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10-24 10:00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我国经济已步入数字经济发展时代,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呈现出新的发展形态,对新型劳动者的需求与日俱增。
职业院校肩负着培养契合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适应数字经济发展要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职业院校要根据产业发展的变化,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结合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的产业发展实际,确立适应数字经济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要建设高质量的专业、课程、教材、教师队伍、实习实训基地,不断提升内涵建设水平,培养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专业人才。
一是打造职业教育金专业。专业建设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是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的中枢系统。要适应产业变革对新质技术技能人才知识、能力、素养的要求,实时优化和调整专业结构,增设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相契合的专业,使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相匹配,使学生专业知识、能力、素养与产业发展要求相契合。
二是打造职业教育金课程。课程建设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基础,是新质生产力生成和发展的核心内容。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是对课程建设的基本要求。课程建设内容首先要契合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将实际工作岗位的工作项目、工作任务转化成职业教育领域的学习情境,使课程内容与岗位工作内容相适应。要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学生进行精准画像,进而因材施教,进行个性化指导,让一部分学有所长的学生通过职业技能大赛展现自己的技能和才华。要与行业、企业一同开展职业技术等级认证,使考取职业技术等级证书的学生的职业技能符合企业的技术技能要求,实现上学与上岗的零过渡。要校企共建课程开发中心,使教学内容与企业岗位要求相适应,建立课程开发和动态更新机制。
三是打造职业教育金教材。教材是课程建设的载体,是课程教学的剧本。在教材建设上,要根据课程教学内容,校企合作编写能够体现课程改革与实践的教材,使教材内容与课程建设内容相适应。在教材编写上,一方面要契合数字经济和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编写适应课程建设的数字化教材,立体化、场景化地展现课程教学内容,并适时快速迭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另一方面,对于实践性较强,项目化、成果导向课程,要基于企业项目和工作任务要求,开发工作手册式和活页式教材。
四是打造职业教育金师资。教师队伍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点,是新质生产力形成与发展的动力系统。职业院校要与行业企业一道,构建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首先,职业院校要将行业、企业的业务骨干、技术能手请到学校,进入课堂,将行业企业的新规划、新业务、新流程、新工艺传授给学生,学校和行业企业共同构建一支产教紧密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学队伍。其次,要构建双专业带头人的专业建设机制。将行业企业的负责人请到学校,一起进行专业分析与调研,共同开展专业建设。第三,建立双院长运行的二级学院运行体制。根据二级学院的专业群设置情况,引进产业链链主企业负责人,与学校二级学院院长一起进行专业群建设和二级学院层面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研发及成果转化等工作。数字经济发展时代,职业院校的教师应该同时具备专业能力、职业素养、双师素质、数字化素养,能够将最新的业务知识和业务实践教给学生,能够较好地通过数字化教学手段开展教学。
五是打造职业教育金基地。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是职业教育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保障,是新质生产力形成与发展的操作系统。职业教育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建设具有一定生产性功能的数字化、场景化实习和实训基地,是实现职业教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在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上,可以将虚拟现实技术、元宇宙、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等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开展虚拟仿真实习、实训,让实践教学鲜活起来,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学习,让实践教学闻得见硝烟、看得见战场、听得见枪声,实现实践教学质的跃升。
(来源:《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20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