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3-28 09:09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计算机硬件的相关知识,提升实践能力,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文化基础教研室于3月26日在吉纯楼406,就《组装计算机》章节的教学内容召开了教研室磨课会议。
会议伊始,王洪娟指出这次磨课的意义与重要性,并表示这次磨课有利于教师们知识体系的扩充与能力的精进。在老师们经验分享环节,针对不同专业学生对电脑性能需求的不同,有老师分享了笔记本电脑的类型,尤其是针对目前市场上的两大主流CPU系列——英特尔酷睿系列和AMD锐龙系列——进行了详细介绍。英特尔酷睿系列的i5、i7、i9型号,凭借出色的多线程处理能力和稳定的性能表现,适用于高端游戏、专业图形设计和复杂数据处理。而AMD 锐龙系列则以高性价比著称,其锐龙5、锐龙7等型号在多核心性能上优势明显,适合多任务处理和大规模并行计算。通过对比分析这些 CPU 的架构设计、核心数量、主频和缓存大小等参数,学生们能够根据自身需求精准选择合适的 CPU 型号,避免选型不当导致的性能瓶颈或资源浪费。
部分教师提出,计算机组装过教学中,接口问题一直是学生面临的难题。教学团队详细介绍了各类接口类型及其连接方式。例如,内存条的DDR4接口与DDR3接口的区别,以及安装时需要注意的对准卡槽、轻按卡扣等操作要点。此外,教学还涵盖了显卡接口的更新,如PCIe 5.0接口的性能优势。通过这些内容,学生在实际组装过程中能够更加得心应手地处理接口问题,提高组装的成功率和效率。
此外,也有老师提到内部存储器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部件之一。除了常见的内存条,教学团队还深入拓展了相关知识。例如,内存条的频率、时序和容量对计算机性能的影响,以及固态硬盘(SSD)与传统机械硬盘(HDD)的对比分析等等。
通过本次《组装计算机》章节的教学内容精进与打磨,计算机文化基础教研室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实用、系统的知识体系,培养了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和实践操作能力。未来,教学团队将继续秉持精益求精的教学理念,紧跟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前沿动态,不断更新和完善教学内容,为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而不懈努力。
供稿部门:信息工程学院
审核:杨立涛
终审:张小宾
编辑:李墁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