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03-18 13:22
科教融汇有效实现的前提在于突破传统二元认知结构、核心在于搭建承载组织、关键在于提供制度支撑。因此,强化整体认知、拓展组织边界、完善制度体系是科教融汇系统建立、运行和保障的要旨。
一、强化整体认知,构建科教融汇育人系统
高职院校要想真正实现“科教融汇”,首先应在认知上将“科”与“教”两种原本独立的活动整合形成一个逻辑贯通、融合有序的连续性系统活动,发挥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的双重效应。
具体来说,一是从“教”的维度改变二元认知。在职业教育科教融汇背景下,其教学活动不再是以往由教师向学生单向传递技术技能知识的过程,而是通过让学生参与基于现实技术问题的研究活动,形成融技术知识转移、探究和创造为一体的活动,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技能训练和科学研究有机结合起来,以“做中学”“研中学”等形式强化教学活动中的互动、探索属性,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实际上,有些高职院校已经开始进行这样的创新,如广东机电职业技术职业学院成立的应用人才创新团队正是这种体现,他们专门服务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生产实际遇到的问题,学生作为科研助理参与科研项目,接触相关领域前沿技术,实现科教一体化发展。
二是从“科”的维度消除二元认知。在“科”这端要强化教育教学功能,一方面将科技创新需求及时融入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紧密对接科技创新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将科研资源和成果进行教育化处理,提升职业教育教学效率和质量,促进科技资源、科研资源与教育教学资源的互补和转化。
二、拓展组织边界,畅通科教融汇系统沟通网络
科教融汇作为一个关涉多维要素和多层次情境的系统,不仅受到根深蒂固的认知结构影响,还深受其所嵌入的组织安排的限制。也就是说,组织作为对科教融汇行动产生认知和实践作用的主体,从根本上决定着科教融汇的效率和程度。在科教融汇系统中,技术知识流动主要表现于“政校企研”“师生”基于真实情境问题需求而产生互动和流通。因此,高职院校应在专业(群)基础上建立由政府、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等多元主体参与的综合创新平台,这是一种既能突破科教融汇二元结构理念,又能衔接校内外科教资源的“自中向上而下式”的组织,也是畅通各主体沟通的“关联场”,更是技术知识横向、纵向流动的交叉点。由于推动系统发展的核心在于各主体的“期待”心理,在科教融汇过程中企业的自主、教师的热情及学生的动力是“期待”的主要构成,这些“期待”始终贯穿于各主体行动中形成非线性复杂系统。而在综合平台上要破除以往基于契约治理的“利益性”协作机制,重点突出对企业、教师和学生的“服务性”协作是对“期待”心态的有效回应。所以,依托平台聚焦企业实际问题需要,灵活组建科教融汇团队并建立多元化学习场景和科教融汇整合性培养过程,提升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满足学生个性多元发展需求。此外,数字化资源作为简化科教融汇系统复杂性、提升其内部互动质量和效率的重要生产资料,高职院校要不断提升其建设质量、降低重复低效内容、优化技术知识流动路径,辅助科教融汇形成开放融通、相互依赖的新生态。
三、完善制度体系,激发科教融汇系统主体动力
科教融汇是一个涉及多层次、多要素和多主体的复杂系统,从评价制度设计上将“科”与“教”“两张皮”转变为有机整体是突破二元论的具体表现,也是激发系统内部主体动力的重要支撑。作为科教融汇的实践主体,高职院校应建立整合性评价制度,具体应表现在教育和教师评价改革上。
一是制定科教融汇教育评价制度,以科教融汇作为考核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在治理结构、课程体系、教学流程等方面弱化科教职能的区分,并将科教融汇整体性活动所涉及的环节和程序作为基石,设计一套科教融汇评价指标体系以推动高职教育改革创新。
二是弱化专职科研或教学岗位的分类考评制度。高职院校为了给教师提供多条职业发展通道并提高资源投资效率,在教师聘任方面设置了教学岗、科研岗和教学科研岗,但事实上因时间、精力和资源有限,大多数教师会选择教学岗或科研岗而非教学科研岗。显然,专任教学岗和科研岗对教师实施了分流,在一定程度上对科教融汇发展产生阻碍。所以,高职院校应弱化这种岗位的严格区分,减少专任教学和科研岗位数量的同时,要在不同教师岗位工作评价中增加科教融汇相关指标,并给予教学科研岗教师更多激励政策,吸引更多教师愿意同时兼顾教学和科研。
三是改变以往以时长作为评价标准的教师入企实践制度。教师入企活动是高职院校科研的主要来源和促进技术知识流通的源头,时长要求只是从形式上规范了教师入企实践,但实质上距离教师入企的目的相差甚远,所以要加强考核教师入企后产生的效果和价值,并设立配套的激励制度。四是关注科研成果转化率,对转化后的效果和质量进行追踪。(节选自《当代职业教育》2024男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