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辩论融入课堂——传统文化课程教法改革纪实
发布日期:2024-04-25 14:24

       “严师出高徒,对不对呢?”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上提出的问题。
 
        “我认为,高徒一定要严师,因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不强,很容易受到诱惑,专注力不强,学生在专业上认识水平低,一定要有严师出高徒,只有老师要求严了吗,要求高了,徒弟水平才能够高,徒弟水平高,严师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你要是做高徒,为什么不自我要求严格呢,连自己都没办法管理自己,怎么能成高徒呢?”
 
          “我认为,高徒不一定要严师出,严格的老师往往会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造成学生厌学的心理,民主、风默有趣的老师反而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容易出高徒。”
 
       学生争先恐后积极发言,唯恐自己没有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上正在实行的教法改革——把辩论引入课堂,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课堂话题的意义,让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内容走心,在辩论中,越辩越明,越辩越强。
 
         辩论是一个古老的教学方法。在西方,苏格拉底在教学生的时候,使用了“助产术”,由双方的交谈,以一问一答的方式揭示对方谈话中的矛盾,从而让对方认识到自己的问题,让学生意识到自己观点的漏洞,进一步更加严谨地表述自己的观点。我国古代,“辩经”也是一个古老的教学方法,辩论讲究时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辩论经典的话题有“父子攘羊”“汤武革命”“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等等,后世更是有“鹅湖之会”等经典的辩论名场面。
      作为务实的圣翰人,学生的综合素养是我们关注的培养目标。我们希望,通过课堂上的辩论,学生在表达中激励自己学习的动力,更加明确自己的人生原则,为未来踏入职场做好充足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