道路,又超越西方以高资本、高资源投入为特征的资本主义现代工业化发展模式,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东方农业大国,富有生机和活力的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
“四个现代化”战略目标的提出,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设立了具体、明确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正是以毛泽东、周恩来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思想和实践探索,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形成的、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思想奠定了思想的和物质的基础,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的前提条件。
二、闯新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思想和实践是在毛泽东、周恩来等关于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思想和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得以展开的,并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逐步丰富、发展的。
(一)中国式的现代化
1979年12月,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明确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概念和目标——小康。对此,邓小平的表述是:“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还是很低的。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一千美元,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就算达到那样的水平,同西方来比,也还是落后的。所以,我只能说,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此后,邓小平又将现代化的目标之一——国民生产总值调整到人均八百美元。“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八百美元,就是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翻两番、小康社会、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些都是我们的新概念。”
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报告提出了分两步走的战略步骤,即从1981年到20世纪末力争实现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再经过长期的努力,使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接近或达到世界上经济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
邓小平在集中全党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问题的思考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步骤和目标。1984年10月,邓小平在会见中外经济合作问题讨论会的代表时提出:“我们确定了一个政治目标:发展经济,到本世纪末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按人口平均达到八百美元,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这个目标对发达国家来说是微不足道的,但对中国来说,是一个雄心壮志,是一个宏伟的目标。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个基础上,再发展三十年到五十年,力争接近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
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深入开展,“三步走”的战略设想也在逐步完善,变得更加明晰、更符合中国国情。1987年4月,邓小平在会见西班牙工人社会党副总书记、政府副首相格拉时更加明确地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我们原定的目标是,第一步在八十年代翻一番。以一九八〇年为基数,当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只有二百五十美元,翻一番,达到五百美元。第二步是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一千美元。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我们进入小康社会,把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那时国民生产总值超过一万亿美元,虽然人均数还很低,但是国家的力量有很大增加。我们制定的目标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在下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四千美元。做到这一步,中国就达到中等发达的水平。这是我们的雄心壮志。”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对此作了总结,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的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党的十三大报告将邓小平“三步走”的战略设想,用党的文件的形式确定下来。此后,“三步走”战略成为我国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远规划和五年计划的重要指导思想,一直贯穿其中,成为一项长期战略。
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思想,是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的科学概括,也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确立了明确的目标和具体步骤,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提出了共同奋斗的目标,并为后来党中央提出的“新三步走”战略的实施和中国社会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这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是至关重要的。
(二)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邓小平对于中国现代化的主要贡献之一,就是规定了中国现代化的性质——中国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1979年3月,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作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强调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从根本上明确了中国现代化的性质即社会主义性质。他说:“我们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这四项是:第一,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第二,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第三,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第四,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如果动摇了这四项基本原则中的任何一项,那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事业,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1986年9月,在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记者迈克华莱士的电视采访时,邓小平再次重申:“我们搞四个现代化建设,人们常常忘记是什么样的四个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在邓小平的思想中,中国的一切政策和实践,都是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他曾经明确指出:“现在我们搞四个现代化,是搞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不是搞别的现代化。我们采取的所有开放、搞活、改革等方面的政策,目的都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在邓小平看来,中国的四个现代化是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现代化,我们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时,实现四个现代化,也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优越性的最好体现,因此,四个现代化是最大的政治,是现阶段的政治路线。他曾多次强调,“所谓政治,就是四个现代化”,“我们党在现阶段的政治路线,概括地说,就是一心一意地搞四个现代化”。对这一思想观点,邓小平曾在不同的场合和地点多次作过说明,指出:能否实现四个现代化,决定着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是因为它代表着人民的最大的利益、最根本的利益。只有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才能更有效地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对付外国侵略者的侵略和颠覆,也才能比较有保证地逐步创造物质条件,向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前进。由此可见,邓小平关于现代化的思想中,现代化的实现本身就包含政治目标和政治意义;同时,现代化的实现,又离不开政治条件的保障。发展经济、实现现代化是维护国家政治独立和安全的基础,而政治和社会的稳定又是现代化实现的重要前提条件。经济目标、政治目标与社会目标的统一性和交互性是后发国家现代化的一大特点,正是在此历史条件下,邓小平关于中国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科学论断才更具有现实意义和科学意义。
(三)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方针和实现途径
邓小平对于中国现代化的主要贡献之二是指明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方针和实现途径。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邓小平为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指明的根本方针就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党的基本路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探索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这一基本路线也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道路问题。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邓小平一直强调要发展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指出:“社会主义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使社会物质财富不断增长,人民生活一天天好起来,为进入共产主义创造物质条件。不能有穷的共产主义,同样也不能有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但是说到最后,还是要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决不能干扰它,冲击它。”“我们的政治路线,是把四个现代化建设作为重点,坚持发展生产力,始终扭住这个根本环节不放松。”邓小平一再强调实现四个现代化是党和国家长期的工作中心,而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是发展经济——强调发展经济在实现现代化进程中的基础作用,从根本上抓住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基本经验的总结,是建设社会主义不可动摇的政治原则。四项基本原则的贯彻执行,从根本上保证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政治方向,规定了中国现代化的根本性质,为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可靠的政治保证。关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与改革开放的关系,邓小平特别强调坚持改革开放政策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两个决定条件之一,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要取得成功,决定于两个条件。一个是国内条件,就是坚持现行的改革开放政策。如果改革成功,会为中国今后几十年的持续稳定发展奠定基础。还有一个是国际条件,就是持久的和平环境。”改革的实质和目标,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为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因此,没有改革,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最终实现。邓小平指出:“总结历史经验,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这一科学的结论,是邓小平整个改革开放思想的重要基点之一。中国要发展,要实现现代化,就必须坚持对外开放。他强调:“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有一个正确的开放的对外政策。我们实现四个现代化主要依靠自己的努力,自己的资源,自己的基础,但是,离开了国际的合作是不可能的。应该充分利用世界的先进的成果,包括利用世界上可能提供的资金,来加速四个现代化的建设。”对外开放,可以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争取必要的外部条件和巨大的推动力量,这是加快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综上所述,邓小平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思想,与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是统一的,即把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贯穿于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为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指明了根本方针和道路。
2.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四个现代化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和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强调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伊始,邓小平就提出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问题,强调“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他指出:“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就是建设物质文明。……与此同时,还要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最根本的是要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的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就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奋斗目标,不仅仅是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物质财富的丰富,同时也包含着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内容和目标之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从而形成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邓小平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辩证关系出发,明确提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的战略方针。他指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只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了,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政治和法律保障。邓小平全面总结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经验教训,提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著名论断,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民主对社会主义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首先,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政治主张和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其次,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政治保证。邓小平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联系在一起,在强调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同时,要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和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他指出:“我们的国家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要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段话,也是邓小平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主要任务的基本概括。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进行了不懈的探索,确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根本方针、实现途径,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极大地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内容,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建设道路,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为新“三步走”战略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物质基础,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方略——可持续发展、全面发展与新型工业化战略
1.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与实施。面对世界范围内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遭遇的问题,尤其是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态问题,结合我国发展实际,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把控制人口增长、节约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对环境污染治理等问题纳入现代化目标。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等非社会因素的关系,对于推动现代化建设、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意义。1995年9月,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闭幕时的讲话中,江泽民明确提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2001年7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江泽民再次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提出:“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改善公共设施和社会福利设施。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2002年3月,江泽民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实现可持续发展,核心的问题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现在,国际上形成了一个越来越明确的共识,就是发展不仅要看经济增长指标,还要看人文指标、资源指标、环境指标。为了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始终拥有生存和发展的良好条件,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并切实解决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问题,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党的十五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等。
2002年8月,中国政府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可持续发展报告》申明,中国将以人为本,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主线,以发展经济为核心,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以科技和体制创新为突破口,不断提高综合国力和竞争力,全面推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党和政府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的正确决策,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重要保障,为我国在21世纪初期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奠定政策基础。
2.全面发展战略的提出与实施。1995年9月,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闭幕时的讲话中,江泽民全面系统阐述了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问题,即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速度和效益的关系,经济建设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第一、二、三产业的关系,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关系,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关系,公有制经济和其他经济成分的关系,收入分配中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关系,扩大对外开放和坚持自力更生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即正确处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十二大关系。这篇讲话,针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时期影响全局的十二个关键问题,明确了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统一这一总揽全局的原则,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以及解决这些复杂矛盾的基本思路,其实质就是要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和实现现代化的问题。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报告再次强调,要“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经济体制改革要有新的突破,政治体制改革要继续深入,精神文明建设要切实加强,各个方面相互配合,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1995年9月,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强调,必须把社会全面发展放在重要战略地位;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保持社会稳定,推动社会进步,积极促进社会公正、安全、文明、健康发展。
3.走新型工业化道路。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提出了21世纪头20年我国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其中,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新世纪新阶段中国未来发展的基本策略。大会提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江泽民强调,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五)深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安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社会建设协调发展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容包括: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大会报告指出,本世纪头二十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次大会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对于中国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2004年3月,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讲话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讲话强调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对于这一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目标的确立。2004年9月,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正式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005年2月,胡锦涛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同时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这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全会强调,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全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遵循以下原则: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要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强医疗卫生服务,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强环境治理保护。要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法律制度、司法体制机制、公共财政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要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道德风尚,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要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建设服务型政府,推进社区建设,健全社会组织,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安全生产,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国家安全工作和国防建设。要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维护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决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提出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对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的指导推动作用。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党团结带领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开创、坚持、捍卫、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与实践,党制定的到21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为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开新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开启新征程。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安排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报告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阐述是,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任务。大会确立了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重大战略安排。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重大论断。2014年2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强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完整理解和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是两句话组成的一个整体,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们的方向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至此,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4年12月,习近平在江苏调研考察期间提出,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2015年2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讲话中,习近平集中论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这个战略布局,既有战略目标,也有战略举措,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要努力做到“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四个全面”成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民族复兴的全新战略布局。
党的十九大明确了我国发展的新的历史方位,提出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任务。大会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大会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明确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按照党的十九大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的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综合考虑未来一个时期国内外发展趋势和我国发展条件,《建议》提出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奋斗目标,具体内容为:实现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再迈上新的大台阶,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明显增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平安中国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建议》对“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作出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明确“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主要目标以及2035年远景目标,突出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作用,提出了一批具有标志性的重大战略,实施一批富有前瞻性、全局性、基础性、针对性的重大举措,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2021年1月,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习近平指出,进入新发展阶段明确了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贯彻新发展理念明确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构建新发展格局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发展的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从初级阶段向更高阶段迈进的要求。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全党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建议》提出的一项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需要从全局高度准确把握和积极推进。习近平的这篇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事关我国发展全局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重大问题,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要内涵与本质特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化。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也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规模庞大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和实现共同富裕的现代化。2021年1月,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会有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既是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习近平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说明中明确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任务,但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们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向着这个目标更加积极有为地进行努力。”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2021年7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强调:“在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2021年8月,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研究扎实促进共同富裕问题时,习近平再次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致力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定不移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道路,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全面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正确处理两个文明之间的关系,始终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鲜明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明显提升。党的思想建设、理论武装空前加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得以繁荣发展,国家文化软实力得以提高,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发展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我国现代化是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叠加发展的现代化,是一项复杂而又巨大的系统工程,统筹布局、协调推进各领域的发展,是持续推进现代化并实现既定目标的内在要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部署。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那时,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那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这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综合协调发展的宏伟目标,这就要求,必须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全面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全面协调发展。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并提出要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对全面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战略安排时明确提出,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推动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中国式现代化坚决抛弃轻视自然、支配自然、破坏自然的西方现代化模式,更加自觉地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国人民是爱好和平的人民。中国一直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发展的方针。在整个现代化过程中,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坚持用高质量发展解决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问题,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人的血脉中没有称王称霸、穷兵黩武的基因。2014年3月,习近平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的演讲时强调:“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是权宜之计,更不是外交辞令,而是从历史、现实、未来的客观判断中得出的结论,是思想自信和实践自觉的有机统一。和平发展道路对中国有利、对世界有利,我们想不出有任何理由不坚持这条被实践证明是走得通的道路。”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既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必然结果,又是中国对国际社会关注中国发展走向的回应,更是中国人民对实现自身发展目标的自觉和自信。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中,坚持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为人类持久和平、发展繁荣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面向未来,为了实现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伟大目标,中国将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改善全球经济治理,推动世界经济增长,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在造福中国人民的同时,也造福世界人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走出了一条通过自身发展带动世界发展的、造福世界的现代化之路。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发展道路基础上的现代化,是具有中国特色和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有着本质的区别。习近平指出:“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当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不是走资本主义道路而是走社会主义道路成功建成现代化强国时,我们党领导人民在中国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将更加充分地展示出其历史意义。”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举措
1.必须加强党对现代化的全面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的领导制度是我国的根本领导制度。中国的现代化是后发赶超型现代化,人口规模大、地区发展很不平衡,现代化的任务艰巨。统筹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各个领域发展,解决现代化进程中的复杂矛盾和问题,顺利推进现代化,必须加强党对现代化的全面领导。2021年1月,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要加强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领导,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在职能配置上更加科学合理、在体制机制上更加完备完善、在运行管理上更加高效。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断提高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政治能力、战略眼光、专业水平,敢于担当、善于作为,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指出,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党的领导,是顺利推进现代化进程、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强国的根本政治保证,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决维护党的核心和党中央权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政治优势,把党的领导落实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2.必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所取得的最新成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应有之义。2014年2月,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强调,必须适应国家现代化总进程,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提高国家机构履职能力,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不断提高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效治理国家的能力。党的十九大作出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其中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的目标是:到2035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019年11月,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就《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起草情况作说明时指出,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和长远出发,中央政治局决定这次中央全会专题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这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大任务。习近平强调,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就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整个现代化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实现全面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必须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坚定不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3.必须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坚持新发展理念的现代化。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原则。2021年1月,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明确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新发展理念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2015年10月,习近平在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要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内外联动发展问题,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以扩大开放带动创新、推动改革、促进发展;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新发展理念对于解决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动力问题,正确处理现代化进程中各个方面工作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社会和自然的关系,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社会财富分配和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等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具有重要指导作用。2021年1月,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决定的。进入新发展阶段明确了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贯彻新发展理念明确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构建新发展格局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对于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根本性作用和重要意义。
4.必须统筹布局、协调推进现代化各领域的发展。现代化是一项复杂而又巨大的系统工程,统筹布局、协调推进各领域的发展,是持续推进现代化并实现既定目标的内在要求。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经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但各领域发展还不平衡。必须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发展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深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必须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按照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把“坚持系统观念”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统筹布局,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抓住影响全局、具有决定性作用的重大问题和关键环节,进行战略性布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将系统观念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全过程,以协调发展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协调的整体效能,提高发展的全面性、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5.重点在于走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实现农业现代化。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全面的现代化。2014年12月,习近平在江苏视察时即指出,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富强,没有农民安居乐业,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2015年5月,习近平在浙江召开华东7省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时指出,同步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薄弱环节是农业现代化。要着眼于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农业技术创新步伐,走出一条集约、高效、安全、持续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工程,到2020年如期完成目标任务,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使农民生活水平得到全面提高。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我国发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如何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来把握和处理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农村全面振兴,成为一项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强调,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出要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丰富乡村经济业态,拓展农民增收空间,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深化农村改革,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2020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在会上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需要全党高度重视的一个关系大局的重大问题。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于开启城乡融合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都具有全局性的重大作用和历史性意义。
6.重点在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如期实现。2018年1月,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明确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我们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要求,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如期实现。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动力的迫切要求,是确保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如期实现的必然要求。现代化经济体系包含了七个方面: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动力的迫切要求。建设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一个目标就是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如期实现。
7.重点在于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建设科技体系,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有力科技保障。加快科技创新是顺利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需要。2018年7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专题研究提高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问题。习近平强调,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必须切实提高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把科技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为我国发展提供有力科技保障。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强化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有力支撑。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了整合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加强基础研究、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等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等重大举措,对改善科技创新生态、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建设和完善我国科技体系,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关键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总体定位、战略要求和根本任务,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对于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建设和完善科技体系,保障全面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推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的新的顶层设计,是中国共产党人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大战略安排,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也必将对世界和人类历史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结语
恩格斯曾经说过:“只要进一步发挥我们的唯物主义论点,并且把它应用于现时代,一个强大的、一切时代中最强大的革命远景就会立即展现在我们面前。”这一科学论断,正是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现代化探索与追求的形象写照。从建立中国共产党、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行改革开放、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执着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始终致力于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们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已经实现、全面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呈现出无限光明的前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屹立在世界东方,将彻底改变中华民族的发展面貌,也将进一步改写世界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来源:人民网-强国论坛 作者:范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