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职院校“政行企校”协同育人的基本内涵
1.改革模式,形成协同育人合力
聚焦学生成长成才,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文化知识、社会实践等教育环节,构建思政教育、特色文化、社会实践等育人体系。建好专家工作站、大师工作室、劳模创新工作室,发挥高端人才的引领示范作用。立足实际,以技术合作、现代学徒制、共建实训基地、共建二级学院等模式,与企业联盟、与行业联合、与园区联结,将办学空间延伸拓展到产业园、科技园等生产场域,让行业企业成为办学主体,促进人才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
2.整合资源,提升协同育人实效
突出政治性、价值性、专业性,整合教学资源,推进“三教改革”,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资源,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把创新创业、社会调研、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纳入教学计划,推进日常思政教育课程化。扎实开展“领导干部上讲台”活动,让领导干部、行业企业专家为大学生讲思政课形成制度化。整合文化资源,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推进企业文化、区域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
3.拓展平台,丰富协同育人载体
密切跟踪市场变化,紧贴产业、行业和企业,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行业标准、职业标准对接,实现产业、行业、企业、职业、专业“五业联动”。强化政行企校多元主体协同,共建现代产业学院,实现与企业物质、智力资源的集中与共享。践行“校内实训基地生产化、校外实习基地教学化”的理念,校企共建集研发、生产、教学、培训于一体的实训基地,引入企业生产、工艺流程、技术管理,实现校企“共建、共管、共享、共育、共赢”。
4.夯实队伍,强化协同育人保障
坚持学校领导进课堂、进班级、进宿舍、进食堂、进车间、进图书馆、进网络,密切联系学生,推动形成全员育人格局。设立大学生思政教育研究专项课题,引导学校上下全员关注和研究思政工作。落实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强化师德教育和考评,在评优评奖、人才项目、职称评聘等工作中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推进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协作,构建线上和线下衔接的育人机制。创新基层组织工作方式,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协同育人过程中的独特作用。
二、构建高职院校“政行企校”协同育人机制
实现政行企校协同育人,重点在“协同”,关键是“机制”。政行企校各方应该深刻认识职业教育类型特征和自身承担的使命责任,以“跨界”“整合”“重构”的思维,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构建协同育人新机制。
1.科学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
国家鼓励支持协同育人的政策,需要地方政府结合实际出台实施细则予以推进,进一步明确政行企校四方的责权利,充分发挥各方育人职能。地方政府要建立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制度,对通过认证的企业给予“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组合式激励,并按规定落实税收优惠政策。符合条件的试点企业可按投资额一定比例抵免企业当年应缴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鼓励企业自觉承担职业教育责任,推动学校与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地方政府要在经费投入上向职业教育倾斜,鼓励企业招聘技术技能型人才,并适当提高职业院校毕业生的薪酬待遇,引导社会人群接受和认可职业教育。
2.互惠共赢的利益驱动机制
在政行企校协同育人架构中,利益是基础,共赢是目标。以产业结构转型为推动力,以多元利益主体诉求为能动力,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之源。地方政府的目标是为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希望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为政府分担一些责任。学校希望利用行业企业资源,获得经费资助、技术支持和就业岗位。企业追求的是获得政府、行业和学校的人才、技术、政策和信息支持,实现降本提质增效。应该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兼顾多方主体价值需求,构建投入产出、人才资源、创造实力、品牌影响等利益机制,做到利益相关方权利、责任、收益协调统一,实现经济利益、社会效益、人才效益、创造效益、品牌效益融合。
3.权责清晰的支持保障机制
依据全面质量评审标准,建立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内部质量保证和外部质量监控相结合的保障机制,明确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双师型”教师培养等方面的权利义务,制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质量监督与评价、校企合作风险、校企共建教材、学校兼职教师、企业员工培训、校企联合科研等管理办法,保证合作目标实现。政府明确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通过税收倾斜、财政专项补助,将校企合作纳入学校评估和企业评价,激励企业在行业组织的引领下参与互利互惠合作。校企合作理事会各主体应该按章程履行职责,规范合作办学行为,加强信息引导和服务,保护利益相关方的积极性。
4.各方参与的多元共治机制
成立政行企校共同参与的学校理事会,注重发挥咨询、协商、议事和监督作用。落实职业教育“放管服”改革,抓好产教融合的顶层设计。建立常态化校企沟通机制,党委书记、校长带头开展“访企拓岗”等活动,积极联系企业、主动服务企业。加强人员双向流动,相互兼职兼薪,促进双方深度交流合作。积极推动市域产教融合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企业积极参与专业教学,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将职业标准融入课程标准,共同确定教学计划,进行教学评价,共同开发课程和教材资源,共创教育教学成果,共同开展技术攻关和新产品研发,实现双主体育人。
5.协同配合的运行调控机制
政校行企之间长期合作,不仅取决于各方利益平衡,也需要调控机制的有效运作。由学校专业教师、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行业管理人员和优秀毕业生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各专门委员会建立定期会商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共商解决对策。整合各方资源,聘请企业技术专家、“能工巧匠”开设讲座,定期听取企业的意见和建议,作为调整教学的依据。企业在品牌塑造、技术开发、员工培训、技能鉴定等方面需要学校专业教师出谋划策。灵活高效的沟通,可以破除各种阻碍,照顾各方关切,实现各方合作主体差异化的利益诉求。
6.优势互补的文化交流机制
文化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要注重隐性课程、缄默知识的作用,行不言之教。企业文化是经营文化,目的在于通过提供服务追求利益最大化。校园文化是教育文化,目的在于有效争取和利用资源培养高质量人才。将优秀企业文化写进课本、带进课堂、融入校园,用执行、责任、效率、效益、敬业、规范等企业文化因子涵养学生的职业操守。坚持“走出去”,让学生到企业真实场景中体验企业文化的具体内容和价值理念。坚持“请进来”,聘请企业技术和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传播企业精神和价值取向。定期召开校企合作理事会会议、校企合作年会,确保校企文化融合沟通机制运行。(文章来源《船舶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