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圣翰财贸职业学院精品课程建设立项及管理办法
发布日期:2011-06-22 15:23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开展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鲁教高字[2003]10号)及《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推进我校精品课程建设,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办法。
一、精品课程建设原则
根据学校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遵循“以评促建、重在建设”的原则进行。各学院(部)要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目标,整合前期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成果,加强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加大教学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的力度,实现资源共享,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带动全校课程的全面建设。
二、精品课程建设目标
根据《山东圣翰财贸职业学院教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每年建设20-25门,到2015年,力争建成100门校级精品课程,10门省级精品课程,至少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精品课程建设要以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主要支撑或明显促进作用的课程为建设对象,兼顾专业分布,充分发挥精品课程的示范带动作用。
三、精品课程申报与立项
(一)申报立项的条件
1、申报的课程原则上应是建设基础较好,专业课程体系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主要支撑或明显促进作用的专业课程,且已连续开设3年以上。
2、申报精品课程的课程负责人,应有较强执教能力,教学效果好;参与和承担教育研究或教学改革项目,成果显著;与企业联系密切,参与校企合作或相关专业技术服务项目,成效明显;并在行业企业有一定影响;具有讲师(及以上)职称的优秀教师。
3、申报的精品课程应有一个相对稳定、结构合理、教学整体水平较高并不少于3人的教学团队。
4、申报课程应有较为完备的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授课教案、教学课件、习题、实训指导书等基础素材。
5、申报课程应选用先进、适用教材或与行业企业合作编写的工学结合的特色教材。
(二)申报立项的程序
1、申报精品课程立项的课程负责人向所在学院(部)提出申请,填写《山东圣翰财贸职业学院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申报表》(一式三份)(同时提供电子文本),准备好有关评选材料。
2、各院(部)按申报条件进行审核,提出推荐意见交教务处。
3、教务处汇总材料后交由学校教学暨教材审查委员会按照立项条件对申报课程进行评审,提出立项建设课程的初步名单。
4、经学校主管校长审批后,确定精品课程立项建设名单,全校公示。
四、精品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切实加强教学团队建设
精品课程要由学术造诣高、具有丰富授课经验的优秀教师主持,要通过精品课程建设逐步形成一个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大力加强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加大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和有企业经历的教师比例;使专业课教师中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比例符合课程性质和教学实施的要求,行业企业兼职教师承担有适当比例的课程教学任务,特别是实践教学任务。
(二)重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要准确定位精品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正确处理单门课程建设与系列课程改革的关系。课程要以教育创新思想为指导,以学生为根本,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同时,要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积极整合优秀教改成果,体现新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三)注重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建设
应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有针对性地采取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学效果。精品课程倡导使用网络进行教学与管理,相关的教学大纲、授课教案、习题、实验指导书等上网并免费开放,鼓励将网络课件、授课录像等上网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带动其它课程的建设。要有效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使学生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自主化、个性化学习。
(四)重视教材建设
精品课程教材既可以选用国家级优秀教材或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也可以选用自编出版的优秀教材。鼓励选用与行业企业合作编写的工学结合的特色教材。
(五)重视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在理论教学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实训、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实践教学培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要大力改革实践教学的形式和内容,实践课程的主讲教师以“双师”素质教师和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为主。
(六)重视教学资源建设
校内实训基地由行业企业与学校共同参与建设,能够满足课程生产性实训或仿真实训的需要,提高设备、设施的利用率;校外实习基地与校内实训基地统筹规划,为课程的实践教学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能够满足学生了解企业实际、体验企业文化的需要。
教学课件、案例、习题、实训实习项目、学习指南等教学相关资料齐全,符合课程设计要求,满足网络课程教学需要。
网络教学资源丰富,架构合理,硬件环境能够支撑网络课程的正常运行,并能有效共享。
(七)特别重视教学效果
精品课程应具有自身的特色,教学效果应特别好,校外专家、行业企业专家、校内督导及学生评价结果优良。
五、精品课程的建设周期
校级精品课程立项工作每年进行一次,一般为每年3月,课程建设周期一般为两年,立项建设一年后进行中期检查。
六、精品课程的管理
(一)校级精品课程的总体规划、指导、检查和评估验收由学校教学暨教材审查委员会负责进行。各学院(部)要做好本单位各年度的精品课程建设规划,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校推荐各年度的精品课程建设立项申报课程。
(二)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实行课程负责人负责制。负责人要把握好课程的总体水平和建设进度,统筹安排课程建设经费,组织好课程组进行课程建设。
(三)凡被批准为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立项的课程,实行动态管理。检查和验收工作由教学暨教材审查委员会专家通过网络平台展开,必要时到相关学院(部)进行现场检查及验收。
校级精品课程检查分数80分以上,并且达到课程建设任务书规定的阶段性建设目标,为合格。中期检查不合格者,停拨建设经费,限期进行整改,整改合格后可申请续拨;如整改仍不合格,学校将取消其校级精品课程立项建设资格,追回先期建设经费。
(四)校级精品课程资格有效期为五年。获得校级精品课程者由学校择优推荐参加省级精品课程的评选。
(五)学校建立网上教学支撑平台,校级精品课程建设的课程组要在网上建立个性化的教学空间,包括(但不限于):教师队伍、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案、教材、教学参考书目、教学讨论、课程作业(含阶段测试、考试)以及相关教学资源库(案例库、课件库、试题库)等;承担精品课程的教师要积极使用网络进行课程教学和辅导,并协助有关部门和人员做好网站的维护和内容更新工作;校级精品课程要根据形势的发展和需要,及时充实、更新、提升课程建设成果,不断提高课程质量,内容年度更新(或新增)比例不得低于10%。
(六)校级精品课程的版权归学校所有。
七、精品课程的建设验收
建设期满,课程建设小组根据建设规划和目标任务,提交立项精品课程验收报告,对教学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管理、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总结描述。教学暨教材审查委员会专家对立项精品课程的建设情况进行验收。对验收合格的课程授予“校级精品课程”称号,并择优推荐参加省级精品课程的遴选;验收不合格的,将追回全部建设经费,并取消课程组成员下一年度同类项目的申报资格。年度立项中,一个教学单位如出现两个及以上立项项目中期检查或终期验收不合格,将取消该教学单位下一年度同类项目的申报资格。
八、精品课程经费投入及管理
课程一经立项,由学校按照《山东圣翰财贸职业学院精品课程建设经费使用与管理办法》相关规定投入建设经费。
各立项课程自获立项之日起,可申请预支总经费的50%作为先期建设经费,中期检查合格后学校统一拨付经费的剩余50%继续完善精品课程建设。
校级精品课程建设经费必须专款专用,具体使用权归各精品课程负责人,教务处负责对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审核。凡将本项目经费挪作他用者,一经发现立即停用,并将追究挪用者的责任。
九、附则
(一)本管理办法由教学暨教材审查委员会解释。
(二)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二O一一年六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