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全体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为做好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和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2010年新学期开始,学生处牵头组织,在全校所有学院设置班级心理委员,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生骨干队伍建设,建立和健全 “学校—院系—班级” 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
班级心理委员是维护同学心理健康的骨干力量,是同学们的心灵守护者,为加强心理委员队伍建设,提高心理委员的专业工作素质,根据心理教育工作计划,3月31日至4月22日,学生处心理健康老师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在A705教室完成了对全校心理委员为期4个周的上岗培训,参训心理委员86人,还有很多爱好心理学的学生也参加了培训。课程培训结束后,由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统一组织结业考试,考核合格者将正式担任心理委员。
学生处高度重视本次培训工作,根据心理委员的基础和在班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要求,心理老师进行了认真细致地备课,培训内容选择上尽量丰富,增强了针对性和实用性。整个培训分为自我认识篇、人际沟通篇、爱情篇、学习篇、行为动力篇、心理诊断篇、情绪篇七个专题。组织课程式培训使广大心理委员了解了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基本体系,学习了基本的心理学知识,掌握了一定的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方法,学会在班集体中开展心理健康活动,从而进一步推动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目前心理健康教育的观念在同学们中间的普及还不够。俗话说“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其实,每个人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每个学生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心理的困惑或是心结,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但不是每个同学在需要得到心理帮助的时候都能轻松去寻求帮助,比如说找心理委员、辅导老师或是到校心理辅导中心等等。能否轻松地跨出这一步,是衡量心理健康教育观念普及的广度和深度的一个标志。因此,普及心理健康教育观念就成了我们心理委员的一个重要的、基础性的工作。这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细水长流的工作。
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建立班级晴雨表,班级心理委员做好每次主题班会的详细记录,将班级同学的心理情况周记交给辅导员,定期向辅导员汇报班里的整个集体的心理状况。同时要让同学们知道:寻求心理帮助,是一件很正常、很平常的事情,让同学们做到:寻求心理帮助,是一件很愉快、很自觉的事情。当这种观念和氛围形成以后,便可以让同学们在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多了一个解决的途径,多了一份助力,让大学的脚步变得更加坚定和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