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赋能文旅立法 圣翰职教声音献策济南旅游新规
发布日期:2025-07-30 18:03

       2025年7月18日上午,《济南市旅游促进条例(草案)》立法座谈会再龙奥大厦举行。此次会议由济南市教育局组织,旨在汇聚高校智库力量完善旅游立法,山东圣翰财贸职业学院商学院工商管理教研室主任王君萍作为学院代表参会,从产教融合视角提出核心建议,为济南打造“泉水之都”旅游目的地注入职教智慧。
       王君萍建议高职院校应成为文旅人才的实战孵化器和区域服务的敏捷响应者。在人才精准供给方面,需对标条例中“泉水、黄河、历史文化”三大主线,建议设立文旅技能证书体系,联合济南非遗保护中心开发“泉水文创设计”“民宿运营官”等定向课程,以此解决企业“招人难”与毕业生“适配低”的突出矛盾。在服务在地化层面,她呼吁高职院校承接“旅游公共服务设施运维”任务,例如让学生团队参与大明湖景区智慧导览系统调试、黄河流域生态监测等工作,将课堂真正延伸至产业一线。 针对条例中“促进产业融合”的条款,王君萍提出“四链融合”的校企协同路径。其中,政策链牵引可借鉴“山东文旅产学研联盟”模式,推动条例明确企业提供实训岗位可抵免教育附加费,激发校企合作动力;数据链共享则要求文旅部门向高校开放旅游投诉热点数据库、民宿入住率等实时数据,为教学案例开发提供支撑;项目链反哺方面,她支持校地共建“文旅创新工场”,让校企协同落到实处。 在立法建议上,王君萍建言新增两条高职支持条款,填补现行草案空白。一方面是设立“文旅人才职教特区”,在明府城、老商埠等历史文化街区建立实训基地,允许学生创业项目豁免部分审批,如泉水茶饮快闪店等,精准呼应条例“文旅融合”导向;另一方面是赋予“政校行企”四方评价权,将高职院校纳入条例“旅游发展考核激励机制”,赋予其对区县文旅服务的评分权重,倒逼基层重视人才实践资源配套。
       市人大法工委副主任何修冬高度评价各位专家建议,表示下一步将把建议纳入草案修改备选清单。此次高校智库的深度参与,不仅让产教融合理念深度融入文旅立法进程,更搭建起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制度桥梁。当高职院校的“实战育人”与地方文旅的“立法护航”形成合力,济南文旅产业必将在人才支撑、产业协同的双重驱动下,走出一条兼具文化厚度与创新活力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让“泉水之都”的名片在新时代愈发闪亮。



供稿部门:商学院
审核:盖晓艳
编辑:李墁彤
终审:张小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