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01-17 09:43
劳动者技能的形成是一个涉及多主体协同的复杂过程,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变化,未来中国劳动者内、外技能形成路径相互之间的界限会变得模糊,并逐步走向内外融合技能的形成。与本科院校产业学院相比,高职院校产业学院更加关注人才培养的技能积累与形成水平,结合上述技能形成的条件、过程和高职院校产业学院人才培养与技能形成两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基于技能形成这一视角,可从以下方面探讨高职院校产业学院赋能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实践路径。
一、优化产业学院治理结构,为学生技能形成提供制度保障
受到实践经验等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建设仍处于探索期,在治理体系建设方面还不够完善,如制度的缺失、组织机构和治理结构的不健全,以及一些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的匮乏等影响了产业学院的治理效能。技能形成作为产业学院的首要功能,有必要及时优化治理结构。一是组建一支专门的治理团队,成员由学校专家、行(企)业专家、行业指导委员会专家、政府部门专家组成,应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管理经验以及高超的技能水平,主要负责产业学院的规划、运行,以保障决策咨询与建议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二是在治理团队的指导下,明确产业学院的治理结构,确立各级管理层的职责和权限,并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流程,不定期通过校内外学习与培训的方式加强治理机构成员的能力建设,增强团队成员的治理能力;三是加强产业学院的创新与变革,及时根据新工艺、新技术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和技术手段,推动教育模式和内容的创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产业需求对受教育者技能带来的变化。
二、聚焦关键能力培养,增强学生就业创业核心竞争力
当前,我国仍存在人才供给与需求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从供给侧而言,劳动者关键能力的薄弱是引起这一结构性矛盾的重要影响因素。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在赋能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要聚焦受教育者关键能力的培养。一是要通过强化与相关行业的合作,了解当前和未来本行业领域内的一些技能需求,确定关键技能,明确人才培养的方向和着力点;二是结合关键能力的类型,校企联合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相关的课程结构,坚持基础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确保学生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能够掌握所需的技能,课程结构应该根据技能的复杂程度和学习难度进行合理的分阶段和分级别安排;三是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计强化实践教学,并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中,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场景中学习、实操,提升学生的关键技能水平,增强适应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吸引更多的企业师资,提高教师的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同时加强教师的培训和发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五是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关键技能进行评价跟踪,及时结合评估情况予以指导和优化,同时,还可以适时加快推动完善第三方评价机构主导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制,为学生关键技能的认定提供更加多元的选择。
三、聚力综合素养提升,增强学生技能适应性
随着社会、经济和职业环境的不断变化,特别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行业的变革对具备多领域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使得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关注跨领域综合能力的培养,即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一是可通过开设跨学科课程,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整合,加强多领域的综合素养培养,增强学生适应不同职业和行业的能力;二是引导学生养成持续学习的习惯,可以提供进修课程、职业发展辅导等支持,帮助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和知识,实现个人的职业发展目标;三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提高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为有创新创业意向的学生提供支持和指导,激发创新思维和创业潜力,培养学生适应新兴产业和市场竞争的能力;四是注重加强国际化合作,与国际知名企业和高校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国际交流和实践机会,不断提高国际视野和竞争力。
四、营造和谐共生的文化氛围,为学生技能形成创设良好的环境
和谐共生的文化氛围对人才和组织的共同成长和发展具有明显的推进作用。高职院校产业学院由学校和不同的行业企业共同组建,原本归属不同性质的组织文化交织在一起,要树立相融共生的理念,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和实践环境,促进学生技能的培养和发展。学生在这种氛围的熏陶下将更好地适应行业需求,并更容易实现个人的职业目标。同时,学院也可以与企业、行业保持紧密联系,确保培养出符合实际需求的技能人才。一是组织校企文化交流活动,如组织企业之声演讲、企业案例分享等活动,让学生了解企业文化和行业动态,与企业人员进行互动和交流,为学生和企业人员提供交流和合作的平台;二是根据产业学院确定的领域和方向,将产业学院的课程设计、实践教学内容、职业发展要求等融入到文化建设中,凝练出适合校本化产业学院的文化特色,创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的文化环境,为学生的技能形成和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系统。(节选自《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