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计划”申报的四个“不等于”
发布日期:1970-01-01 08:00

日前,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对今后一段时期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进行战略部署。计划围绕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的新要求,集中力量建设50所左右高水平高职学校和150个左右高水平专业群,到2035年,使这批高职学校和专业群能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进而支撑国家重点产业、区域支柱产业发展,引领新时代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即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双高计划”)。

根据项目申报通知要求,各地各学校已于4月29日正式开始组织申报。为了帮助申报学校吃透文件精神,准确理解国家意图,科学把握“双高计划”的本质要求、重点任务和实施路径,教育部一方面在官网公布《关于“双高计划”申报通知的十问答》,一方面在5月10日专门召开新闻发布会,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王继平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不仅强调“中国特色”“高水平”两个本质要求,还把“当地离不开、业内都认同、国际可交流”列为申报基础。

由上可知,国家对“双高计划”的要求和导向已经非常明确。然而,在具体申报过程中,仍有许多学校陷入申报认知的误区,迫切需要及时给予提醒和修正。

其一,大支持≠大投入。由于此次“双高计划”的项目总投入高达650亿元,所采取的政策是由教育部“领投”、带动各部委“跟投”的模式,而且又明确要求各地政府对“双高计划”学校给予重点支持,因而许多申报学校为了显示自己的办学实力雄厚和项目建设决心,不仅在申报书的“办学基础”部分极尽美言、大秀家底,而且对计划建设的项目也尽情“大手笔”书写、高品位“畅想”,一味追求硬件的“高大上”,致使总体预算动辄十亿元之多。客观上讲,对于“北上广深”等经济超发达地区而言,数以十亿元计的建设经费投入也算不上特别离谱,但对于众多经济水平一般和较差的中西部地区来说,就显得有点驰高骛远和不切实际了。从务实的角度讲,这样的做法不仅不值得提倡,而且“此风不可长”。另一方面,为了高质量完成“双高计划”建设任务,地方政府对“双高计划”学校的财政支持自然是越多越好,但更要偏向于引导和激发学校增强自我造血功能,提升“野生”能力,通过强化科研服务来增加自主营收,而不能滋长“等、靠、要”和“哭、喊、闹”的歪风。在某种程度上说,这样的引导才是“双高计划”建设的科学路径和真正目的。

其二,专业群≠专业组。国家之所以将“专业群”作为申报项目载体,而不是单个“专业”,主要是为了鼓励高职学校以宽泛的专业群对接完整的区域产业链,促进专业资源整合和结构优化,发挥专业群的集聚效应和服务功能,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的全方位融合。从学术角度讲,专业群更适合与产业链对接,更偏向于“微笑曲线”不同领域所对应的不同专业进行跨界组合,但在实际办学中,许多学校的“链条”意识并不强烈,甚至根本就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专业群”,而只是“专业组”。毋庸讳言,对于一所学校来说,新建专业需要增加很多人、财、物和课程、资源等投入,其难度可想而知。为了省时省力省财,一些学校不惜以“专业组”替代“专业群”,只将本校现有的相关相近专业人为“打包”叠加在一起,再冠以一个名不副实的群名。显然,这样生拉硬扯的“拉郎配”,只能在形式上完成“建群”任务,而实质上群内各专业根本不具备对接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基本特征,尤其是大量的传统制造类专业缺乏向基础材料、新品研发和市场拓展、售后服务等“微笑曲线&rd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