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赋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创新的具体路径
发布日期:2023-05-08 12:48

一、搭建基于产教融合需求和实践特征的区块链信息平台
       区块链技术是依托于多方集成信息平台的分布式运作模式。因此,区块链技术赋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创新,在实践层面要搭建基于产教融合需求和实践特征的区块链信息平台,以替代传统产教融合信息平台,实现产教融合信息平台底层构架和数据结构的全面升级。
       一方面,组织技术力量,搭建区块链信息平台。第一,可以由政府主导,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第三方科技企业,在充分调研产教融合需求和实践特征的基础上,搭建综合性、区域性的产教融合区块链信息服务平台。由教育行政部门进行宣传推广,鼓励有共同产业链、人才链利益基础的职业学校、行业组织和企业注册“入驻”区块链信息服务平台,成为区块链的节点。第二,可以由参与产教融合的职业学校或者企业主导,根据校企双方联合办学、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委托第三方科技企业开发符合校企双方合作要求的区块链信息平台,并由直接参与产教融合的主体注册“入驻”,成为区块链的节点。
       另一方面,增强适用性,完善区块链信息平台功能。区块链尽管由多个功能模块构成,但其实质上仍是一个分布式数据库,其功能实现有赖于各主体数据上传、存储和传递。与传统中心式数据库相比,区块链有着更加先进、智能的算法体系。以区块链技术驱动产教融合大数据、地方产教融合信息以及国家学分银行等各类信息,有利于充分发挥其在产教融合实践中的作用。地方政府、职业学校、行业企业搭建区块链信息平台时,应注重与相关信息服务联动,完善业务中台、技术中台、数据中台等各功能模块,在技术和功能上实现与其他信息的兼容互通,从而充分发挥出区块链技术在存储和处理产教融合数据信息上的优势。同时,产教融合区块链信息平台的搭建,在终端应用上须涵盖智能手机、电脑、平板电脑等常见智能设备,在外接端口上应连接至门户网站、垂直分类信息网站等常见互联网平台,以提高区块链信息平台服务的开放性、便捷性和易用性。
二、建立以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目标的产教融合智能合约
       区块链中的智能合约是以信息化方式传播、验证、执行合同的计算机协议,是一套以数字形式定义的承诺,包括合约参与方可以在上面执行这些承诺的协议。智能合约是区块链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产教融合实践中,智能合约是实现多元共治的核心要素。建立以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目标的产教融合智能合约,是构建产教融合多元治理体系的合作基础。智能合约规定了区块链中各节点的权利和义务,当参与方在合约宿主平台上安装合约并致力于执行合约时,智能合约就开始生效。由此可见,区块链中智能合约的有效性,取决于参与者的共识和执行两个方面。
       产教融合多元共治体系的构建,首要任务就是各方参与主体要达成思想共识。产教融合各主体应提高思想认识,围绕人才培养这一核心目标推动各项工作。在达成思想共识的基础上,建立一份各方主体高度认可并接受具有较强可行性的智能合约。该智能合约应满足三项条件:一是合约的内容应围绕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来设计制定,突显人才培养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实践中的核心地位,对产教融合各方主体的决策和行为进行规范和引导。二是合约要充分综合各方参与主体的利益诉求,公平合理地规定各参与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在内容条款上做到不因主体实力强而厚待、不因主体实力弱而轻视。三是合约要包含严谨细致的奖惩条款,凡是在产教融合实践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都应给予适当的奖励;而在产教融合实践中贡献与自身实力不匹配的,则应予以相应的惩罚。
三、构建充分适应区块链技术特征的产教融合治理和运作模式
       一方面,构建充分适应区块链技术特征的产教融合治理模式。传统的多组织主体协同治理都是以人为主,遵循协商和治理的流程进行。区块链技术的出现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提供了全新的框架,建立了新的治理逻辑,即以智能合约框架内的数据自动存储、分发和处理的治理结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要建立充分适应区块链技术特征的治理模式,就需要完成向合约自动化系统治理的转变,由点对点的人员沟通向节点对节点的信息流动转变。产教融合各方参与主体一旦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订立了智能合约,应严格执行智能合约的各项规定。治理模式要始终以维护区块链系统的良性有序运转为主,提高制度约束的刚性、权威性。同时,产教融合各参与主体要切实提高信息化素养,及时优化组织自身的管理方式和行为方式,在与其他主体的沟通、协同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应用信息化、数据化的方式处理日常管理中的问题,促进人的行为与系统行为的高度统一。
       另一方面,构建充分适应区块链技术特征的产教融合运作模式。区块链技术的突出优势在于信息存储和处理,产教融合实践中涉及大量的信息,都可以依靠区块链得到高效的运用,信息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构建充分适应区块链技术特征的产教融合运作模式,关键就在于围绕信息的上传、存储、分发和处理来重构校企合作和人才培养过程,降低传统产教融合实践中因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为此,产教融合各方主体要始终把信息的上传、存储和应用作为重要任务来对待,如职业学校的制度信息、教学管理信息、专业建设信息、课程信息,行业组织的市场调研信息、行业研究信息、专业服务信息等,通过加强信息的流动和利用效率,推动产教融合提质增效。
四、健全产教融合学习成果记录和评价机制
       利用区块链信息数据实时上传共享、可追溯以及不可篡改的特点,可以突破传统产教融合模式下学生学习成果记录和评价工作中的时空限制,建立健全新型的产教融合学习成果记录和评价机制,为优化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一方面,借助区块链技术,健全产教融合学习成果实时记录机制,使过程性评价成为产教融合学习成果评价的中心环节,从而构建更加立体、全面、科学的产教融合学习成果评价机制。基于产教融合区块链信息平台,为职业学校和企业分配节点,学生的线上学习过程实时存储于学习记录区块链中,课堂教学、企业实训等线下学习产生的学习成果,通过学生自主上传至个人学习账号,专业课程教师、企业导师对相应的上传数据进行审核认证,认证通过后作为区块链中的正式数据记录并存储。将学生线上、线下的全程学习表现进行记录并赋分,可以更加客观、真实、全面地反映学生在产教融合项目中的学习表现,不仅有利于学校教师和企业导师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个性化指导,也有利于学生时刻了解自身的学习状况,查缺补漏,自我提升。
       另一方面,借助区块链技术,健全产教融合学习成果考核评价机制。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优势在于校企实践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及素养,而职业技能素养是职业学校学生考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基础和前提。在产教融合实践中,通过设立视频监控系统,将学生群体的整个实训过程、学习表现以视频的形式上传至区块链系统中的学习账号,供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认证机构及用人单位随时调取、查阅、评价。基于此,形成学生“日常学习表现+职业技能等级考核”双维度的学习成果评价机制。即使学生在职业技能等级考核中发挥失利或者未能在在校期间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用人单位也可以根据区块链中记录的学生学习过程表现,了解学生的实际素质和能力,从而提高产教融合学习成果考核评价的科学性、全面性和适用性。(选自《教育与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