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课堂革命的实施策略
发布日期:2024-04-02 09:02

一、内在坚守、合理导向,锤炼课堂革命定力
1.高职教师必须以正确的认知,锤炼课堂革命定力
       一是正确认识教师这个职业。教师是良心职业,其本职工作是传道、授业、解惑,承担着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任;教师不是营利职业,选择当教师就是选择清贫与坚守,要理性对待教师职业“投入”与“产出”失衡的问题,对私心、功利、物欲、荣誉等要具有强大的免疫力和钝感力,把帮助学生成长成才作为自己的职业使命和毕生追求。二是正确认识课堂。课堂是教师生命绽放的舞台、穷尽一生的道场和培养人才的主阵地,要静得下心、沉得住气、耐得住寂寞、受得住煎熬,怀揣虔敬和匠人之心打磨课堂教学,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三是正确认识课堂革命过程的艰辛和道路的曲折。课堂革命是革新课堂教学继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经之路,没有捷径可走和速成之法,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成功与失败交织,教师需要在长期不懈的探究与实践中定心、定神与定行。例如,课前精心设计,杜绝简单复制他人成果的“拿来主义”;课中耐心组织,杜绝教学忽略学生的“放弃主义”;课后静心反思,杜绝走过场的“形式主义”。
2.高职院校必须以“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四个回归为宗旨,锤炼课堂革命定力
       一是将课堂革命作为学校“一把手”工程常抓不懈,做到领导聚焦课堂、政策倾向课堂、资源流向课堂、评估依据课堂,坚持学校的科学研究、教研教改、社会服务、奖项申报等工作必须服务于课堂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二是理顺课堂教学与“双高”建设和“职教本科”创建工作的关系,并以此为契机助推课堂教学质量提升,而不是让课堂教学边缘化。三是科学看待各类“50强”评选和各种奖项,要以淡泊宁静的定力坚守课堂教学改革阵地,擦亮课堂教学的底色,打造人才培养的亮点,彰显自身的办学特色,塑造高职教育的灵魂。
3.教育行政部门要以行政推动和政策拉动,助力教师和学校更好地锤炼课堂革命定力
       一是将课堂教学成效列入“双高”建设和“职教本科”创建的关键指标,作为“双高计划”入选、验收以及升格“职教本科”的重要参照物。二是单设“课堂革命”成果奖。在省级层面和国家层面单独设置“课堂革命”成果奖,作为高职院校办学质量评价和资源输入的核心依据,形成“课堂大于天”的高职院校办学生态。三是要严格规范社会上与课堂教学关联度不高的各类排名,降低各类排名对高职院校办学的干扰,为学校定心于课堂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激励驱动、资源供给,增强课堂革命动力
1.建立基于课堂革命的激励机制,满足教师对核心利益的诉求
       一是将教师是否参与课堂革命作为职称晋升的必要条件,优先考虑在课堂革命中态度积极、能力突出、富有创新、效果明显的教师。二是提升课时薪酬在学校绩效薪酬体系中的比重,同时将课时薪酬分为基本课时薪酬和奖励课时薪酬两部分,加大奖励课时薪酬在课时薪酬中的占比,按照传统方式完成教学任务的只能获得基本课时奖励,基于课堂革命完成教学任务的则获得基本课时薪酬和奖励课时薪酬。三是复归课堂教学本位,摒弃评优表模中论资排辈、平衡人际关系、聚焦领导等做法,让从事一线课堂教学改革的教师公平公正地参与优秀教师、教学名师、教学大师、学科带头人等的评选,让专注课堂教学、研究课堂教学和改革课堂教学的教师深感有地位、有价值、有收益。
2.变革学生学习评价体系,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作用,实现以评促学
       改变传统的以考试定学生课程学习成绩的决定性评价方式,强化过程性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在过程性评价中,将课堂出勤、课堂参与、团队合作、自主探究等要素作为学生课堂学习过程的重要观测点和课程学习综合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倒逼学生从应付考试向关注学习过程转变,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动力。在增值评价中,以“前测”确定学生在课程学习前所具备的原初水平,以“中测”与“后测”追踪学生在不同时间点上的学业成绩变化情况,将“前测”与“中测”“后测”之间的“增值”即“纵向进步幅度”纳入学生课程学习的综合评价中,实现“不比基础比进步”,激活后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提高前端学生的危机意识。
3.完善课堂革命资源配置,助力教师“愿革”“敢革”“想革”
       一是大力建设智慧教室。目前大多高职教室仍以“秧田式”布局为主,既阻碍了课堂革命各要素的呈现,也抑制了教师进行课堂革命的动力。因此,建设能支持无线网络环境、互动教学、交互式电子白板、实时应答、课堂大数据分析、智能管理等功能的智慧教室,既是推动课堂革命的基础,也能倒逼课堂革命。二是搭建虚实结合的实践教学环境。高职院校实践教学面临的主要困境是实践教学基地不足、合作企业接纳能力有限、真实工作场景稀缺、工位数量不足等,因此,亟须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推进仿真实训平台和虚拟工厂的建设,促进实践教学由现场实践转向虚实结合,解决高职实践教学之“难”。三是“松绑”课堂。对束缚课堂革命的过于繁缛与刚性的课堂教学规范进行修订或者删除,构建具有“张力”的课堂教学管理制度。
三、内培外引、强师赋能,提升课堂革命能力
1.具象教师培训需求,实现从粗放式培训向靶向培训转变
       教师培训应以解决教师实际教学问题为导向,以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为旨归,且符合教师的职业发展。一是对照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等所需要的课堂教学胜任素质,全面分析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应然”与“实然”之间的差距,明确“谁要培训”“培训什么”“如何培训”“谁来培训”等。二是根据不同职业生涯阶段来确定教师培训重点。对适应期的教师,应更多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组织、课堂语言表达、学生学习心理等方面的培训;对探索期的教师,应更多进行教学方法、教学技巧等方面的培训;对成熟期的教师,应更多进行教学风格凝练、教学模式创新等方面的培训。三是针对性地选择培训讲师。培训讲师必须与受训教师的专业背景一致,具有课堂教学实战经验且有实际成效。
2.严把教师“聘引”关口,沿续高职课堂革命“源头活水”
       锻造一支能够精通高职课堂教学的教师队伍,不仅要注重在职教师的培训,同时还要对新教师招聘和高层次人才引进提出高标准、严要求,从源头上确保新进教师的高质量。一是在新教师招聘中,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为遵循,以类型教育特征和职业教育规律为准绳,摒弃一味追求“科班”普通高校毕业生的传统做法,将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作为新教师招聘的主渠道,将“职业教育教师资格证和三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作为其他社会人员进入高职院校从教的准入性条件。二是在高层次人才引进中,以具备专业实践教学能力为前提,以能解决课堂实际教学问题为要件,跳出高学历、高职称、高影响力的“三高”思维定式,重点引进行业企业的大国工匠、能工巧匠、技术能手、劳动模范、资深师傅等。三是在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中,要根治兼职教师只存在“迎检迎评”材料中的“虚化”现象,真正把兼职教师队伍建起来、用起来;同时,在满足企业利益诉求的基础上,以激励驱动为主,吸引数量更多、质量更高的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到学校兼职,形成稳定的兼职师资供给。(选自《教育与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