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处心理健康中心成功举办 微景观设计与艺术心理疗愈活动
发布日期:2025-03-28 10:07

       为深化心理育人实践创新,帮助师生在自然疗愈中释放压力,借助自然元素促进情绪合理释放,3月26日下午,学生处心理健康中心在创梦空间路演室成功举办“方寸之地 阳光圣翰”微景观设计与艺术心理疗愈活动。此次活动由心理健康中心主任姚莹莹、专职教师张颖督导,心理健康中心专职教师张箐主持,心理健康中心轮岗辅导员徐鑫担任主讲人,轮岗辅导员韩雪晴、范光洁、秦雨溪、张卓尔、宓令博共同组织参与,活动特邀副校长阎磊、学生处副处长张勇参与体验并进行指导。

       活动伊始,主讲人徐鑫从春季心理特点切入,引用《黄帝内经》“春生夏长”的理念,结合现代心理学理论,阐释了自然接触对调节压力激素、激活积极情绪的作用。通过分析植物色彩的心理暗示——如绿色降低焦虑、棕色唤起归属感,参与者深入理解微景观如何通过模拟自然生态,触发“心流”状态,帮助人在专注中体验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为营造沉浸式体验,活动特别配置了多肉植物、苔藓、造景砂石等天然材料,同时播放了采集自校园的自然声景音频,构建出疗愈性的五感体验空间。


       随后,大家领取了苔藓、多肉植物、砂石等材料,在徐老师的示范下以小组形式开启创作之旅。从铺设轻石、水苔以稳固基础,到填充营养土并依“前低后高”的景深原则种植植物;从覆盖象征包容与韧性的苔藓,到用石子路、迷你树丛打造“林源溪水”等主题场景,每一步都凝聚着对细节的专注。过程中,徐老师强调“可控性”的意义:“当生活充满不确定时,微景观的每一寸设计都在提醒我们,方寸之地亦可重建秩序。”
       活动尾声,小组成员围坐分享创作感悟。轮岗辅导员秦雨溪分享:“制作过程中感受到被倾听的温暖,当指尖触碰湿润的泥土时,紧绷的神经不知不觉就放松了。”张勇指出:“万事万物都是有联系的,辅导员和专职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如何结合自身专业开展心理健康工作”。
       阎磊表示,心理健康中心首先是能量中心,为我们教职员工赋能,有利于应对学生教育指导过程当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挑战。本次活动作品将在心理健康中心持续展示,后续还将开展植物养护跟踪计划。
通过观察生命成长,强化参与者的成就体验。
       微景观设计与艺术心理疗愈团辅活动,让大家亲手打造微景观,将内心的情感与思绪以可视化的艺术形式呈现出来,在创作过程中舒缓压力、探索自我,实现了良好的心理疗愈效果。大家在活动中放松了身心,提升了心理调适能力,也在交流合作中增强了人际交往能力。展望未来,学生处心理健康中心将继续以创新的形式开展各类心理健康活动,不断丰富活动内容与形式,为广大师生提供更多探索内心、释放压力的有效途径。



供稿部门:学生处
审核:胡肖霞
编辑:李墁彤
终审:张小宾